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职2:关系到升迁_第七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第2/4页)

,我还得给昭平省长汇报的。"

    杜光辉说:"那就谢谢刘主任了。中午有空没有?在一块坐坐。"

    "中午就算了吧。我还有事。本来你来了,我得招待的。下次吧。"刘安说着就起身,同杜光辉握了握手。

    到了安监局,郑天志局长正在开会。杜光辉他们只好坐在会客室里。黄局长递了支烟,说:"杜书记刚才那同学…哈,还是同学好办事啊。"

    胡局长也笑:"这年头,做事总得有个照应。同学就是最好的照应。不是有个四缘说吗?"

    "四缘?"杜光辉问。

    "是啊,四缘。"胡局长点道,"就是学缘、业缘、趣缘,还有地缘。有些学者认为,在如今这个信息化时代,这四缘基本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功与否。"

    "学缘指的是同学吧,地缘应该指的是同乡。那业缘和趣缘呢?"黄局长道,"是不是指?"

    "这个嘛,业缘指的是同行业,趣缘指的是同爱好。"

    胡局长一解释,杜光辉也觉得这四缘总结得还真到位。现在办什么事,看起来是越来越法制化了,可是办起来却越来越暗箱化了。要突破暗箱,这四缘确实是不二法宝。不过,杜光辉感到这四缘总结还是少了一点,那就是官缘。当然,他这样想着,并没有说。黄局长正翻手机,说刚收到一个段子。胡局长说那就念念看。黄局长说这段子只能看,不能念的。胡局长拿过手机,看了会儿,就笑着递给杜光辉,说:"杜书记也看看吧,挺有意思的。"

    "是吧?"杜光辉接过手机,短信是写老婆、小蜜、二奶和小姐的:

    老婆、二奶、小蜜、小姐的区别:老婆是cao作系统,一旦安装卸载十分麻烦;二奶是互联网,风光无限花钱不断;小蜜是桌布,只要你有兴趣天天可以更换;小姐是盗版软件,用时记着先杀毒。

    老婆是字画,挂得发了黄也不能换;二奶是年历,每年都得换新的;小蜜是月历,三十天的时间足够长了;小姐是日历,过了今天,撕了又是新的开始。

    老婆是挂面汤,虽然温暖但过于平淡;二奶是肯德基,透着洋味吃多了又腻人;小蜜是涮羊rou,吃的就是那种膻味;小姐是麻辣烫,只要你能叫上的菜就有的卖。

    老婆是期刊杂志,你选择了她就得有所付出;二奶是小说,从头到尾读完很累;小蜜是散文诗,形散神聚,隽永悠远;小姐是连环画,人人可读,物美价廉。

    "有意思吧,杜书记。"黄局长凑上前来,杜光辉将手机还给了他,说:"这年头,黄色段子比正经书刊读者还多。不过,也确实…"

    "关键还是形象生动。"胡局长说,"就像我们的岳县长,真得好好地看看这段子。"

    杜光辉没有应声。胡局长大概也感觉到自己说漏嘴了,脸一红,喝茶去了。

    又坐了会儿,郑局长会议结束了。秘书过来喊:"郑局长在办公室,请杜书记过去。"黄局长赶紧将包里的东西准备了,笑着示意了杜光辉一下,意思是我已准备好了,会见机行事的。杜光辉也没理,进了郑局长办公室。杜光辉道:"刚才刘主任,啊,其实郑局长对桐山也是十分关心的。这次来,我们就是为了桐山的林山矿的整改验收。是不是请?"

    "我知道。刚才刘安主任已经说了。这个嘛,困难啦,不才几个月吗?整改得到底怎么样了?"郑局长边说边翻着报纸。

    "整改全部到位了。"杜光辉道。

    胡局长补充说:"财政这一块共投资了一百多万元,对整个矿井内部进行了改造。全部按照安全标准,逐一整改到位了。"

    杜光辉瞥了胡局长一眼,心想:财政什么时候投资了,怎么连我都不知道?

    郑局长笑笑:"整改全部到位了?我知道你们的县里,为了矿山复工,什么承诺都可以做。一旦复工了,什么承诺都可以忘记。教训哪,应该好好吸取。我是担心你们整改不到位,再出事可就…"

    这一说,杜光辉也有些担心了。林山矿是个老矿,基础设施差,如果不能整改到位,说不定哪一天又会出事。他想起林山矿上次出事后,他到矿山看见的情形,听见的哭声,不由得心里一紧。这一刻,他甚至准备不再找郑局长了,林山矿必须整改到位后,再来请求验收。

    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刘安副主任找了,郑局长这儿也到了。还有两位局长陪着,这事总不能半拉子就丢了。他看着郑局长,说:"这个请郑局长放心。我们来,也不是就马上要请安监局批准复工,而是要请你们去对整改情况进行验收。如果觉得整改不到位,我们再继续整改。安全无小事,不整改到位我们也是不会复工的。"

    "这个当然好。"郑局长拨了个电话。不一会儿,焦处长就过来了。因为上次林山矿难,大家都已经认识了。因此也就没有介绍。郑局长说:"这是桐山县委的杜书记,政府办公厅刘主任的同学。关于林山矿的验收问题,杜书记,你们直接跟焦处长商量吧。"

    杜光辉说这也好,就起身随着焦处长出了门。黄局长有意识地慢了一步,在杜光辉他们都出门后,他退了回来,迅速地将一张卡放到了郑局长的桌子上,什么话也没说,就离开了。

    焦处长年龄和杜光辉差不多,两个人一捋,竟还是隔壁县的老乡。所谓老乡,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在县里,同一个乡的叫老乡;在市里,同一个县的叫老乡;在省里,同一个市的叫老乡;而到了外省,同一省的就成了老乡了。你到北京,往往是一开口,就有人问:也是江南老乡?是啊,也是。两个老乡,即使事实上老家距离有个千儿八百里,但是是一个省啊,自然也就亲热了。这也就是刚才胡局长说到的地缘吧。

    中午,本来焦处长说要招待杜光辉副书记,杜光辉说:"那哪行?我们招待。"黄局长说:"中午找个安静的地方,到水之湄吧?"

    "水之湄?这名字倒很好。"焦处长道,"看来黄局长对省城的情况很熟悉啊!"

    "那当然。我们工作的一半就是这个。那地方清、净、雅,适合焦处长这样的身份。杜书记,是吧?"

    杜光辉点点头,其实他也不知道水之湄在哪儿。车子出了安监局,焦处长又打电话找了处里另外一个副处长。在车上,焦处长对杜光辉说道:"挂职快了吧,我也想下去挂职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