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角_第二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3/7页)

然就出了洋相。

    这下萧天英就抓住了把柄,更加洋洋得意,稀里哗啦滔滔不绝,将干部队伍中种种不称职的现象和盘托出,并且不断点出干部来证明自己是有的放矢。“古人都知道以不二之心,发于事业,昼夜在公,即有一尺之才,必尽一尺之用。现在倒好,连一寸的才都没有,就放到一尺的位置上,能力与职位差距太大,还不好好学习,精力不去放在自身提高上,而去找拉关系靠山头,无将心也就毫无将德可言,这样的干部在我们的部队不是没有而是太多太多,谁不服气我们可以当场测验,我萧某也不出偏题僻题,我就考你们职责范围以内的常识,我敢断定及格者不上半数你们信不信?现在世界科技发展得很快,知识更新速度更快,如果连常规的知识都掌握不了,怎么能谈得上同先进知识接轨呢?你们要当心,那种稀里糊涂的所谓的工农干部再也不能工农下去了,在我们炮兵部队里,只有炮兵军官,没有工农干部,谁再以工农干部自居,我老萧就请你滚蛋。”

    有人不痛快了——你萧天英什么意思?你能亲自上炮五发五中,别人也就非得跟你一样不可?你能把步炮协同合同战术烂熟于心,难道别人也得倒背如流?你专业水平有两下子是不错,可是你就不让别人过啦?你没大没小疯疯癫癫地去跟兵们一道摸爬滚打那是你有毛病,别说同级干部做不到,就是师团干部也坚持不下来。

    萧天英说话向来是不看别人脸色的,他恰好就没有顾忌到,这些不称职的干部之所以能够登上现职,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一个团级干部的成长,至少在兵种或军一级有他的后台,而一个师级干部的任命,如果大军区一级没有赏识者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萧天英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显然他是知道这个利害关系的。但是他不在乎,没准他就是把话放给自己的同级甚至是上级听的,他萧天英对于干部的现状早就一肚皮牢sao了,现在一让整顿干部,别人还要慢走几步看一看,他萧天英是一分钟也看不下去了,不干便罢,一旦把盖子揭开,就一杆子捋到底。

    类似这样的事情不止一次两次了。更为恶劣的是,他还当真搞了一个师团营连四级干部业务考核制度,并经常下去检查,将成绩公布于众,不管是师长还是连长,以成绩排队,搞得干部队伍鸡飞狗跳,相当一部分中高级干部人心惶惶。十几年都没有真刀实枪的训练了,有不少干部担任现职并不是靠这个素质那个素质上来的,一下子抠得这么严,心理上难以接受,真想提高更是力不从心。所以在本军区炮兵部队提起炮兵的萧司令员萧天狼,人们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有由衷称赞的,有满腹牢sao的,也有缄默不语的。

    原来的军区主要领导中,就有人对萧天英的作为很不以为然,数次在很重要的会议上说,萧天英这个人不老实,爱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几十大岁的人了,越活反而越不成熟,司令员不像个司令员的样子。

    顶头上司有这种看法,萧天英的日子自然不会太顺当,以至于长期受到压抑,炮兵司令员从50年代末一直当到70年代初,干了十几年才当上大军区的副司令员,而原先在他手下工作的,早有十几个人都先后当了大军区正职。“不让当官可以,不让说话不行。说话不一定就是为了当官,但当官就是为了说话的”——这也是萧天英的重要语录之一。

    三

    对于韩陌阡,萧天英不仅有知遇之恩,同时,站在一个下属的立场上,韩陌阡对萧天英还有一点真诚的崇拜。为将之道,这个人委实堪称楷模。但是,你又不能不认识到,这个人不仅有战功,不仅有显赫的历史,他还有一套自己的思想,他有文化,也有文化人通常容易暴露的弱点,譬如他刚愎自用,他固执己见,在有些问题上,他甚至还有一些一定之规。越是进入老年,他越是有些跋扈的表现。他经常按照自己的好恶来要求部属,并且影响到他对人才的判断,有时侯甚至有点不讲道理。

    譬如说酒糟鼻子问题——瞧瞧吧“坚决不要”

    韩陌阡知道,萧副司令讨厌酒糟鼻子,已经很有历史了。萧副司令常说,他这几十年都在跟酒糟鼻子做斗争,并且枪毙过三个酒糟鼻子。要不是后来政策严格了,可能还有第四个第五个。

    第一个被枪毙的是他手下的一个连长。那时候萧副司令在别茨山当支队司令,组织部队到马家桥截击日军军火。本来计划得很周密,还有地方游击队配合。战斗还没开始,担任扎口袋断敌后路的一个连长发现自己方向地形较好,在未经请示的情况下,率先指挥部队打了个伏击,虽然干掉了日军的一个班和皇协军一个小队,但是使整个夺取军火战斗归于流产,此举起到了打草惊蛇的破坏作用,眼看就要到手的一大批军火又不翼而飞。更为严重的是,押解军火的敌军一看形势不妙,调整兵力掉头打了一个回马枪,集中主力于来路。一顿炮火猛砸,轻重机枪倾盆而下。该连长抵挡不住,打了一阵子,干脆带部队撒腿就跑,结果导致二线上地方游击队一个区中队几乎全军覆没。战斗结束后,萧天英就让人把这个长着酒糟鼻子的连长捆到了支队部,只说了两个字:“毙了。”

    当时连以上干部都在场,没有一个人敢给这个连长求情。

    把这个连长毙了之后,萧天英之乎者也地给土八路干部们上了一堂治军课:“兵有纪律,令行禁止,士卒心一而力齐,勇者不能独进,怯者不能独退。左右前后如手足腹背之相为用,以守则固,以攻则取,以战则克。朱铁锁(即被毙的连长)见有利可图便独断专行轻兵冒进,利令智昏,置全盘计划于脑后。重兵之下又逃之夭夭,惊慌失措,置兄弟部队安危于不顾,不杀不足以振纪。今后作战,凡有擅自行动者,朱铁锁就是下场。”

    这些干部都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别说没有读过《登坛必究》,听都没有听说过。但是萧司令员的意思大家却是听明白了——不按作战计划行动者,砍脑壳。

    第二个被杀的酒糟鼻子是别茨山当地抗日政府的一名干部。抗战进入大反攻之前,别茨山支队的行动情况屡次被汝定城里的敌军掌握,萧天英怀疑内部有jianian细。有一次当地县政府来几个干部受领任务,萧天英对县长说,我看你们某某某区的那个武委会主任某某某不像好人。大家都在吃糠咽菜,他凭什么红光满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