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卷刘小官雌雄兄弟 (第2/5页)
穷军,那里雇得起脚力?只得慢慢的捱去罢了。”刘公举目看时,只见他单把小菜下酒,那肋牛rou全然不动,问道: “长官父子,想都是奉斋么?”答道:“我们当军的人,吃什么斋!”刘公道:“既不奉斋,如何不吃些rou儿?”答道:“实不相瞒。身边盘缠短少,吃小菜饭儿,还恐走不到家。若用了这大菜,便去了几日的口粮,怎能得到家里?”刘公见他说恁样穷乏,心中惨然,便道:“这般大雪,腹内得些酒rou,还可挡得风寒。你只管用,我这里不算账罢了。”老军道:“主人家休得取笑,那有吃了东西,不算账之理?”刘公道:“不瞒长官说,在下这里,比别家不同。若过往客官,偶然银子缺少,在下就肯奉承。长官既没有盘缠,只算我请你罢了。”老军见他当真,便道:“多谢厚情。只是无功受禄,不当人子,老汉转来,定当奉酬。”刘公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些小东西,值得几何,怎说这奉酬的话!”老汉方才举箸。刘公又盛过两碗饭来道:“一发吃饱了,好行路。”老军道:“忒过分了!”父子二人,正在饥馁之时,拿起饭来,狼餐虎咽,尽情一饱。这才是: 救人须救急,施人须当厄。 渴者易为饮,饥者易为食。 当下吃完酒饭,刘公又叫mama点两杯热茶来吃了。老军便腰间取出银子,来还饭钱。刘公连忙推住道:“刚才说过,是我请你的,如何又要银子?恁样时,到像在下说法卖这盘rou了。你且留下,到前途去盘缠。”老军便住了手,千恩万谢,背上包裹,作辞起身。 走出门外,只见那雪越发大了,对面看不出人儿。被寒风一吹,倒退下几步。小厮道:“爹,这样大雪,如何行走?” 老军道:“便是没奈何,且捱到前途,觅个宿店歇罢。”小厮眼中便流下泪来。刘公心中不忍,说道:“长官,这般风寒大雪,着甚要紧,受此苦楚!我家空房床辅尽有,何不就此安歇?候天晴了,走也未迟。”老军道:“若得如此甚好,只是打扰不当。”刘公道:“说那里话!谁人是顶着房子走的?快些进来,不要打湿了身上。”老军引着小厮,重新进门。刘公领去一间房里,把包裹放下,看床上时,席子草荐都有。刘公还恐怕他寒冷,又取出些稻草来,放在上面。老军打开包裹,将出被窝铺下,此时天气尚早,准顿好了,同小厮走出房来。刘公已将店面关好,同mama向火,看见老军出房,便叫道:“方长官,你若冷时,有火在此,烘一烘暖活也好。”老军道:“好倒好,只是奶奶在那里,恐不稳便。”刘公道:“都是老人家了,不妨得。”老汉方才同小厮走过来,坐于火边。 那时比前又加识熟,便称起号来,说:“近河,怎么只有老夫妻两位?想是令郎们另居么?”刘公道:“不瞒你说,老拙夫妻,今年都痴长六十四岁,从来不曾生育,那里得有儿子?” 老军道:“何不承继一个,伏侍你老年也好。”刘公答道:“我心里初时也欲得如此,因常见人家承继来的,不得他当家替力,反惹闲气,不如没有的倒得清净。总要时,急切不能有个中意的,故此休了这念头。若得你令郎这样一个,却便好了,只是如何得能够?” 两个闲话一回,看看日晚,老军讨了个灯火,叫声安置,同儿子到客房中来安歇,对儿子说:“儿,今日天幸得遇这样好人,若没有他时,冻也要冻死了。明日莫管天晴下雪,早些走罢。打扰他,心上不安。”小厮道:“爹说得是。”父子上床安息。不想老军受了些风寒,到下半夜,火一般热起来,口内只是气喘,讨汤水吃。这小厮家夜晚间又在客店里,那处去取?巴到天明,起来开房门看时,那刘公夫妻还未曾起身。 他又不敢惊动,原把门儿掩上,守在床前。少顷,听得外面刘公咳嗽声响,便开门走将出来。刘公一见,便道:“小官儿,如何起得恁早?”小厮道:“告公公得知,不想爹爹昨夜忽然发起热来,口中不住吁喘,要讨口水吃,故此起得早些。”刘公道:“阿呀!想是他昨日受些寒了,这冷水怎么吃得?待我烧些热汤与你。”小厮道:“怎好又劳公公?”刘公便教mama烧起一大壶滚汤,刘公送到房里,小厮扶起来吃了两碗。老军睁眼观看,见刘公在旁,谢道:“难为你老人家,怎生报答?” 刘公走近前道:“休恁般说!你且安心自在,盖热了,发出些汗来便好了。”小厮放倒下去,刘公便扯被儿与他盖好。见那被儿单薄,说道:“可知道着了寒!如何这被恁薄,怎能发得汗出?”mama在门口听见,即去取出一条大被絮来道:“老官儿,有被在此,你与他盖好了。这般冷天气,不是当耍的。” 小厮便来接去。刘公与他盖得停当,方才走出。少顷,梳洗过,又走进来问:“可有汗么?”小厮道:“我才摸时,并无一些汗气。”刘公道:“若没汗时,这寒气是感得重的了,须主个医来用药,表他的汗出来方好。不然,这风寒怎能够发泄?” 小厮道:“公公,身伴无钱,将何请医服药?”刘公道:“不消你费心,有我在此。”小厮听说,即便叩头道:“多蒙公公厚恩,救我父亲。今生若不能补报,死当为犬马偿恩。”刘公连忙扶起道:“快不要如此。既在此安歇,我便是亲人了,岂忍坐视?你自去房中伏侍,老汉与你迎医。” 其日雪止天霁,街上的积雪被车马践踏,尽为泥泞,有一尺多深。刘公穿个木屐,出街头望了一望,复身进门。小厮看见刘公转来,只道不去了,噙着两行珠泪,方欲上前扣问,只见刘公从后屋牵出个驴儿,骑了出门而去。小厮方才放心。且喜太医住得还近,不多时便到了。那太医也骑个驴儿,家人背着药箱,随在后面,到门首下了。刘公请进堂中,吃过茶,然后引至房里。此时老军已是神思昏迷,一毫人事不省。太医诊了脉,说道:“这是个双感伤寒,风邪已入于腠理。《伤寒》书上有两句歌云: 两感伤寒不须治,陰阳毒过七朝期。 此乃不治之症。别个医家,便要说还可以救得,学生是老实的,不敢相欺,这病下药不得了。”小厮见说,惊得泪如雨下,拜倒在地上道:“先生,可怜我父子是个异乡之人,怎生用贴药,救得性命,决不忘恩!”太医扶起道:“不是我作难,其实病已犯实,教我也无奈。”刘公道:“先生,常言道: ‘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你且不要拘泥古法,尽着自家意思,大了胆医去,或者他命不该绝,就好了也未可知。万一不好,决无归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