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创大汉_第六十四章敲诈勒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敲诈勒索 (第2/3页)

飞燕关,卖了粮食给十一万乌丸人士兵,也要三千万两,难道李将军认为自己的士兵,比不上那些野蛮的乌丸人吗?那么实在太令人心寒了,在将军的眼中,士兵的性命,比不上金钱,我看将来不知有多少人会为将军卖命了。”李情这时已经气炸了肺,恨不得将清梅撕来吃了。

    可是若果给其他人知道,自己比人命更重视钱财,那么手下的士兵,将会正如清梅所言一样,不会真心为自己卖命的。

    李情咬牙切齿的看着清梅,清梅以’有话快说’的态度看着她,彷佛那七万人的性命,和她无关一样。

    李情很愤怒,但始终不能将清梅如何,只好用凶猛的声音,来作讨价还价,以加强气势。

    不过这一套对清梅是没有用的。

    “一千万两。

    ““一千八百万两。

    ““一千二百万两。

    ““一千六百万两。

    “在李情喊出一千四百万两时,清梅没有再作声。

    她优雅的慢慢品嚐著预备好的茶,看也不看李情一眼。

    很明显,清梅是想告诉李情,这就是她的底价了。

    不论李情如何抬高银码,清梅只是不回应他,仍旧喝著她的茶。

    李情对于清梅的不回应,显得很愤怒,但他实在无可奈何。

    咬牙喊说。

    “好吧,就一千六百万两。

    那么林夫人,我什么时候可以得回我的士兵?“李情心中还有一个鬼主意,就是想先得回士兵,再赖帐的。

    如此欺诈的行为,就算反悔,也没有人会指摘他的。

    到时得回自己的士兵,就用武力夺回那些银子。

    反正这些不是赎金,只是商人私下的交易,没有违反任何外交规定。

    不过他忽略了一点,就是和他交易的,是帝国第一大jianian商,多年来在商场上打滚的老油条。

    清梅终于表现出一副成功的表情,慢慢地说出她的安排。

    “十天后,我们在官渡港的外港交易,将军准备好一艘船和一千六百万两银子,我们把将军的士兵,用运输船装著,那些运输船就当成是送给将军好了。

    “清梅在驰骋商场多年,自然可以将交易安排得滴水不漏。

    李情军的水军已经全军覆没,将交易安排在水上进行,由长狼军的水军保护,自己自然有很大保障。

    清梅也许不知道李情有赖帐的打算,但她时常面对这些无赖的客人,防止对方收钱不交货的手段多的是,李情在她面前玩花样,简直是班门弄斧。

    在水上交易,无论李情有多少军队,没有水军始终无法作恶。

    连最后的算盘都跌碎了,李情只可以把怒气往肚里吞,恨恨的丢下一句“就这样吧。

    “而扬长而去。

    有一些李情的随从人员,透露出李情当天就口吐白沬,接下来的几天都睡不稳,一直在梦中喃喃自语说。

    “jianian商,欺诈犯,强盗…。”几天后,李情和狼思,顺利地交换陈留和徐州等城池。

    卓龙那七万名骑兵,在缴了武器和战马后,灰头土脸的被带进梅香城。

    他们倒是第一次进梅香城,也惊讶于这儿的富庶,比起传言中更夸张,绝对可以用遍地黄金来形容。

    他们这时才理解,为什么自己的主公,会对北海这么虎视眈眈。

    随著邱家的商船载著士兵到官渡港,收到李情交出的一千六百万两后,这场徐州争夺战落幕了。

    李情发动七十万大军,最后却无功而回。

    在徐州下邳两城中,李情折死伤了七万人,两次飘香桥防守战中,死伤是十二万多,陈留濮阳城有三万人阵亡,官渡港十万水军全军覆没。

    李情这次战争中算是死伤惨重,有二十四万人成了他野心的牺牲品,五万人受了不同程度的伤。

    徐州和长狼军方面也不好过,原来徐州太守孙庆被杀。

    原来三十五万徐州军中,最后只有二十五万人生还,还不计算那些临时召来的民夫。

    长狼军在两次飘香桥防守战和掩护孙荣撤退,有八万人伤亡,强攻官渡港有七万人死伤,攻下陈留濮阳,也添了两万死伤员。

    两军伤亡差不多,狼思和徐州方面只能算是惨胜。

    孙荣回到徐州城,正式宣布加入长狼军,徐州现有的军队也投入狼思麾下。

    徐州百姓自然没有异议,狼思先是和徐州结盟,几年来都为徐州的安危付出努力。

    及后徐州城破,狼思更派出了大量援军,牺牲了大量战马和物资,来拯救撤退的徐州军,更在飘香桥中拚死作战,让孙荣和十万军队安全撤到北海。

    而现在,狼思更攻下李情两座城来交换,所有人心中都认同这位年轻的统治者。

    日后的历史学家,都对这场徐州争夺战作出描述。

    特别以天香皇后的记录最为详尽,连清梅皇后如何敲诈李情,都巨细无遗的写出来。

    在很多人编辑下,作出如下的简介。

    明王历三五七年,即是长狼历六年四月二十三日,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