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个中消息在梅花 (第1/3页)
第三十二章 个中消息在梅花 赵南珩见到师祖画像,不由肃然起敬,连忙又跪下拜了几拜,才行站起。 画像前面一张长案上,供着一盏琉璃灯,满注清油,就是自己从远处瞧到的灯火了,这油灯当然是那位留在寺里的老和尚点的。 自己一路行来,并没见到老和尚的踪影,敢情地已入睡,自己想找他问问,但偌大一座开元寺,只有一位老和尚留守,自己不知他住在哪里,又到何处去找? 算了,时光不早,还是回客店去吧,心中想着,目光向四周略一浏览,正待退出,瞥见右边壁上,嵌着一块一人高的石碑,碑上两行六个大字,赫然镌着:“罗髻开、峨嵋闭” 每字足有海碗大小,字是阳文,凸出碑面! 赵南珩根本不知道这碑上六个大字,乃是他师祖开谛大师的亲笔,乍睹之下,禁不住心头一阵冲动,喃喃说道:“灵光殿,何等神圣,岂能竖立有辱峨嵋的石碑?” 右手扬处,一掌朝碑上拍去! 当他手掌击上石碑的刹那之间,心中也同时凛然惊觉,自己此举,太以鲁莽,要待收回掌势,已是不及! 只听“砰”的一声轻震,接着又是“笃落”轻响,碑上大字,似乎也被自己击碎,落地有声! 赵南珩知道自己击碎灵光殿石碑之事,要是给掌门人知道,该是犯了本门大不敬之罪,说不定会被驱逐出门,自己也弄不懂方才何以会有如此鲁莽之举? 心中一阵后悔,惊愧之余,急忙低头瞧去! 果然碑上“罗髻开、峨嵋闭”六个大字中,底下“开”“闭”两字,已是剩了两个“门”字,中间的“开”和“才”都被震落地上。 赵南珩从地上抬起“开”“才”两字,差幸笔划完好,并没被自己掌力拍碎。 翻过背面一瞧,原来这两个小字后面,中间还有一颗凸出的笋头,好像这两个字,原可活动,再朝两个“门”字看去,果然中间凹着一颗xiaoxue,正好把这两个字装上。 他这一发现,登时大喜过望,暗想:原来这方石碑上虽然写着“罗髻开、峨嵋闭”但也可以改为“罗髻闭,峨嵋开”! 方才自己这一掌,可说是毫无意识的举动,难道这是师祖冥冥中授意,假手自己,改正这两句话来不成? 他想起先前塔前那阵轻风,越发觉得自己想的不错,当下就把那个“才”字,往罗髻底下的“门”字中间凑合上去,然后用手轻轻一按。 这一按,当真若合符节,登时变成了“罗髻闭”但就在他把“才”字按到“门”上之际,依稀听到“滴喀”一声轻响! 赵南珩并没在意,继续把“开”字按到“峨嵋”底下的那个‘门”字中间,这会听得甚是清楚,字才按上,石碑底下又是一声“滴嗒”轻响,好像有什么东西,落下去一般! 赵南珩虽然听到,但他此刻因自己做了件快意之事,正在兴头上,哪会注意到这两声轻响? 石碑上六个大字,已变成“罗警闭,峨嵋开”了,他得意地站起身子,往后退了两步。 目光瞧着石碑,嘴角上翘,流露出一丝笑意,肯定的道:“总有一天,我会实践这两句话的…” 话声未落,只听那座石碑,忽然响起了一阵轻微之声,石碑竟然缓缓朝左移动! 赵南珩先前不免吃了一惊,但瞬即定下神来,他月前在东华山庄见识过石门受机关控制,能够自动启闭。暗想:这开元寺莫非也有地底石室不成,难怪寺中和尚一个不见,原来他们都躲到地底去了,那么悟性师兄一定也在里面。 心念转动之际,石碑业已完全移开,那是什么地底入口? 石碑后面,原来只是一个长形壁橱。靠壁处挂着一柄古色斑剥的宝剑,看去比普通宝剑要长得多,连鞘实足四尺有奇。 另外一格,放着一串念珠,一本书籍,念珠底下压着一封柬帖,纸色业已发黄,上面似有字迹。 赵南珩取起念珠,只觉入手甚沉,色呈紫红,珠上纹理精细,坚逾精铁,不知是什么木料所制? 再取过那封柬帖,只见上面写着:“留待有线人拆阅” 赵南珩拆阅柬帖,从里面抽出一张筹纸,一笔龙飞凤舞草书,写着:“剑名倚天,为老僧昔年随身之物,珠号雷木,乃晚年所得,据称善破旁门阴功,一并留赠有缘。书海百页,老僧涂鸦之作,如有所好,亦不妨携去。释开谛留字。” 赵南珩看完之后,知是师祖遗留之物,被自己无意发现,不禁大喜过望。 急忙收起信笺,从壁上取下倚天剑,轻轻一按吞口,只听“呛”的一声,剑身自动出匣三寸,青芒闪动,几乎把自己吓得一跳。右手一掣,剑身出匣,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