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秘书3_第三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3/8页)

类的方式,很快同其中一些人交上朋友。组织部每周一次的例行办公会,半个月一次的部务会,甚至包括中心组学习、工青妇联谊之类的活动,只要接到通知,他都会尽量抽空参加。可以说,作为廖书记与组织部的联络员,黄一平的角色担当得相当好,也让廖志国对部里的动向做到了如指掌。

    事实上,在所有市委市府机关部门中,此前黄一平最不愿意接触的便是组织部,最不想打交道的人就是组织部官员。因为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他对这个有点神秘的机构,以及其中那些神神叨叨的工作人员,累积了太多不爽的感觉。

    在阳城机关里,曾经流行一则顺口溜:行政处的腿,办公室的笔,组织部的脸,工青妇的嘴。行政后勤人员天生就是跑腿的命,办公室秘书能写也很正常,几个群团组织里的人嘴巴甜、闲话多,这三句都不难理解。

    要说组织部的脸,黄一平感触很深。早些年,阳城机关新大楼还未建,市委市府挤在同一幢楼上办公,黄一平每天上下班,必经组织部的办公室。感觉上,几个部长和资深处长还好些,至少表面还算谦虚随和,表情也还生动丰富。多数组织部官员,尤其那些年轻人,别看资历不深,职务不高,学养水平恐怕也高不到哪里,可那种自我感觉就是超级好。无论走在外边,还是端坐于办公桌前,永远板着一张脸,戴着一副假面具,架子端得那叫一个足,像人家上八辈子欠了他们家钱没还似的。而且,他们说话喘气好象不是用嘴巴,而是用喉咙和鼻子;不是一句一句完整说,甚至也不是一个词儿一个词儿说,而是一个字一个字、甚至单个音节往外蹦。当然,他们最是善于使用破折号和省略号,跟玩语言游戏猜谜一样。似乎只有如此,才充分体现出他们管人、治人的特殊地位。又好象多说一个字,或者说得快了一点,马上就会泄露了天大的国家机密一般。更要命的是,组织部工作人员更新特别快,一茬接着一茬的新人过来,黄一平整天就得不停面对那一张张古板的面孔。因此,黄一平那段时间宁可绕道,也尽量不从组织部门前经过,免得看到那些寡味的面孔。

    调整人,是组织部官员常用的一个词。黄一平通过与省委组织部年副部长的接触,又通过自己遭贬党校后勤处,明白了一个道理:所谓调整人,实际上就是调人与整人的合二而一。社会上都说公安、检察、纪检、监察部门专事整人,其实真正善整人的倒是组织部的官员。在他们那里,只要打着所谓组织需要的名义,黑的就能变成白的,死的可以变成活的,假的变得比真的还要真。因为某个或许根本不存在的原因,真正的人才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混世魔王反而拉进了干部队伍。前段时间,河北省石家庄市出了个假干部王亚丽,编造假简历、假身份换取官位外加骗人钱财,就是因为组织部里有后台,才弄出一桩惊动全国的大案。其实,此类事情在组织系统内或许并非个案,只是鲜有暴露罢了。

    好多人都说秘书是双面人、马屁精,黄一平感觉很冤枉。在他看来,组织部里的有些干部,其实做得远比秘书要恶心。半年前,他按照廖书记指示开始盯上组织部,记得第一次参加部务例会,讨论一批拟提副处级干部的考察情况,党政干部处的一位副处长为主汇报。当介绍到农业局一位处长的情况时,该副处长说:“这个同志考察情况不怎么理想,主要是民主测评情况不好,全局机关中层干部打出的平均分只有七十多分,而另一候选人的得分高达九十多分。另外,不少人在介绍情况时,说到这个同志经济与生活作风都不太严谨。”可是,等到下一次再参加讨论时,又听到该副处长介绍此人情况,结果全是褒扬夸奖的话,民主测评得分也提高到九十二分。散会后,黄一平悄悄抓住那个副处长一番追问,结果,那个副处长居然恬不知耻地解释说:“哦,是这样,那个农业局的处长有亲戚在省里工作,起初我们不知情,后来他亲戚同贾部长打了招呼,我们又重新考察了一次,参加打分者由局机关中层干部改为下属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事实证明前一次考察中掌握的情况有误差。我们组织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嘛。”

    黄一平听了,差点当场吐血!

    因为对组织部官员的这种反感,黄一平在市府工作那阵子,便尽量回避与他们打交道。即使有时不得不和他们同席吃饭,要么早早提前离席回家,要么让招待方快点结束宴席将人遣散,等到组织部官员上车离开了,他才肯参与些斗地主、洗桑拿、卡拉OK之类的娱乐活动。否则,一旦有那种无趣、假面之人在旁,他马上便丧失了玩的兴致,一般都会找个借口独自走人。

    当然,现在情况不同了。作为市委副秘书长,他现在是市委廖书记特别指定的联络员,不能因为个人好恶耽搁工作,更不能因此误了廖书记交待的大事。因此,他这才以超乎寻常的热情与执着,在组织部里扎下根来,很快得到多数人的认同,甚至就连贾大雄都戏称:“黄副秘书长是我们的编外部长哩。”

    编外不编外的,黄一平管不了那么多。盯紧组织部、看牢贾大雄,却是廖志国交给的神圣任务,他丝毫也不敢懈怠。

    15

    对于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的人选,贾大雄与苗长林其实早就忙碌开了,而且暗中也早已选定了对象。

    黄一平通过在组织部的秘密渠道,很快获悉了这个天大的机密。

    话说贾大雄那头,一边频频催着廖志国“钦定”一边悄悄物色亲信、知己,单等市委常委会上提出来讨论。为此,他精心准备了两套方案:第一方案,部里两位现任专职副部长中,二选一;第二方案,部外另择合适人选。其中,第二方案又有三个预备人选:市委副秘书长黄一平,文化局长徐晓凡,教育局主持工作的副局长兼教育党工委书记胡春来。

    贾大雄的方案,只有极少几个人知情,本以为精心酝酿、严格保密,不会让廖志国这边掌握。孰料,官场中事不仅千变万化、神鬼莫测,而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贾大雄的司机,刚刚谈了一个女朋友,正是原市府办信息处长、现市委办综合一处副处长小马的妻表妹。别看小姑娘只是医学院的一个资料员,可脸庞长得漂亮,早就把那个楞头青司机弄得神魂颠倒。贾部长在车上给苗长林、于树奎们打的电话,司机听了个真真切切,当晚就当新闻告诉了女朋友,后者又于第一时间转告了小马。而那个小马,乃是黄一平的铁杆亲信。时下,按照黄一平的安排,准将来自己一旦离开了,将由小马担任廖志国秘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