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同陷险境 (第1/2页)
第一章 同陷险境 夕阳西下。 战船驶进洛阳城,沿洛水朝皇城开去。 城墙和沿岸的哨楼高处,均旗帜飘扬,一片胜利后的凯旋景象。 河道上固是舟船往来,陆上更是人车挤拥,繁华兴盛。见到战船入城,途人无不夹河挥手欢呼,气氛热烈。 寇仲和徐子陵却半点没受这气氛的感染,前者细看旗帜上的标志后,一震道:"杨侗终于被迫让位了!" 这虽是必然的事,仍嫌匆促了一点。可见王世充称帝之心的迫切。从此中原又多了一个自立的皇帝。 徐子陵沉声道:"我不想见王世充。"寇仲点头同意道:"见他亦没有甚么意义,看看能否找到卜天志,我会与虚行之来找你会合,一起趁夜离城。唉!我忽然有点心惊rou跳的不祥感觉。如若我有甚么不测,你就杀了王世充给我报仇。" 徐子陵笑道:"欧阳希夷岂肯让王世充杀你。凭他在江湖的地位,王世充怎都要给他几分面子。除非有像他和陈长林那类高手相助,王世充亦没法把你留下。只要你见机行事,该没有问题。" 话虽如此,两人仍议定了种种应变之法,徐子陵这才纵身而起,投往洛堤旁的树丛中,消没不见。 *** 战船泊往皇城外的码头。 王玄应、郎奉、宋蒙秋等率众迎迓,伴?寇仲朝城门驰去。 寇仲策骑缓行,顺口探问王世充的情况。 王玄应叹气道:"李密那一拳确是非同小可,爹至今仍未能离开榻子,不过精神却很好,整天盼望可以见到寇军师。" 王玄应出奇恭敬的客气,却令寇仲听得汗毛倒竖,也心中懔然。照道理若王世充连起床也有问题,绝不该如此急于称帝。 但王玄应为何要说谎呢?寇仲暗里抹了一把冷汗,问道:"夷老和长林兄可好?" 另一边的宋蒙秋皮笑rou不笑的道:"他们正陪侍圣上之侧,等待寇军师的大驾。" 寇仲听得一颗心直沉下去。欧阳希夷一向对他和徐子陵爱护有加,闻得他们归来,怎都会急?前来相迎才合常理。今时不同往昔,现任整个东都全落在王世充的控制下,欧阳希夷再不用一天十二个时辰陪护在王世充之侧,至少虚行之亦该来迎他。 忽然间,他生出身陷虎xue的感觉。 *** 徐子陵抵达卜天志在洛阳落脚之处,发觉已人去楼空,且屋内一片凌乱,似是走得非常匆忙。 最奇怪是并没有依约定留下任何标记和暗号,这可大异寻常。 徐子陵在厅内一角颓然坐下,暗忖假若卜天志的离开是与王世充有关系,那寇仲便危险了。 不过他仍不是太担心,王世充要加害寇仲岂是易事。 正沉吟间,足音忽起。 以徐子陵一贯的冷静自若,也禁不住脸色大变,因为他已凭足音认出来者何人。 同时更知道寇仲陷身于极大的凶险里。 *** 王世充现在最忌惮的人究竟是谁?以前当然是李密。 但李密大败之后,形势剧改。在这黄河流域的中土核心地带,唐得关西,郑得河南,夏得河北,隐成三足鼎立之势。 可是对王世充这郑帝来说,争霸天下仍是遥远的事,眼前当急之务,就是要稳定内部,巩固战果。 假若王世充能亲自指挥邙山大败李密之役,那战胜的荣耀和威望将可尽归于他,使他不用顾忌任何人。 而事实却非如此。 现时寇仲无意间已在王世充军中树立起崇高的威望,又与王世充手下的大将发展出密切的关系,不招王世充的猜忌才是奇怪。 只看王世充大封亲族,便知他是个私心狭窄的人,又有翟让作前车之监,怎也不容寇仲成为另一个李密。 再加上寇仲和翟娇的关系,谁也猜到寇仲可把李密的降兵败将收归旗下,那时王世充就有养虎之患了。 这些念头逐一闪过寇仲心头,确是愈想愈心惊。 人马驰入皇城,朝尚书府开去。 为何不是直赴皇宫,就算王世充不能起床,抬也该被人抬到皇宫去。 王玄应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道:"子陵兄何故不随军师同来参见父皇?" 寇仲心不在焉的敷衍道:"他就像天上的浮云,没有甚么兴趣理会尘世间的事,我也管他不?,唉!" 最后一声叹息,却是为自己的处境而发,在这种恶劣的形势下,他怎样联络上虚行之呢?尚书府出现前方,灯火通明下的大门像恶兽张开的血盘大口,等待他这果腹的美点。 可以肯定是倘若跨过门槛,他寇仲将永不能再凭自己的力量走出来。 寇仲勒马停定,领先下马。 无数念头闪过脑际,最后的结论是只有三十六?那最后一?的走为上?。 现时他和徐子陵已成天下公认的有数高手,深悉他们虚实的王世充若想取他们任何一个的小命,除了备有足够的实力外,尚有特定的形势和布局,始可有机曾办到。而尚书府的大堂正提供了这么一个有利的场所。 王玄应跃落他左侧,欣然道:"寇军师请!" 寇仲深吸一口气,终于为自己的命运作出了关键性的决定。 *** 破墙而出后,徐子陵尚未有机会从地上弹起来,左脚踝一紧,已给尉迟敬德贴地窜至,令人防不胜防的归藏鞭缠个结实。 鞭身的小圆吸盘缠进皮rou之内。 假若徐子陵未见过尉迟敬德与王薄动手的情况,此刻必千方百计设法甩开归藏鞭那可厌的纠缠。现在他却深悉这天策府高手变化无方的奇怪鞭法,心知若要与对方比赛变化,他的左足休想能保持完整。 徐子陵冷喝一声,左足柱地,整个人像铁板般从仰卧变成双足直立。 "崩"! 归藏鞭蹬个笔直,徐子陵却是纹风不动,另一端鞭子紧握在立于三丈外,沉腰坐马,形态威猛之极的尉迟敬德手上。后者更是心中大懔,他刚才连施手法,先欲把徐子陵拖倒地上,继之则想利用鞭身吸盘拉扯之力,断他足踝。可是竟给徐子陵巧施内劲,吸牢鞭身,反以足踝把他的归藏鞭锁实不放。如此奇招,确出乎他意料之外。 风声四起。 五道人影分由瓦顶和前后院院墙扑至,把徐子陵围在正中。 手持四尺青锋的庞玉立在墙头上,在夜风中衣袂飘飞,潇洒之极,眼神却利比鹰隼,居高临下狠狠盯?像对围堵者视若无睹的徐子陵。 一袭青衣作儒生打扮、白哲清秀的长孙无忌,则负手立在以徐子陵为核心,与尉迟敬德遥遥相对的另一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