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创大汉_第六十六章平民主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六章平民主政 (第1/3页)

    正文第六十六章平民主政

    “国家的基本是人,没有人就没有国家。

    平民生活不好,代表国家的衰弱。

    百姓不支持当权著,国家的军队将会崩溃。

    要国家强盛,就先要令人民富裕。”这句话摘录自长狼王朝开国丞相的记录中,这位德智仁勇的丞相,无时无刻不为人民谋福,所有政策的制定,很多都是从百姓的观点和角度出发。

    她一手将帝国从君王的专权统治,转变为一个由平民百姓监察著的君主管理国家的概念,她提出的理念,粉碎后世很多手握大权却心术不正的人的阴谋,直接消弭很多的兵灾,国家内部的分裂,无谓的自相残杀。

    不论是几百年或几千年后的大汉子民,都会记得她为大汉作出的贡献。

    作为开创民治的先锋,不具备德智仁勇是不能成立的。

    冯海琳就是这么一个人,她不能算是忠君,但肯定是爱国。

    她视每一个平民为她的朋友,她每一分的努力都是为广大大汉子民而干,她每一次都从千百张政敌的口中,为人民挣来不少利益。

    她一生不畏强权,不为自己利益去做事,不为某一小撮人的利诱而低头,她的大公无私,她那颗捍卫正义的心,受到千千万万人的拥戴,来自心中的赞赏。

    冯海琳的智慧并不太高,但她广集意见,不断虚心接受她不认识的事物。

    最后她建立起来,简单而有效的国家运作系统,连她一生最大的政敌清梅皇后,也毫不吝啬的大加赞赏。

    她的勇气实在可嘉,很多人怀疑,究竟她是忠于平民百姓,还是忠于狼思王。

    她不断地向狼思王要求他放下权力,交到由平民百姓主导的集团。

    她毫不退让地向狼思王争辩,那怕是一件很少的事,只要对百姓有利,她从没有退缩过。

    全个大汉帝国中,只有她够胆向君权挑战,质疑狼思王判断,反对狼思王的政策,公然顶撞狼思王。

    俗语说,伴君如伴虎,冯海琳没有视死如归的勇气,一切根本不可能发生。

    日后很多人认为,长狼王朝的统治模式,就是当时北海商联会和民论会的延伸。

    这两所讨论会当时没有任何权力,却稳稳成为北海政策的主导,监察著北海的行政运作,甚至拥有北海官员升迁降职的能力。

    “主席。

    大会。

    下官某甲,我对某梅香城的官员忠诚,有所怀疑。

    他动用公款高价向某商人买下物资,而下官知道,同一样东西,其他商人便宜很多。

    下官觉得这位官员有收受贿赂嫌疑,促请监察处彻查此事…。。”“主席。

    大会。

    下官某乙。

    我对某甲的质疑表示反对,那名官员和那商人…”“主席。

    大会。

    下官某丙,我认为某甲的怀疑很有道理…。。”“主席。

    大会…。。”“好了,本主席宣告,对于某官员有贪污嫌疑,民论会以多数人赞同。

    本主席会将此事报告冯大人,让监察处作出审查…。。”民论会的讨论成员,全部都经由合理的竞选中产生,他们都一律成为北海的官员。

    他们没有任何权力,他们只是接受他们来自的地区,那些平民百姓的申诉和批评,然后在民论会提出。

    即使如此,参加竞选的人还是很多,毕竟当官的荣耀,不少人不能抗拒。

    当选的人,只要在民论会表现出色,除了有机会连任外,更可能得到冯大人的赏识,成为北海正式的官员。

    就算不能在官府混口饭吃,只要告诉别人,曾经当过民论会成员,也有很多商人雇主争相聘用。

    民论会没有撤除旧有的模式,它仍然可以供平民百姓,到那儿吵吵闹闹,说说自己的意见和希望,不过就没有机会让太守大人听到了。

    对此,百姓倒没有所谓,他们都只是来打发时间罢,不比民论会正式成员般卖力。

    北海有很多官员,因为被民论会的平民批评,导致查出自己的失职或疏忽而丢官,令他们的压力很大。

    他们做事都谨言慎行,三思熟虑,生怕被民论会批评。

    其实有很多人想辞官不干,但海琳将北海官员的薪俸提高三倍后,他们便乖乖地不作声干活了。

    如果说有官员被罢免或降职,绝大部分都是先由民论会批评,再接受调查,最后才被处罚的。

    它正好充当着监察的角色,有了它,大部分的当官的人,都不敢越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