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心事两无猜 (第5/9页)
卷的右下侧,还写着一行隶书小字:"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她…"莲心捂着唇,却是瞪大了眼睛。 "她是八阿哥的嫡福晋,郭络罗·晴川。" 八福晋… 莲心凝视着那画像上的女子,久久难以转开视线。一样的眉眼,一样的面容,她这样站在画卷跟前,就像是自己在照镜子一般。她甚至能感觉到画上女子正朝着她微笑,那般明媚而动人的笑靥,让她心里不禁涌起一抹淡淡的温暖和熟悉。 在市井中早有流言,传闻当今皇上在登基前,爱慕上了自己皇弟的福晋,也就是弟媳,用尽手段却不能得。而后因爱成恨,在荣登大宝之时,将这个皇弟赐死,并诏下极恶毒的罪名。 "她现在在哪儿?"素未谋面,仅凭着一卷画轴,连她自己都不知道,竟然会十分关心。 "在八阿哥被处死的那一日,她被接进宫中,但之后不久,就病死了。"允礼声音清淡,提起那段往事,虽未曾亲眼所见,却也记忆犹新,"听宫里面的人说,她其实是消失了,就在南三所的一口古井上,化成了璀璨流光,随风而逝。" 郭络罗·晴川,曾是紫禁城里传奇一样的存在。然而就像以往那些过于美好的事物,总是无法在那朱红的宫墙之后留存一样,她,最后还是追随着倾心相恋的八阿哥,烟消云散。那段往事,也就从此再没人敢提及。宫中原本伺候过她的奴才和侍婢,都被驱散出宫,老人儿里面,除了一个先帝御前的心腹大太监,魏珠,其余的,大多在夺嫡之祸的余孽清算中,凋零殆尽。有些人,有些事,也最终成了皇上心中永远的痛。 允礼对那女子的印象并不深,因为年纪尚轻,而且在那时候,他已经听从勤太妃的劝告,很早便离开了权力斗争的核心,也因此未受波及。 "在王爷第一次见到我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对么?"莲心看着他,唇畔漾起一抹苦笑,"因为我的长相酷似八福晋,若是进宫选秀,只会被封赏而不太可能落选。" 外面的花香早就散了,风带进来一丝月光,打在地面上,泛出一片蒙白而迷离的光晕。 允礼站在光晕里,目光沉沉,"一入宫门深似海,你可以拒绝。" 莲心弯起唇角,淡淡地微笑,"王爷已经成全了我的孝心,现在王爷也是因为一片孝心,我如何不能成人之美呢!" 她说罢,朝着他深深敛身。 推开屋门,满苑的莲花香息。在莲心踏出门槛的一瞬,她咬着唇,硬生生将回头的动作忍了回去。他刚才的那句话,其实只说了一半——一入宫门深似海,却是萧郎,从此是路人。 (2) 已是四月初,时隔几日,东厢房里的花阁都布置好了。元寿负责一应筹备,府里从未住过娇客,哪里见过还要安置什么宝架和刺绣的,只是连着两日,忙进忙出,却是将几家绣坊里的针线都看得精熟。 辰时两刻,早膳刚过。 昨夜下过一场微雨,莲花池里蓬蓬的莲叶都被打得有些萎谢,唯独是后苑里一棵白色的桃花树,过了花期,依然绽放得很好。莲心站在树下,风拂过,那些斜斜低垂的枝干微微颤动,枝上开满的团团簇簇桃花,有些花蕊吐芬,有些则还是花骨朵,她轻拈起一枝轻轻地嗅,扑鼻都是清甜的芳香。 二嫫走进月亮门,看见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 倘若换作是寻常的姑娘,再娇俏,站在那白桃下恐怕都要黯然失色,可隔远瞧着,那满树纯白的桃花与花树下的少女,却竟是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更甚者,分明是因着那一抹柔弱纤细的身影,那株璀璨的桃花树才增色不少。 二嫫斜眼端详了一阵,暗道,主子带进府的这年轻女孩儿,可真够漂亮的。只可惜,终究是要送到那吃人不吐骨头的宫里头去。好端端的一个人,将来,又不知将会是怎样的光景… "姑娘这便起了,怎不多睡一会儿。" 莲心转眸,老迈的女管事已经站在自己身后不远处。 "二嫫好。" 她端庄地敛身,用的便是在府里学过的礼数。 老妇点点头,"主子刚刚吩咐老奴请您去绣阁,姑娘这便准备一下吧。" "有劳二嫫。" 身为府里的一等管事,又是果亲王的奶娘,府里上上下下都要看她脸色行事。被奉承巴结惯了,见到一个不卑不亢的,倒也新鲜,却不知她是不是在装腔作势。二嫫挑着眼皮,不咸不淡地一摆手,示意她跟自己来。 西苑和中苑相隔甚远,足见王府之深阔。 穿过抄手游廊,顺着一弯朱漆雕栏,再穿过宽阔的大理石广场,可见临溪高筑的一排亭台楼阁。绕过嶙峋的假山,径直可来到中苑最北侧的厢房。每到一处,无不是歇山式屋顶,苏式彩画,廊柱粉刷着朱红色漆,油亮亮,像是随时都能淌出浓稠的胭脂来。 中侧,一间精致的花阁就坐落在花木掩映中。 四面琉晶帘在风中摇摇曳曳,入耳都是一阵清脆的响声。内里一方紫檀木长案几,案几上是藤木绷子,和几块雪白的绸缎。一侧还安置着金錾雕花的熏笼,早有奴婢熏了香料,丝丝缕缕的白雾随着曳动的纱帘浮散出来,飘飘渺渺,宛若江南浩淼的烟霭。 随侍的丫鬟掀开纱帘,引着莲心走上二级台阶。 花阁里,摆放着一座座宝架,宝架上悬挂着长长的绣帘,曲院风荷,梅坞春早,蕉声夜雨,春山盈雪,百鹤纳福…从唐时到明朝,再到专属清朝的吉祥绣品,无不绣工精细,色彩瑰丽,折射着明媚春光,一道道煞是好看。 "作为女子,外貌体态固然重要,但针黹女红也不容马虎。眼前的这些,都是历朝历代的刺绣名家遗留下来的传世之作,每一幅都是珍品,纵然是京城的几家珍宝斋,都未必寻得到。"二嫫说罢,回头朝着教习的师父一摆手,却是对着莲心道,"不知道莲心姑娘,可曾学过刺绣?" 莲心轻轻地点头。 "那好,请姑娘绣给老奴看!" 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