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2/7页)
阴离魂的独生子,怎么会在这阴森鬼域的通天山坟场? 话说偷儿辈,拜师学艺时有一门课程,叫做练胆,如果胆子不大,即使偷术高强,也不敢夜渡千家,顺手牵羊了。 阴武乃将门虎子,胆子天生就比别人大,但规矩不可废,侠盗方自如还是要测验徒弟的胆量。 坟场无疑是最好的试胆所,阴武已是第七夜来此,要向师父证明他不负所望,有资格接替师父的盛名,至少说出大名,不会让师父觉得丢脸。 只是,万万没想到,会遇上一群盗墓贼,开了次眼界。 眼见五名盗墓贼偷取死者的陪葬品,阴武有一股冲动想打走他们,但转念想清楚,那五人看来都不是“善”字辈,今夜若空手而回,没钱吃喝嫖赌,必然会找那小店小摊贩赊帐,那些小老百姓又那敢反抗? 与其让穷人受苦,不如使有钱人倒霉。 他们“侠”字辈偷儿,素来便是劫富济贫,在他们观念中,有钱人倒次霉,不过九牛一毛,不值一哂,换成普通老百姓,就吃不起一次亏,只因古时候,贫富悬殊。 除武并没有忘了那五人,听他喃喃道: “那几个面具,看起来挺可爱的,这次回去,正好给宝宝送礼,他有的玩,就不会找我麻烦,可以太太平平过日子。” 听他口气,大概也对宝宝头痛万分?XXX 三月。 晚春。 渡船过扬子江,北方的寒气已被隔绝。 温暖而不炙热的阳光,洒晒大地,怀抱着人们,生命是多采的,充满了青春的欢乐。 在这样美丽的日子里,相信谁也想不出坏主意来。 住惯北方的人,来到江南,必定可以发觉江北、江南有许多异处;江北是泥土的大路,土墙草顶的房屋,冬季尘土飞扬,景色单调,聚落以大庄院为主,只有京城等大城镇热闹地方另成格调;江南则是竹篱瓦屋,临水人家的朴雅田园风光是一大特色,人口众多,但以小村庄比较多。 苏州﹝今江苏吴县﹞与杭州同为江南名城,同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称,风景优美,是著名的游憩胜地。 这地方热闹是无庸置疑,在一所庄院墙下,一堆人围在那里,有人叫道: “这人要卖孩子哩,太平盛世,居然有这种事。” 有好奇的人分开众人挤入一瞧,只见檐下站着一位穷儒,头戴旧文生巾,烧了窟窿一个,穿的是旧文生服,上下补钉七条,怀里抱着一个小婴孩,瞧他模样有三十多岁,一脸枯槁,不知是丧志还是饿瘦的,站在那里道: “众位,我父子从扬州来﹝今苏州江都县﹞,这小孩生一年零二个月,他娘早死,又雇不起奶娘,岂不是要饿死,那位没小孩,愿意就抱去养,算是救他一条小命。” 大伙儿有的好奇,有的低头商量,那文生又连喊数次: “众位谁要这孩子生的不错,我也没儿,就卖给我吧!” 一名五旬老者道: “这孩子生的不错,我也没儿,就卖给我吧!” 那文生愠道: “我不是卖孩子,老先生疼爱他,就抱去养吧!” 老者很高兴,刚伸手想抱小婴孩,这时,旁边有人道: “老先生别要,你今儿个抱去养,他就死跟着你,吃你的,喝你的,过二天,孩子的娘也来了,同你借银,你能不给么?我好心劝你别上当。” 说话的人好象专门捣蛋,老者听了有理,孩子也不要,径自走了。 那文生好不容易才遇上一个要孩子的人,不想给人破坏,想发作,又不知说话的是那一个,只有深叹口气。 围观的人已满足好奇心,均纷纷散去。 那文士喃喃自语道: “走投无路,不如一死,但这孩子才刚来到这世上,又要死,怪可惜可怜,但没人肯收养,怎么办?罢了,罢了,世间多苦难,不如一起超生吧!” 说着抱着小婴孩要找个自杀的地方,谁知要死还真难,只因他不忍心将孩子勒死,一心想找个大水塘淹死,偏偏鱼水乡的江南,此时水塘河流似乎都学练隐身术,找不到一处适合的地方。 日已偏中,路上行人稀少,都想回家进餐,外地人也投店休憩,顺便饱食一番,只有他,早已饿得两眼昏花,怀里的孩子更是哭得震天价响。 那文士一咬牙,解下腰带,往路边一株大树套上,将自己和孩子的头颅往打好的死结一套,自语道: “孩子,不要怪爹心狠,活着受罪,不如一死解脱。” 正当千钧一发之际,金光一闪,斩断腰带,父子俩一起跌落地上,没死成,像是从鬼门关那里走了一遭。 那文士傻楞楞的抬起头,只见一名少女立在眼前,看得他目瞪口呆,真个是──下界袖仙上界无,天姿玉骨好护持; 可恨丹青无妙笔,百般画描难传柙。 文士乍看之下还以为是仙姑,虽然隐隐透出精灵顽皮之色,更让人感到可亲,文士忙磕头道: “求仙姑指点一条明路。” 连喊了几声,不见回音,抬起头,那有人影,那文士还道是梦,但腰带明明被断成二截,这又作何解释? 死又死不成,活着又无路可走,那文士茫茫然坐在地上,小婴孩也不哭了,好一幅“落魄图”! 过往的人稀疏,偶尔有人对之投以好奇的目光,但大伙都忙着自己的事,谁也没想到他父子二人走投无路,又不知该怎么死好。 这地方较为荒僻,住家疏落散得很远,那文士正没主意,此时一只懒驴拖着一辆破马车而来,看样子想朝热闹地方去,奇怪的是,没有赶车的人。 “远山含笑,春水绿波映小桥,行人来往阳关道,酒帘儿高挂红杏梢,绿荫深处闻啼鸟,柳絮儿不住随风飘,观此地风景甚妙,歇歇腿来伸伸腰。” 一声声尖嫩悦耳唱腔,十分中听,那文士却咬牙切齿: “又是那小恶魔,真个阴魂不散,啊,我明白了,刚才要替孩子找个新家,那个捣蛋鬼一定又是他…” 心中有气,也就没兴趣死了,抱着孩子起身,破马车帘子打开,一张漂亮可爱又充满稚气顽皮的脸蛋伸出来,不是爱恶作剧的秦宝宝又有谁,只见他眨着二只大眼: “咱们真有缘,又见面了,吃饭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