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别开风气 (第4/5页)
告。” 陈信愕然说:“那岂不是多此一举?都看过了还禀告什么?”转头对薛乾尚又说:“我们这算不算急事?” “我们是蛮急的…”薛乾尚苦笑说:“不过皇上末必急,所以应该不算急事。” “薛神将这话就说对了。”玄狼龙将点头说:“卫国使,这种事情最好是在皇上召见,或是有其他事上奏之时附上,就只有这件小事不大妥当…” 陈信还想说话,忽然一个宏亮的声音传来:“诸…臣…进…殿…”看来是时间到了,陈信排在定盟卫国使身后,更前方只有两位督国王,看来自己的官阶果然不小,至于薛乾尚等人虽然分开进殿,不过据知之后还是会排到自己的身后,至于玄狼龙将因为老爸南角王没来,只能一个人排的远远的。进殿之后群臣分为两排,文武分列,文官的体系陈信不甚清楚,不过知道这里是非常严重的重武轻文,所有经管财税、吏治、水利、农渔等各级官吏,几乎都以支援军队为第一要务,只有一个官种不用对武将客气,那就是监察阁。所以文官那面除了最高阶的左相、右相之外,就是以监察阁长居首,这三位对于武将及部队的行为cao守有过问的资格,而诸王、卫国使、护国使等官阶,算是一同出于文武分类之中,一方面是能直接统领武将,另外对文官体系亦有干预的权力,不过有时又可能只是闲差,像陈信一般位高而无权,至于外驻于其他城市的诸王权限自然更是扩张到文武兼管,那又有些不同。陈信也没有好好研究过历史,对这些制度也认识不深,大半还是薛乾尚之前明白了之后告诉他的,不过为了让陈信听的下去,薛乾尚说的算是蛮简单的。 众人肃立片刻,那个宏亮的声音又传了出来:“皇…上…驾…,到…”这次陈信听出来了,那是内侍总领徐趟的声音。 众人立刻同时恭声呼喊:“恭迎皇上…皇上圣安。” 天广皇随着呼唤声由大殿前方的侧门迈步而出,坐在殿上的龙椅,内侍总领的声音继续传出:“各班依序报告。” “启奏皇上。”右督国王陈密出堂躬身说:“微臣禀告,鳞身族两方交战,鳞身族族长索伦玛所部,现困居鳞身族首都买雅,前鳞身族长哲索斯大队在外团团围困,获胜机会极大,不过木族九日前沿悉达山脉东麓往南入侵,海吐族八日前则由苏果河沿流域而上,席卷苏果河流域。使哲索斯前后受敌,现在鳞身族所有区域已去一半,只剩下首都所在之苦鄂平野、宽腹河流域一直到东方、南方的海岸。” “嗯。”天广皇说:“海吐族没有从宽腹河的出海口若兰城入侵吗?” “回禀皇上,宽腹河流域多为莽莽占林,地形不适合海吐族进攻,海吐族只有派遣部分军力略作试探,后发现哲索斯部队于河口若兰城严阵以待,还是转向苏果河发展。”右督国王说。 “熊族和翼云族呢?” “熊族在十日前曾向我北境略作sao扰,也有大军集结的现象,不过在皇上回程数日后,就不再蠢动,似乎有往西北移动回调的趋势。至于翼云族本就一直与海吐族在寂狼河沿岸互相攻击不休,最近更拉大了战场,也许是因为海吐族两面用兵,暂时只以消极的方式抵御,所以现在的寂狼河流域,两军所占区域犬牙交错,若是鳞身族大事底定,海吐族与翼云族应该会有一次大结算。” 天广皇闭目思索片刻,点点头说:“朕明白了。” 右督国王一礼之后,退回原位。 这时站在对面的右相往前行出,对天广皇一礼说:“微臣年逢商启奏,北域王刘石所部,屡遭民怨,监察阁于一年前即开始派员询探,前后派出共十名探员,直到十日前才接到最后一位探员传信,禀告北域王似有不臣之心,不过…自此之后也如同前九位探员一样,就此失去联络。” “诸位卿家…”天广皇眉头一皱说:“对此有何高见?” “启奏皇上。”左督国王徐东平站出说:“北域王乃我北疆重臣,掌有皇族至宝乾坤剑,树大招风,虽不可不防,但仍需细查,不可误听流言。” 左相也踏步而出,对天广皇说:“左督国王此言甚是,但监察阁所派探员多为士族,虽较不引人注意,但遇事也较难自保,若被人有心算计,极难防范。” “监察阁长。”天广皇顿了顿说:“你自己认为呢?” 一位该是监察阁长的中年女性,迈步而出说:“启奏皇上,因为上族与士族、原民的纷争依法是由士族彻查,所以之前微臣都是派遣士族探员,不过既然上一位探员如此报告,微臣将会派遣贵族的高级探员前往。” “微臣不赞成。”右督国王陈密又走出说:“皇上,若仅以一句似有不臣之心就派出贵族探员,若事机不密,恐怕反而会迫北域王铤而走险。” “皇上明鉴。”左相接口说:“监察阁探员忠诚度皆经仔细查考,不提之前的民告,就算仅此一句也该派员细查。” 天广皇沉吟了一下,忽然望着陈信说:“天降卫国使,你意见如何?” 干么扯到我身上?陈信吓了一跳,走出躬身说:“皇上,陈信初来乍到,应该不适合发表意见。” 陈信又是以名字自称,大殿上上下下同时都皱起了眉头,暗骂陈信不知死活,看来这座皇宫建立之后,还没有一个人对皇上这样说话的。 没想到天广皇似乎并不计较,摇摇头说:“不然,卿初来乍到,心无种族之分,与任何人皆不熟识,正好提出意见。” 真要问我?要问我就说。陈信略一沉吟即说;“监察阁长既然专责监察,此事由其负责、依法行事便可,既然监察阁长认为应派贵族探员,那便派出无妨,只是对探查的消息要多方确认,证据齐全才好。” 天广皇望望四周,对监察阁长点头说:“徐阁长,一切谨慎小心、勿枉勿纵,别忘了需有凭证。” “微臣遵旨。”监察阁长躬身说。 几位大臣见天广皇已经决定,一个个退回自己的位置。陈信心想,这下算不算得罪了左、右督国王?看来几位军系将领似乎不大愿意监察阁派出探员调查,而文官体系却希望彻查,这会不曾又是一种斗争? 陈信一面胡思乱想,一面漫不经心的听着众臣对天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