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面具_第九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第5/8页)

尚仔细瞧几眼,和展熹、战平随知客僧入山。XXX

    秦宝宝从前住的茅屋维护妥当,并没有因地震而垮,竹制家俱已旧,更显古色古香,卫紫衣第一次来此,就感觉这里是修身养性的好地方,只不知怎会养出宝宝这样的调皮捣蛋鬼,大概是天生怪胎吧!

    把宝宝放在从前睡的床上,盖上被子,卫紫衣心疼地轻抚宝宝肿起的右颊,不由得怒火中烧。

    展熹了解这位当家的心情,低声道:

    “用冷水敷着,可减轻疼痛。”

    卫紫衣暂熄怒火,以冷毛巾敷在宝宝右颊上,和展熹出房,来到厅上,四下打量一番,点头道:

    “这地方倒好,清幽安静。”

    展熹忍不住笑道:

    “可惜养出来的孩子一点也不安静。”

    莞尔一笑,卫紫衣道:

    “的确,宝宝若能安静端坐一个时辰,啥事也不做,我跟他赌什么都行。”

    二人相视而笑。

    秦宝宝的淘气性情,确实给卫紫衣众人带来不少麻烦,但,相对的,也使他们经验到从所未有的快乐与欢笑。

    卫紫衣生于秦英以前常坐的竹椅上,陡地,竹椅不堪承受重量的垮了下去,卫紫衣手忙脚乱的站了起来,怒道:

    “这是怎么回事?”

    展熹好笑道:

    “这些桌椅都古董得很,不坐为妙。”

    卫紫衣检视垮坏的竹椅,断处平直,恨道:

    “是有人故意破坏,不会又是宝宝搞的鬼吧?”

    大步走进宝宝的房间,想看看她有没有在偷笑,却见一切与他出房前无异,又仔细观看一会,给宝宝再换一次冷巾子,见她昏睡样儿,不知不觉气也消了,坐在床前,顺手替她理一下弄乱了的鬓角,忽听得战平的声音道:

    “魁首,找到罪魁祸首了。”

    出房来见是明智、明理和明月,卫紫衣道:

    “怎么了?”

    明月合什暄声佛号,道:

    “正对大门的竹椅乃秦太师伯生前坐椅,他去逝时,宝宝便有意弄坏,不许有人再生,谁生了便该倒霉,这是宝宝一片痴心,我等原该早告诉施主才是,只是师兄…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卫紫衣见明月那诚惶诚恐的样子,不由得失笑道:

    “早知会是宝宝玩的花样,又关你什么罪过了?”

    明理见明月望着她看,没好气道:

    “明月你径看我什么意思?宝宝说谁坐了谁倒霉,这是她决定的,我们只好三缄其口,又关我啥不对了。”

    明智亦道:

    “你没有事先知会卫大侠,不表示你也赞成她说的?”

    明月自己也忍不住好笑,好一会方道:

    “总是我们不大对,没有事先说一声。”

    战平忍不住道:

    “出家人就是这么婆妈。”

    明理瞪目道:

    “出家人有什么不好?”

    战平素来沉默,不去搭理。

    明理叫嚷道:

    “咱们进去看看宝宝。”

    “不许进去!”卫紫衣闷雷声般的响起。

    明智奇道:

    “有何不许?”

    卫紫衣一笑,沉静道:

    “宝宝已经不是从前那个小男孩,出家人最好回避。”

    一席话说得明智三人瞠目结舌。

    明智反辩道:

    “宝宝是女孩没错,可是从小从小…”

    纵然从小在一起长大,但现在情况不同,任明智机智,也感到自己的理由已行不通,在家人还罢,出家人都绝对杜绝女子。

    明理、明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该怎么说。

    这事他们头一次遇上,难怪不知所措。

    卫紫衣起身道:

    “悟心大师来了。”

    迎到门口,悟心大师合什道:

    “阿弥陀佛,卫施主高深的修为,老纳十分佩服。”

    “方丈大师过誉。”卫紫衣还礼道。

    展熹等人各自见礼罢,悟心问明智道:

    “你们三人不做晚课,来此探望宝宝?”

    明智、明理,明月被掌门人抓到不做晚课偷懒,都把头低下,不敢作声。

    悟心大师轻叹道:

    “你们师兄弟三人自小与宝宝相处时日最多,情感日深,原也无可厚非,只是宝宝已非昔年小男孩,你们三人不许再同她到处捣蛋,多用心于功课才是。”

    想起宝宝以前在少林寺的恶作剧,悟心也不禁好笑。

    明智、明理、明月怀着惆怅的心情离去。

    卫紫衣微笑道:

    “方丈大师为着宝宝,可也吃了不少苦头。”

    悟心大师也回笑道:

    “秦家只剩这一点骨血,老纳又怎能不尽心。”

    卫紫衣只笑不语。

    沉寂半晌,悟心大师又道:

    “卫紫衣闯荡江湖多年,可曾听说过有神仙秘籍这种旷古奇书?”

    卫紫衣早知悟心此来必有深意,不料有此一问,道:

    “大师的意思,在下不明白。”

    悟心大师语重心长的道:

    “这世上真有神仙么?据古书记载是有的,对神仙们来说,理想的目的在于升天得道,以进入天界,但实际上的希望是尽量不衰老,永保青春容颜,如果人生命以五十为上限,则神仙至少要活到二、三百岁,甚至能永生不老。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自己到灵山名岳内做各种艰难的修行,忍苦修练才能体会到常人无法达到的神术。”

    说着笑了笑,接着道:

    “这其中有什么玄奥,老纳也是不知,只听过一位道友提及修练有很多禁忌,如果不照着做,是永远无法达成,有一本书就提到此中奥妙,因此有志于此之人,是非得到不可,这书就名之‘正一明威秘录’。”

    卫紫衣和展熹听了为之耸然,卫紫衣道:

    “真有这种奇书?”

    悟心大师颔首道:

    “就在老纳这儿,绝非虚言,只是老纳不敢启开研读。”

    卫紫衣悟然道:

    “那和尚就是为了大师的秘录而来?”

    悟心方丈道:

    “老纳还是从头说起。

    汉朝的张道陵,是张良的第八世子孙,在光武帝建武年间出生于天目山。他精研长生之术,终于隐居于洛北的北部山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