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段大槐树下告别爹娘2 (第2/3页)
下方圆百里,已集合了百十万人。潞、泽两州,除了正在死的,正在生的,其它凡是能走能爬的动物,都集合到了这里。人声哄哄,尘土蔽日,像一个庞大繁杂的骡马市,朱骑在树杈上,对用一个小猫匿,真能把这么多人集合起来,显得很兴奋。他甚至感觉灭元建明,当家作主,他已得到民众的承认。胖头鱼带一帮和尚在树下站着,众军士手执长矛在周围拉散兵线站着。看人逐渐到齐,胖头鱼问: “皇上,开会吧?” 朱在树杈上把rou手从眉上放下来,说: “好,开会。” 胖头鱼便大声喊: “肃静,不要讲话了,现在请皇上讲话!” 朱用悠荡的腿踢了胖头鱼一脚,骂道: “妈拉个×,看你那头脑,就像刚从庙里出来,哪能一开会就讲话,不唱歌了?不发豆腐了?不唱歌就讲话,算什么样了?早晨怎么交待你的?” 胖头鱼马上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惭愧地笑道: “可不,这样大事忘了,先唱歌,先唱歌,先发豆腐,头一次经这场面,心里是有些发毛!” 于是,从树后走出一个朱的近身侍女(据说是元时某舞团的一个跳肚皮舞的演员,当时全国到处挂她的明星照,后被朱当遗产接收),打拍子指挥大家喝歌。先唱新谱的明的国歌,据说歌词是请著名词人李清照写的。“梦中几回相会,我与你…”等等。唱完国歌,又唱了一曲信天游。唱完信天游,又唱“走西口”这与大会的主题有关。唱完歌,又发豆腐。到会的一百多万人,一人发到怀里一块鲜热豆腐,大家怀揣热豆腐,心里热乎乎的。这时皇上骑在树上讲话。开场白后,皇上接着宣布,今天会议的议题原定是见见面,但刚才情况有所变化,请大家谅解。天有不测之风云,人间经常变消息。这是历史的发展规律。会议的议题现改为迁徙,来开会的一律迁徙,迁到千里之外的延津;不来开会的,以后再处置。大家听了这话,立刻炸了窝。皇上怎么能出尔反尔呢?不是说开会只是见见面和发豆腐,来开会的不迁徙吗?怎么现在到会的反倒都迁徙了?于是四散奔跑。将怀里的热豆腐挤得稀烂。但大槐树四周站的都是士兵和和尚,逃能往哪里逃?逃的都被士兵和和尚用枪搠死了。外逃的被搠死几百个之后,大家也就安静了。这时胖头鱼上前说: “皇上,咱们原来研究的,还得再改变一下。” 朱皱着眉: “又要改变什么?” 胖头鱼: “这些人也不能全迁徙。” 朱: “为什么,不是都定了吗?” 胖头鱼: “因为开会人到得太齐。潞、泽两州的百姓,除了正在死的和正在生的,其它都到齐了。如全部迁徙,人都迁走,潞、泽两州不也没人了?皇上难道只要延津,不要潞、泽两州了?” 朱拍了一下脑袋,倒笑了: “这我倒没有想到。没想到这里民风这么淳朴,一个小猫匿,大家全上了钩。依你之见,照现在情况,如之奈何?” 胖头鱼: “迁一半,留一半吧!” 朱点头,接着胖头鱼便用高音电子喇叭让我们这些惊魂未定的人群排队,报数,喊“一、二、三”然后喊单数的向前迈出一步,喊双数的向后退一步,队伍便分成了两截,一截在东,一截在西。大家木然地服从,完成了排队和分堆。这时胖头鱼问: “哪一半迁徙?” 朱: “照过去丞相的办法,扔钢beng。历史的经验值得借鉴。“于是,扔钢beng上天,大家全没魂了。大家昏迷之中,扔出东边迁徙,西边留守。西边欢呼雀跃,东边炸窝奔逃。奔逃的人被士兵搠死无数。为了防止再逃,朱索性让士兵拿着阉猪的铲子,在我们右脚第五个脚趾上劈一个蒜瓣,作为迁徙标志。有了这个流血的标志,跑也没用,大家才不跑了。东西两边人中,分得妻离子散,爷子相别,奔逃与雀跃之中,又是相互伤心和哭泣。这时朱又讲话。这时和蔼许多,掰开揉碎说:不要一听说是东边的就要炸窝,不要一听说留守就幸福过度。看问题不能这么表面,迁徙不一定不好,留守不一定就是留在福窝。你过去是佃户,留也不还是佃户?你过去是佃户,迁徙倒可能成为财主。亲爱的你,我将情况说予你知:自轩辕二舅到我,中间有多少变故,万种沧桑,发展到元朝,一个好端端的国家,弄得吃没吃的,喝没喝的,民不聊生,贪污腐败,到长城是死,不到长城也是死。官逼民反,揭竿而起,在大家的努力下,推翻元,建了明;多亏大家抬举,让我当皇上,第一把手。我心里清楚,凭我的资历、经验和水平,我难当此重任;并不能以为我当了皇上,我水平就提高了;我水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