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大闹仙女庙 (第1/7页)
第五章 大闹仙女庙 沈若毕道:“还有第二么?” “有。”凌干青续道:“田中玉是在下口盟兄弟。” 沈若华“哦”了一声。 凌干青道:“沈姑娘的下文呢?” 沈若华道:“这我就不好说了。” 凌干青道:“沈姑娘说出来听听,又有何妨?” 沈若华道:“敝帮要找田大陕和卓大侠二位,这在试剑会上,凌少侠也已经听到了,敝帮对田、卓二位,并无恶意,这—点我们以已一再跟田中玉表示过了。” 凌干青道:“但龙老丈和卓老丈昨晚已经无故失踪,沈姑娘也一定知道了。” 沈若华冷笑道:“掌中双杰,不是故意避不见面?” 凌干青正容道:“在下从不说谎。” “我相信你就是了。” 沈若华道:“只是…” 她沉吟着没有说下去。 凌干青:“沈姑娘有什么话,只管请说。” 沈若华道:“那我直说了,敝帮在没找到掌中双杰之前,希望请田中玉到敝帮去。” 凌干青攒攒眉道:“这个…” “你有为难?” 沈若华接着道:“我来的意思,就希望凌少侠能置事外。” “不成。” 凌干青道:“在下没和田兄弟结义之前,等他伤好了,在下就可以不管,但既已结为兄弟,在下就义不容辞。” “我知道这话是白说的。” 沈若华目光闪动,缓缓说道:“只是这是敝帮上面交下来的命令,我们非办不可。” 凌干青道:“那就无话可说了。” 沈若华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说道:“凌少侠,我们的谈话,就到此为止,我和凌少侠今天是第二次见面,虽然我们谈不上是朋友,但我有一句话,想劝劝凌少侠,这是撇开公事,以我沈若华的私人身份说的。” 凌干青望着她,含笑道:“沈姑娘请说。” 沈若华道:“紫衣帮崛起江湖,虽然只有短短三年,但网罗不少江湖上的成名高手,连各大门派都为之侧目,如果没有必要,凌少侠初出江湖,实在犯不着和紫衣帮不愉快。” 凌干青道:“谢谢沈姑娘的好意,在下会记住你的话。” 沈若华站起身道:“那我走了。” 凌干青道:“沈姑娘请留步。” 沈若华已经转过身去,闻言又回过身来,问道:“凌少侠还有什么事么?” 凌干青道:“在下想请教你一件事。” 沈若华道:“你说说看。” 凌干青道:“沈姑娘是贵帮的使者,在贵帮中身份大概不低了?” 沈若华“嗯”了—声,没有作答。 凌干青道:“在下想请问一个人,不知沈姑娘知不知道?” 沈若华道:“你要问谁?” 凌干青道:“不知贵帮中有没有一个叫聂小香的人?” “聂小香?” 沈若华道:“是女的?” 凌干青点点头道:“是的。” 沈若华道:“有多大年纪了?” 凌干青道:“大概十七八岁,扬州口音。” 沈若华盈盈目光在蒙面轻纱中流动,问道:“她是你什么人呢?” 凌干青脸上微红,道:“不是在下什么人,她…取走了在下一件东西,在下正要找她。” 沈若华道:“她说是敝帮的人?” 凌干青道:“没有,在下只是随便问问罢了。” 沈若华微微摇头道:“据我所知,敝帮之中,并没有聂小香这个人。” 凌干青看她说得不像是假,这就拱拱手道:“多谢沈姑娘见告。” “不用谢。” 沈若华转身轻盈的往门外而去。 凌干青起身收过碗筷,又把吃剩的卤菜包了,才回到前面左首房中。 田中玉叫道:“凌大哥。” 凌干青问道:“你还痛不痛?” “不痛了。” 田中玉道:“找好像听你在和人说话?”凌干青道:“是紫衣帮的人。” 田中玉道:“又是他们,大哥没和他们动手?” “没有。” 凌干青道:“来的是一个女的。” 田中玉问道:“找大哥来的?” “唔!”凌干青道:“主要还是来问令祖和令师下落的,他们还以为令祖和令师故意避不见面。” 田中玉道:“大哥怎么说?” 凌干青道:“我告诉她,令祖、今师真的失踪了。” 田中玉道:“她肯相信么?” 凌干青道:“我告诉她,找从不说谎,她好似相信了。” 田中玉眨眨眼睛,问道:“她年纪大不大?” 凌干青道:“好像不大,她脸上蒙着一层面纱,我没看清她的面貌。” 田中玉嗤的轻笑道:“但她看清了大哥的而貌了。”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扬州历史上的名都,为南北交通要道,两淮盐运的中心,富商大贾,多住在这里,富丽繁华,不下京都。 扬州的地点虽在江北,却富有江南的情调,尤其是瘦西湖。 说起瘦西湖,也真是瘦得可怜,一束纤腰,楚楚有致。 沿湖最大的点缀,就是杨柳,每当春天开始,绿杨如烟,春风徐指,千万条柳丝,就够迷人了。 柳阴下,酒帘边,静静泊着小游艇,船娘们一个个花枝招展,盈盈如水(扬州女子水色好)婀娜妩媚,笑语如莺。 瘦西湖上有一家最出名的点心馆,叫做富春楼的,不但点心名闻遐迩,而且也是瘦西湖上景色最宜的地方,楼上临水面朱栏曲折,楼宇宽敞,你可以在这里“皮包水”(吃茶和点心)也可以凭栏欣赏湖上景色,和船娘们悠然打桨的美丽姿态。 现在正是上午已牌时光,富春楼五间打通的楼面上,数十张桌子,几乎已经坐满了“皮包水”的客人。 东面临湖的一张桌上,静静的坐着两个人。 这两人都是一身青纱长衫,年纪不大,最多也不过二十出头,左首一个生得玉面朱唇,风度翩翩,如果看他容貌,本是斯文一派,但腰间却悬一柄青穗长剑。 右首一个举止也很斯文,但脸如淡金,似乎微有病容。 这两人不用作者交代,当然就是凌干青和田中玉了。 他们到扬州来,自然是为了寻人,凌干青丢了师父传给他的青藤剑,因为聂小香有扬州口音,他非找到她不可。 田中玉的祖父掌中指龙在田、师父掌中剑卓一绝无故失踪,凌干青遇上的朱衣老道,要他“往北方走,遇仙即止”镇江的北首,自然是扬州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