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八章寻寻觅觅 (第1/2页)
第七十八章 寻寻觅觅 七十八章寻覓觅 牧云背完了《一剪梅》,得意地望着杨晨她知道杨晨也很喜欢这词,两人在聊天时他也曾经用过,那时总是说“一根网线,两处愁。” 杨晨却不知道牧云在想他们俩人的事,只是被这《一剪梅》逗起了兴趣,于是接着对牧云说:“这词其实是李清照为了表达一种不愿意让夫君离开自己才写的。那是赵明诚的一个朋友邀请他去泰山访古鉴碑,赵明诚欣然前往,在路上就接到了李清照在家里给他写的这一词,赵明诚读了以后,登泰山访古碑的心思几乎没有了,就一心想着回家和爱妻团聚了。” “原来是这样呀,看人家这一对才子佳人,多诗意的生活呀!”牧云不由的心生感慨。 “只可惜后来北宋败亡,两人度过了欢乐的二十九年,赵明诚就死在了建康,爱人死了,李清照的爱情与希望跟着死去,可是她还必须活着,要为赵明诚整理他所写的有关为金石古器考证文章,这一干就是八年。 “八年。牧云扶住栏杆,看着冷冷地水。桥的外侧也放满了菊花,无语怒放,这时也仿佛在感慨人世的无常。 “是呀?八年。”杨晨的目光悲起来,顺着桥望过去,突然惊喜地叫了起来“海霞,你看那儿!” 有” 在小桥的别一端,竟然有一个冰粥小屋,开着扇子的前面,有一个小朋友正捧着一碗冰粥转过身来。 “太好了,我也想吃!”牧云对杨晨半羞地说。 “当然了。快来。” 冰粥屋地前面竟然还有一个小石桌。几把小椅子放在周围。 “我在儿坐下吧。你说我吃。” 晨看着牧云把一勺冰豆放在嘴里。也坐在了她地对面。 “李清照地这八年你以为光是弄那些东西呀?” “不是吗?怎么了?” “当然没那么简单了,这八年,李清照经历了三大磨难。” “三大磨难?怎么回事?”牧云捧着冰粥,满怀兴趣地望着他。 “你想呀?人生是不能没有爱,如花似玉地女人不能没有爱,感情丰富的女诗人就更不能没有爱。李清照是一个懂得爱就被爱所宠,被家所宠的女人,现在一下子国破家亡了,你说她还能平安地过日子吗?” 牧云含着一口冰,并没说话,只是摇了摇头,等着他说下去。 “与甜蜜快乐的前半生相比,她后半生太苦了。这第一大磨难就是再婚又离婚,遭遇感情生活的痛苦。” “她为什么会改嫁呢?她是那么…那么爱赵明诚。”牧云显然很不理解。 “这个事有很多说法,赵明诚死后,李清照颠沛流离,居无定所,身心憔悴,看来是一个人的生活太艰辛了,才会嫁给了一个叫张汝舟的什么官。只可惜这个张汝舟却不是什么好东西,看上去是一个知书达礼的君子,刚结婚之后很快就露出原形,原来他是想占有李清照身边那些文物。” “怎么会这样呢?” “也许有点演义了,但是也许就是因为这些东西在李清照看来那是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地东西,还要把赵明诚的《金石录》整理成书,当然不能失去。 所以两人因为这些文物的支配权上大闹矛盾,后来渐渐现他们的志向情趣大不相同,真正是同床异梦。那个张汝舟一开始肯定以为娶了一个这样一个美妇著名的词人,心里多自豪多美呀,可是不但不得到那些文物,竟然不能俘获她的心,也就恼羞成怒,最后索性一把撕下文人地面纱,对李清照拳脚相加,大打出手。” “真的吗?我不信!”牧云瞪大了眼睛。 “书上是这么说的,不过也有好多人不信。可是《百家讲坛》就是这么说地。” “那你说,真的这么惨吗?我不吃这冰了,有点冷。”牧云说着,把冰粥放在桌子。杨晨抓过了她的手,果然已经冰了。 “快说呀,我没看过《百家讲坛》讲的李清照。” “李清照什么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她怎么能忍受这样地婚姻, ,便决定与他分手。但在那个时代女人要离婚谈何容易呀。无奈之中,李清照只好走上一条绝路,鱼死网破,就把张汝舟告上了法庭。” “告他虐待?” “那不是,那个时代好象丈夫打妻子并不违法吧!”杨晨笑了笑,又说:“那些个人罪名怎么能告倒一个当朝命官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