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纸醉金叶永烈短篇科幻 (第1/10页)
纸醉金迷 非同一般的案件 “小李,你把案情写一下,马上向市公安局报案!”凌晨一点,在电话里,滨海市银行行长老唐对技术员小李这么说道。 银行,一向是盗贼、骗子瞩目的地方。在世界各国的银行里,曾发生过多少桩抢劫案、偷窃案、诈骗案,然而,这一次在滨海市银行里发生的案件,却非同一般。 事情是这样的: 小李,叫李建中,细挑个儿,文绉绉的,白净脸,配上一副深紫色秀郎架近视眼镜,益发显得象个文人。他已是四十开外的中年人了,但是人们仍喊他“小李”这一方面出于习惯,因为李建中大学毕业后就到滨海市银行工作,大家都叫惯了“小李”;另一方面是由于小李长相年轻,脸上连皱纹都没有。 李建中是电子计算机系的毕业生,在银行里既不当会计,也不当出纳,而是担负一种特殊的工作一一他花了十年功夫,设计、匍造了“纸币鉴定机” 纸币,也就是俗话所说的“钞票”钞票,一向“谨防假冒”如果银行从回收的钞票中发现一张假钞票,那就非同小可——因为有一就会有二,有二就会有三,大量的假钞票将会扰乱整个市场,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谨防假冒”钞票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为精致的印刷品。那纤细的花纹、那多变的线条、那众多的色彩、那特殊的纸张以及票面上严格的编号、那精美的图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确实,骗子们可以伪造出足以乱真的名画,而想伪造钞票却谈何容易!没有高超的镌版术、印刷术、造纸术、无法制造假钞票。 为了“谨防假冒”各国银行还在钞票上印了只有自己的技术专家们才知道的鉴别记号。在放大镜下,专家们细心查看这些隐藏在图案、花纹之中的鉴别记号,便可以断定钞票的真伪。就拿英镑来说,钞票上便有160个鉴别记号! 尽管钞票不易假冒,不过“钱迷心窍”的人总还是有的,他们处心积虑,想方设法伪造钞票。正因为这样,在世界上还是不断发生伪造钞票的案件。 为了“谨防假冒”各国银行都十分警惕假钞票,许多银行设立了专门的检查员,检查回收的钞票。检查员手持放大镜,寻找着一张张钞票上的鉴别记号,辨别着钞票的真伪。不过,每天回收的钞票数以万计,犹如整囤整囤的粮食,而检查员只能一粒一粒地检查,每查一粒要花好长时间…正因为这样,检查员们只能进行choucha,从成千上万张钞票中抽出一张进行检查,而且一般是检查大票,对于角票、硬币,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 李建中的贡献,是在于制成了“纸币鉴定机”用电子计算机自动、快速鉴定纸币。这台机器有好多条输送带,一张张钞票整齐地排列在输送带上。钞票经过杀菌灯消毒之后,从一只只电眼下方经过。这些电眼能够在一百万分之一秒钟内,把钞票跟事先输入的钞票图象进行核对,辨别真伪。一旦发现假钞票,那条输送带就不动了。假钞票旁边的红灯一闪一闪地亮着,蜂鸣器不断发出嘟嘟声,把假钞票在哪里告诉检查员。检查员一揿电钮,比乒乓球桌面还大的屏幕上,立即会显示出假钞票的图象,检查员用不着拿放大镜,便可以看出假钞票的破绽。输送带是无色透明的,上、下都装着电眼,可以同时检查钞票正、反面图象。 这么一来,银行里每天回收的大小票额的钞票,都要从“纸币鉴定机”的输送带上经过,一方面进行消毒杀菌,一方面辨别真伪。 这台“纸币鉴定机”建成好几年了,一直太平无事,红灯从未闪亮过,蜂鸣器也从未响过。时间久了,在人们心目中,只把它看作是一台“纸币消毒机”罢了。尽管如此,李建中每天总是坐镇控制室,监视着象流水般从身边流过的钞票。人们开玩笑地说,小李年过四十而脸上没有一条皱纹,大抵就是由于“纸币鉴定机”一向太平无事,他没有遇上什么伤脑筋的事儿。 然而,今天他总算碰上棘手的事儿啦:红灯在闪亮,蜂鸣器嘟嘟响了,他一揿电钮,巨大的屏幕上出现那张钞票的图象。经过逐一核对鉴别记号,证明确实是一张假钞票! 金明出马 凌晨一点一刻,滨海市公安局侦察处处长金明接到银行的报告,知道这是一桩重大案件,决定亲自出马侦察。他让助手戈亮打电话给银行行长老唐,嘱咐他们在公安人员到来之前,千万不要去碰那张假钞票! 滨海市公安局大楼高达50层,矗立在滨江边上。金明的办公室在第49层。金明和戈亮只花了一分钟,就从办公室来到楼底,坐进了那辆乌亮的“慧星牌”轿车,直奔银行。 夜,黑蒙蒙的。尽管已是春风送暖的时候,夜风仍夹带着几分寒意。细雨绵绵,在清冷的路灯下,街上几乎没有车辆或行人。戈亮驾驶着轿车在宽广的沿江公路上飞驰。滨海市银行也在滨江边上。 十分钟之后,金明和戈亮来到了滨海市银行。大门紧锁着,经过检查证件,他们俩从唯一的一扇小小的边门,步入戒备森严的银行。 紧接着,门口又响起了喇叭声,一辆轿车停下。从车里钻出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秃头、矮胖。他就是行长老唐。深更半夜,接到李建中的告急电话,从床上爬起,急匆匆开车赶到银行,想不到竟落在金明后边。 老唐陪着金明和戈亮朝纸币鉴定室走去。一路上,每经过一道大门,都要检验证件。他们走入地道,打开一扇厚厚的铁门,里面灯光通明,仿佛是一个钞票世界:在几十条透明的传送带上,成千上万张拾元、伍元、壹元的钞票正在徐徐朝前移动。看上去,五颜六色,令人眼花缭乱。其中只有一条传送带停在那里。 一个身材颀长、面孔白暂的中年人跑过来,跟金明、戈亮握手,道歉道:“想不到,你们这么快就来了,我还没来得及到门口去接你们!” 很显然,他就是李建中,他总是上夜班,在夜里启动纸币鉴定机,把白天回收的钞票进行消毒、鉴别,然后由机器自动点数、包扎、入库,便于第二天发放。金明一眼看出因为他很少晒到阳光,所以脸色显得苍白。 李建中领着金明、戈亮和唐行长,去看那张假钞票… 一张“拾圆”假钞 他们来到那条停止移动的传送带旁。遵照金明的吩咐,李建中在电眼查出那张假钞票之后,没有碰过它。 金明俯下身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