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龙有逆鳞触之必死 (第1/2页)
第三十二章龙有逆鳞,触之必死 其实都是病死,养不大。至少,表面上如此。但后宫中,矛头却指向了良妃,也就是朱礼嫡亲meimei。 皇帝皇宫,像所有弱rou强食动物世界一样,是有等级。高等级,与皇帝情爱无关,而关乎着朝中力量平衡。当然,这并不绝对,而是说大部分如此。因为和朱礼是未登基前朋友,而且是年轻时就相交,总有几分真情,所以对良妃,韩谋非常宠爱。只是因为士族势力什么,为后者是杜家嫡女。 狼多rou少,为争夺这一块“龙rou”,后宫就是战场,善良单纯者不可能生存下去,良妃能宠冠后宫,除了自己哥哥原因,也是有手段,难免也做了点阴私事。一来二去,因为那两名夭折皇子,被人抓住把柄,栽上了谋害皇嗣罪名。 她可能是冤枉,也可能多少与皇子夭折有点关联。总之,韩谋一怒之下,把她打入冷宫。不久后,没等到皇上开恩释放,她病重而死,一样是不明不白。朱礼因为这件事,与皇上之间有了矛盾,又与三年后谋反有了因果关系。 那年,一队前往西域商队路过幽州城,幽州大都督罗立截获了一件了不得东西:非常精确、近才换防过、极之秘密、大唐西北边境布防图。 这是绝大军事机密,因为古代信息传播不发达,侦察敌方军事情况全靠斥候或者潜伏多年细作。所以,这样一份地图就至关重要。虽然大唐强盛,突厥已经无力入侵,但驱使强马硬弩,掠夺边界,造成局部地区混乱是可能。若突厥能联合西域诸部。全线侵扰,对大唐而言也是极大麻烦,甚至失去那些统治还并不牢固大片土地,令边防线急剧内缩。 龙有逆鳞。触之必死。 消灭突厥王庭,统一西域,把阿尔泰山脉大片地区归入大唐版图,就是韩谋逆鳞。 这份地图有多重要呢?他关系到军事上绝对优势是否丧失。关系到很多人生命,甚至后面几十年大唐对外国策和边境战略。而能得到这份地图人不超过十个,就连罗立这种封疆大吏,边境重臣也不可能知道全部地图。只是知道自己镇守那一片地区。 作为当时年轻大司空、爵位是显国公、比时任尚书令杜衡这种正二品还高两级正一品大员,朱礼是那十人之一。可怕是,装这份地图匣子下层。还有一封信。是朱礼写给西突厥王巴戈图尔亲笔信。其中,并没有像一般谋反信那样约定如何起事,如何分赃。严格说来,那是一封十议疏,指出了如何统一西域十大良方。据说,写得非常有见地,算得上是振聋发聩大才之作。是从没有人总结和书写过。若巴戈图尔肯照此而行,不出十年,必成大唐心腹之患。 这份十议疏若改改主谓词汇,呈送给韩谋,必然被他加倍重视,随后巧妙实施,给予朱礼大信任和褒奖。但,朱礼却把这个能动摇大唐国运智谋之作献给了他前朝主子。那将给大唐带来伤害,说起来就是叛国行为。 与此同时,京中显国公府,朱礼信任书吏投书刑部衙门,告朱礼谋反。并呈上朱礼自良妃去世后,利用三年时间建立情报组织人员及安排名单。其中,有不少西域人,还有不少大唐立国后,没来得及逃走突厥贵族及后裔,摆明是为突厥旧主服务。 铁证如山,朱礼百口莫辩。但就算如此,重情且不多疑韩谋居然还不肯下旨判定这场大案,非要亲自审理。但就御审之时,朱礼突然行刺韩谋。结果自然是不成,他立即自戕,就死韩谋眼皮子底下。临死时,还不断嘶吼着大逆不道话。 韩谋伤心且怒,就准了杜衡及同审官员奏折,按十恶之首谋大逆论罪。朱礼已死,却仍诛其九族。 这样,这桩谋反案就成了铁案。五年前,不知为什么,韩谋突然要重审此案,刑部尚书许文冲还亲自到外地取证,哪成想,被人刺杀回长安路上。 杜含玉和春荼蘼说起此案时,说是五年前,其实那是第二回审理,也是第一回被翻出来。 “荼蘼,往事尘封,定案证据又充分,当年许文冲如此精明强干,却落得个横死长安城外下场,你不可掉以轻心啊。”说完这些事,白敬远担心望向外孙女。 “祖父,许大人被杀,是有人雇请狼眼组织行事。”春荼蘼蹙了蹙淡淡秀眉“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许大人一定掌握了一些东西,所以才会招致杀身之祸。若非如此,也是他摸对了方向,触到了幕后人痛处。还说明,朱礼案十之*真是件大冤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