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户媳妇_124一千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24一千两 (第3/3页)

了出相入仕,女子读书纯属消遣,现在才发觉,读书不仅可以出相入仕,还能开书院!养活自己的同时,又造福芸芸学子!

    千百年来,不许女子出相入仕,可没人规定女子不能开书院啊!

    冷知秋的心花怒放、灿烂笑容,就是因为这一个大胆的想法。

    一个人,找到努力的方向,比什么都开心。

    拿着五百两赏赠的白银,冷知秋在下石阶前,悄悄问送她的慕容瑄:“慕容世兄,办个书院要多少银子?”

    慕容瑄不知她问这个问题的意图,便随口回答:“总不会少于千两,只多不少。”

    “要这么多…”冷知秋雀跃的心稍微凉了一下。

    还未走远,文庙台上,又发生了状况。

    几个书院的弟子问那录写的书记:“刚才项夫人口占的三十六首诗可写下了?快拿来我等细细观赏。”

    书记一拍额头,懊恼得跳脚:“哎哟!一个字也没写下来!”

    “啊?!”众人一片失望。

    慕容瑄屁股刚坐定在太师椅上,见状,有些不顾形象的急忙跳起来,追向冷知秋。

    “项夫人留步——!”

    冷知秋和小葵回转身时,已经是回家的方向。

    “项夫人。”慕容瑄气喘吁吁。“刚才那三十六首状元诗,能不能请你再默写下来?某愿再出五百两白银。”

    冷知秋和小葵面面相觑,又惊又喜。

    “自然可以,明日写好了便送去府上。”

    ——

    这一天回到家里,冷知秋忍不住滚到床上疯开心了一把,这大约是她活了十六个年头,最肆无忌惮的一次开怀狂喜。

    一千两银子,让她高兴。

    开设书院的梦想,更让她高兴。

    “夫君,夫君,我觉得曙光就在眼前,我快做到了。”她抱着被子傻傻的笑不停。

    吃过晚饭,冷景易刚要去书房,冷知秋便拦住他。

    “爹,今儿晚上,书房归知秋。知秋有一份大事业要做。”

    她咯叽咯叽边笑边将白天的事说给父亲听。

    “这三十六首诗,我要好好写,写到自己满意为止,不能对不起那一千两银子。”

    谁知,冷景易听了她的话,脸色变得发黑,怒道:“谁准你一个女子如此在外抛头露面?你竟趁着为父在外公务,就如此不检点…”

    冷知秋等父亲训斥完了,才笑吟吟道:“上回苏州花王大赛,满苏州城的人都差不多已经认得女儿,这回再出面一次,又有何损失?我自问俯仰天地,无愧于心,爹爹若是知道女儿的脾性,就不该担心。”

    她这会儿心情好,绝对不会被父亲的怒气影响。

    冷景易一时哑口无言。

    可当冷知秋执笔默写白天的三十六首诗时,才发现问题又来了——竹纸用光了。

    她忙让小葵去买,小葵跑了一圈集市纸坊,都已经关门,冷知秋想起冷兔屯了一批竹纸,便让小葵去西城项家找冷兔买。

    冷兔却拿起乔来,想着冷知秋傲气,不肯出钱屯竹纸赚轻松的钱,这回给她点颜色瞧瞧,让她知道,他冷兔才是真正聪明的人。

    “要竹纸,可以,要么俺小兔白送给她,一文钱不要;要么,便全买了去,九两银子,不多不少。我知道她外公家给她娘只留了九两银子。”

    这九两银子的意义是特殊的,冷兔心知肚明。从某种角度来说,那九两银子是冷刘氏给冷知秋的唯一一份遗产,也是冷知秋接手扛下生活的勇气来源。冷兔希望借此点醒冷知秋,所谓原则,在现实残酷生活面前,就是浮云!

    冷知秋听了小葵的转述,也没说什么,便将那包九两银子交给小葵。

    她和冷兔,曾是创业伙伴,现在的分歧,是长久积累的处事风格矛盾使然。

    ------题外话------

    转眼10月快过去了,很对不起,更的有些少,我想大家还是能体谅我这个尚在上班的孕妇,很感激。

    本来明天打算按时更新,今天在外面,车子开到一半,没油了…最后拖到加油站…总之,就是这样了,明天还得晚一些时候更新。

    ——

    另外要说明:

    本来我写了几首歪诗要用在这章,后来想想,咱还是别丢人了,拿来给文中的人物用,还要让这些人物互相夸“牛逼”、“好诗”,这怎么好意思…=。=|||

    所以索性就直接用了古人的诗,其中一首“及第诗”是郑合写的,我把它安在孙伏伽名下…凡此种种,都是杜撰,亲们不要较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