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成名之败 (第2/3页)
。 事后有很多学院学生评论阮竹当时为何不选择原路撤退,以减少伤亡,以白马军团的机动力,应该可以摆脱陷阱的。 阮竹的解说是,他没有原因,他觉得对方设下这样的局,必定不会让他可以从后路撤退,他当时想到,唯一的机会,就只有等长生来救他们。 阮竹没有情报,不知对方的布阵,可是他天生战场上的直觉,令他日后一次又一次战场上立下汗马功劳,也令那些纸上谈兵的人汗颜。 不错,李忆已经有五万骑兵和七万伏兵在等著他,那些伏兵是故意放他前去的,等待著阮竹的溃逃。 李忆的算计不错,可是他算漏了两样东西,就是阮竹的骑兵只有两万,并不是白马军的主力。 白玫对李忆的’疏忽’还是有忧虑,故只派他两万骑兵,阮竹初时有点恼恼,但现在他可是千谢万谢白玫了。 显然李情军没有想到阮竹选择迎战,在十倍于自己军力下接战。 没有弓箭手的威胁,白马军慢慢扳回平手。 由于考虑小沛城会出城接应,所以李忆除了他五万骑兵和七万伏兵外,参与这场南门混战的只有十五万人。 他们少看了白马军的战斗力了,在对手没有骑兵下,陷入重围的白马军仍然可以苦苦撑著。 李情军见拿对方不下,何章便单骑冲前,与阮竹单挑,务求擒贼先擒王。 两人当下便打在一起,阮竹虽算是长狼军第三高手,但这等阵前对决的经验还是不足。 何章是中原屈指可数的勇将,单对单厮杀的次数不下百次。 所以,即使两人武力差不多,何章仍是占尽上风,阮竹仅能自保而已。 李忆算漏了的第二点,就是阮竹接战的决定。 很多人在劫营失败后,都会仓卒逃跑,极少有像阮竹这样选择接战的。 按他的计划,这些骑兵应该仗著自己的机动力,原路撤退,待他们遇上了伏兵后, 再由自己骑兵这赶这些残军败仗。 他等了很久,也不见对方逃出来,心中生疑,却暂时按兵不动。 可是,这样令他在全个大本营都没有骑兵去歼灭阮竹的骑兵,从而令阮竹撑到长生的到来。 事实上阮竹在紧急时刻挥军向右,是一项应变措施。 白玫订下的计划,是让阮竹袭营,待其他方向的士兵匆忙去救时,自己和长生带著本部去攻击东门外的李情军。 所以阮竹本能地向右贴去,希望可以早点等到本军,直至遇上何章的单挑。 长生和白玫早就秘密行军到东门外了,他们两个一见势色不对,两人互望了一眼,心意相通。 当下长生带著四万人前去救援,白玫则领娘子军选择殿后。 东门的李情军正被南门的战事所吸引,没有想到有人从后袭击,仓忙迎战不敌下,都纷纷四散开逃。 “哗,那色骑兵又来了…。。” “快跑呀,我们打过他们的…| 如事者,在东门和南门加起来有二十万大军包围,长生这支救兵却如入无人之境,挡者披靡。 李情军死伤无数。 长生的四万骑兵队以锋矢之阵杀入,冲开了面前东斗的守军,全个东门的士兵没有人可以组成阵形还击。 要知道,步兵对付骑兵,只能以好的防守阵形去抵抗。 转眼间,整个东门崩溃了。 绝大部分的李情军都被长生的武力所惊呆,只见他长枪挥舞,风影星闪,如飘瑞雪。 他一枪一命,无不虚发。 这儿的人都没有参与首天白马军的突袭,故没有看到如此威猛的人。 他们有些知道他就是飞燕将军,可是,他们认为长狼军之所以成功驱逐乌丸人,是出于林狼思的计谋。 这位林公爷的兄弟,只是沾了兄弟的光而已。 眼下他们都不敢走到长生身边,放任他到南门去了。 阮竹和何章的战斗已经进入白热化,很明显取胜的将会是以威猛见称的何章将军。 阮竹已经受了少许伤,完全落入下风。 被挨打了一会后,左肩旁上中了一枪,就倒下马去。 何章想上前结果对手性命,忽然一阵欢呼,原来是长生杀到了。 他真是及时哦,他远处看到阮竹单挑的战斗后,便急急赶来,想和这家夥拚个高低。 当下,长生便代替阮竹接战何章了。 何章跟阮竹拚了七十多招,说不上是强弩之末,但有点疲惫倒是不假。 接了几招后,心中大惊,对方孔武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