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界乾坤_第三十四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 (第3/3页)

了,你们自己要注意一点。如果村民们还在那里闹,要做说服工作。案件要破,但要按程序办,跟村民要做解释工作。招商引资是全市工作的一项大局,任何人不得破坏这个大局。谁要是破坏大局,影响经济发展,扰乱社会秩序,公安部门一定会坚决打击!但我们的矛头不能对准普通群众,知道没有?

    知道,知道。

    县局领导接到项局长的电话,本想自己这边要维护县里的利益,对上面随便搪塞一下,事情过了也就过了,没想到项局长却说了一大套。他有些懊恼,便也打个电话把派出所的所长给骂了一顿。

    市环保局则派人到河川县来实地看了一下皮具厂造成的污染情况,直接下达了整改通知书。皮具厂老板周青找县招商引资办商量此事,引资办的人说,你能够改善当然更好,要是一下子来不及的话,那就等上面再来检查的时候,我们预先给你通知,你暂停排放污水嘛。见引资办这样护着自己,周青心里十分满意地离去。

    村民当初也将告状信寄到了检察院,但此事暂时与检察院无关,故而他们没有介入,不过“东顺皮具厂”的名称却在检察官那儿留下了印象。不久,查处一起假冒伪劣产品的案件,检察院才正式和“东顺皮具厂”打起了交道。原来,省检察院不断接到一些信息和举报,说本省有一家企业,打的是“台资企业”的招牌,专门假冒世界名牌生产皮带、皮包和皮鞋等等。他们假冒的名牌有:鳄鱼、花花公子、袋鼠、老爷车等等,南方好几个省都有他们的产品在市场上销售。这家厂子的行为已经引起了国际上相关厂家的注意,有的还提出了抗议。经过一段时间侦察,发现这类假冒产品的来源在河阳市,省检察院便给河阳市检察院下达了指示,要求立即查处此案,省检还专门派了一名处长前来督办此事。经过排查,河阳市检察院发现本地生产这类皮件产品的唯独“东顺皮具厂”一家,于是就和市工商局的人员一起直奔该厂。在“东顺皮具厂”的车间和仓库里,果然发现一批已经包装好准备外运的假冒世界各地名牌的皮件产品;同时还有大量羊皮。经过对周青的调查,检察院发现他根本不是什么台商,原籍就在河阳当地,他的一些相关证件全是伪造的。在查封周青的账户时还发现“东顺皮具厂”的资金虽然是从深圳打进来的,但这些钱在进入深圳的银行之前,实际上却是从河阳的几家银行分别汇过去的!凭着职业的敏感,检察官们怀疑这里面存在着洗钱行为,而且所洗的这笔钱,来路相当可疑。再对本市这几家银行进行调查,检察官们发现,存入这些银行的钱,竟然来自“东阳冷冻集团”的基建和流动资金。掌握了这些证据后,周青不得不对检察官交待他的真实面目。

    原来,这个周青与东阳冷冻集团的总经理周杰是堂兄弟,周杰在外面闯荡做生意的时候,就把周青带在身边,当时的周青高中还没毕业。这个周青读书虽然没有兴趣,但对堂兄那一套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领倒是学到了真传。周杰弄到东阳冷冻集团总经理的位置后,周青本想借堂兄的光,也到集团里弄个职务,领一份工资,可周杰坚决不同意。周杰以周青的名义在深圳注册了一家公司,让周青到那里担任总经理。深圳的公司其实是个空壳,周青并不能借助这个公司开展什么业务,只好依旧靠诈骗骗点钱财过日子。开始,周青觉得堂兄这么做是想不让他染指冷冻厂的事,把他从河阳给支开,但不久就明白堂兄的意图了。周杰在冷冻集团当了一段时间的总经理后,充分感受到翟燕青对自己的信任。集团的一切资金运行全部由自己说了算,县里任何部门从来不对这里进行干预,甚至连过问都不过问。基建、购置设备、流动资金的运转等等,全凭自己一张嘴说了算,没有审计,也不用通过县财政局。所以,从土建的时候开始,周杰就有意识地以各种理由从银行贷款(包括东阳干部职工的“捐款”)中剥离出一笔笔资金划到别的银行账户上,然后又将这些钱逐步转到深圳的那家“公司”里,相当一部分流动资金和回笼货款也被他暗中转到深圳去。当“公司”的钱积攒到相当程度的时候,周杰就考虑要“以钱生钱”不能让深圳那些钱闲着。他和周青两个人商量,怎么样才能使这些钱变得不再非法。正好河阳市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的活动,从市到各个县区,都在积极争取外地资金来本地办企业,开发经营项目,而且争相对外来企业给于特殊的优惠政策。周青就说,要不把这些钱还投回到河阳去?周杰思考再三,觉得这是一个比较有利的洗钱的时机和方式,而且说不定还可以利用自己现在已经在东阳所掌握的资源再发一笔财,就答应了。于是,周青找朋友伪造了个人的身份证件,还有企业的注册文件,假扮成台湾巨富的公子,并巧妙地制造一个机会与河川县政府领导“偶然”相遇。河川县这位领导招商心切,而周青充分利用了他的这种心理,把自己和家庭吹嘘了一通,并说自己的祖上就是河阳一带的人,父亲在国民党撤离大陆时随部队去的台湾,至今仍想念家乡的父老乡亲。虽然他老人家在台湾办厂获得成功,已积累万贯家财,却十分想念家乡,想为家乡人民做点事情。那位领导听周青这样说,很是激动地称赞周青的父亲是“爱国企业家”说周青“继承家风,心怀桑梓”父子两代均为“河阳人杰”等把河川县那位领导的胃口吊足了,周青便松动口风,答应要在河川办厂。河川县那位领导将周青注册500万元的企业引进当地,受到县里面的郑重欢迎。当然,企业办起来后,周青也与当地政府的官员们接触多了起来,大家发现周青这个人并不像个受过多少教育的富家子弟,反倒有些泼皮无赖相,但是不少人想的是,他来这儿办厂,给地方交税,这就足够了,至于他个人的品行,那是他个人的事,至多与他的家教不足有关,用不着别人去多管的。等到周青出事,才有许多事后诸葛亮说,早就看着周青不顺眼,说话没文化不讲,甚至话里根本就没几句正经。也有说周青这个人根本不是办企业的料,跟他谈企业制度、企业管理,谈市场模式、市场体系,他像是一点不懂…但所有这些,再谈都已经多余了,毕竟周青出事不是因为当地干部发现了他的问题,而是他生产经营中的违法行为导致了个人身份的败露。

    周青的事自然牵涉到周杰。周杰开始发现检察院在对他进行调查的时候,曾向翟燕青请假,说是到外地去做市场调查,结果一走就便不见了踪影。但检察院通过公安部门监控他的手机,很快找到了他的踪迹,派人到内蒙古把他抓了回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