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开始_第四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1/4页)

    第四章

    “总裁,这份是您要的第二季各相关企业的业绩报告,还有刚刚林经理来电话说香港方面正在洽谈的事宜有些更动,要延迟个几天才能回台湾,晚一点他会亲自打电话跟您解释原因…”

    迸卓也一边翻阅秘书先帮他整理的各大财经报纸的重点新闻,一边听取她的报告。

    进到宽合集团核心已经两年多了,一开始大家对于他的能力、年龄有颇多的怀疑跟不信任,外界似也都等着看好戏。

    三十岁的年轻小夥子真有本事经营如此庞大的事业集团?甚至还要带领一群早已在公司卖命多年的老员工?不要说什么施展抱负了,该不会一上阵就阵亡了吧。

    不过,让很多人失望了,到目前为止,他不但稳坐总裁的位置,还为宽合注入了很多新血,让宽合的运作跟国际接上了轨道。

    一开始的不顺利当然是不可避免的,毕竟是一个无血缘的半子,尽管是董事长亲自任命授权的,但那又如何?老员工自视为公司卖命多年,劳苦功高,对公司的了解程度,怎么可能输给一个不过待在集团下一间小小企管顾问公司的年轻人;对于他的领导,摆明了不信任,且常阳奉阴违,以至于营运的成效受到很大的挫败。

    迸卓也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却不动声色,明着说是因为他尚不够成熟,需要董事长在公司给他一些经验上的指导,而将董事长请回公司坐镇;除了安抚股东们不满的情绪外,实际上是为了汰旧换新做准备。透过董事长对老员工的劝导,并传达希望他们优退的想法;一开始当然引起很多反对声狼,甚至还有人想发动工会罢工抗议。

    为了安抚这些员工,公司不再提优退的事,只是设立了所谓内部绩效评估小组。

    第一步就是对于各公司的营运设立了目标值,于每个月月会时提出报告,解释并分析未达成的原因。

    未达成目标者,除了需提出改善方案外,还需缮写日报告以记录客户访谈的内容及执行的结果。一向只管执行、不擅文书的老员工光是写那一连串的报告及数据分析就忙到晕头转向哀嚎不已,到最后,甚至自行提出想优退的请求。

    过程其实并没有如外界所想像的那么血腥。公司其实非常顾念老员工的贡献,也不否认他们对公司的付出,提供给他们优于相关规定的退休给付,因此并没有所谓的决裂或是过于强悍的逼退手段。

    身为经营者的第一考量,无非是如何让公司在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情况下,将公司的营运设定在不只是维持,而是跟上时代的脚步,甚至创新带领新风潮。为了达成这个目标,适时的人员汰换是必要的,注入新血才能免于公司停滞而呈现衰退。

    达成第一步的老员工优退计画后,古卓也再以重金从各行业挖来优异的人才进驻各关系企业,短短的两年间,就为公司的营运创下了另一个高峰。

    口袋满满的股东们笑得合不拢嘴,再也没有人提什么年轻人行事作风太毛躁、不懂得应对进退等等的言词,事实证明黎老的眼光是准确的,而古卓也的能力也间接获得了所有人的认同。

    “陈秘书,庆华总经理的孙子十二号满月,记得帮我挑一份礼物送过去。还有,你请总管理处的刘组长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是。”

    一连回应总裁的交付,一边记录着交办事项,陈秘书迅速而有效率的执行着每一项工作。从古卓也进到宽合开始,陈秘书就是他的专任秘书,对于他的脾性喜好已经能够完全掌握,也就因为有这样的默契在,所以才会一直在这个号称最难伺候的总裁身边这么久。

    其实与其说他难伺候,不如说他要求很高。他是一个自律甚严的人,相对的,也会以同等的标准来要求下属;但他在薪酬的给付上却是大方的,而且只要够努力、表现突出,有能力者即使只是一个基层员工,公司也不排除直接晋升主管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只要你有能力,不怕没有机会;就怕你没能力,又不能承受压力;因此在宽合的内部有一股无形的制衡力量在,在位的主管绝对不能是草包,不然总有一天会被下属给超越,那只能很抱歉的说主管换人做了。

    有竞争,相对压力也很大,但奖金更诱人,因此宽合内部流传一句话——“只要你有能力,不怕被挑战,那永远不缺表现的舞台。”这也就是为什么宽合能够留住、并吸引人才的原因之一。

    “总裁您找我?”

    一个头发微秃、戴着一副眼镜、身材稍胖的男子走进古卓也的办公室。这个人就是宽合人称“笑面虎”的总管理处刘组长,是公司推行人事政策及培训新人的最大推托,也是古卓也在宽合的得力助手之一。

    “坐吧。”

    等刘组长坐定后,古卓也拿出一份人事计画执行书放在刘组长面前。

    “我打算今年度要和各大学院校合作,提供所谓的工读机会给各所大学院所成绩优异的学生;与其从各大企业挖角,不如公司自行培养人才。”

    从各大企业挖角是短期内不得不采取的作法,如果可以,公司自行培训人才,不但没有所谓企业文化磨合的问题,而且商场的竞争就是这样,如果你能挖别人的人才,别人也可能来挖你的墙角,所以储备人才是公司现今必需推行的工作之一。

    “我知道了,我会先从集团内部调查一下各事业部对于工读的需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