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力量—南海扬_第六十九章:珍珠战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九章:珍珠战链 (第1/11页)

    第六十九章:珍珠战链

    第六十九章:珍珠战链

    位于新加坡市中心地带的欧思礼路,在如何版本的新加坡地图上都并不显眼。这条街道的名字来自于当年富甲一方的英国豆蔻园主,在19世纪豆蔻曾是新加坡最为主要的经济作物,西方人喜欢用其作为食物的香料,而马来人则用它来入药。因此在新加坡这片狭小的土地之上,曾经遍布着大片大片的豆蔻种植园,直到十九世纪末的一场虫害摧毁了整个新加坡的豆蔻种植业。

    不过大多数新加坡人却都对这条并不重要的道路了如指掌,因为在新加坡独立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欧思礼路38号都曾代替了总统府内的斯里淡马锡官邸,成为了这个岛国的权力中心。这条街道在英国统治时代便是个中产阶级的住宅区,而在1942年日本占领新加坡期间,这里一度住满的来自日本的商人。日本宣布投降之后,这里的许多房子又再度空置起来。当时还是一个无名小卒的李光耀便在此时,通过自己的世交—敌产管理处找主管的华人吴乔治,以战前租金租下了欧思礼路38号。此后他和他的家族曾长期居住在那里。

    欧思礼路38号的空间很大,但是格局有些凌乱。不过总计五间卧室,外加有三间工人房的设计,依旧足够李光耀家族居住。当然这位一向标榜着清廉的新加坡国父还拥有位于海边的新加坡政府度假屋—樟宜别墅的实际使用权。那里风景宜人,并且位于新加坡军队的严密保护之下,附近更有李光耀本人最喜欢的九洞高尔夫球场。因此在退休之后的闲暇时光里,人们经常会在这所别墅的附近看到这位资政的身影。

    不过印度人的“烈火—3”型弹道导弹在摧毁樟宜皇家空军基地的同时,也令这所距离机场不远的别墅几乎毁于战火。因此李光耀目前在欧思礼路38号继续苦心支撑着他所一手建立起来的国家。“大象打架,脚下的草地必定遭殃。大象zuoai,草地只会伤得更重。”在自己的装修古朴的官邸之内,已经连日来卧床不起的新加坡岛国的太上皇—资政李光耀此刻正独自面对着自己政治生命的接班人—新加坡副总理李乘龙喃喃自语的重复着他在1973年于加拿大的渥太华所说过这句看似幽默,但却饱含着无奈的名言。是啊!作为一个富强但却渺小的国度,新加坡在面对世界列强不断纵横联合,始终屹立于马六甲海峡之畔。对于东盟各国而言,新加坡或许是一只难惹的毒虾,一个始终独立自主的表率。但是在世界大国的棋盘上,新加坡更多的时候仍只是一块供“大象”们“打架”或“作爱”时蹂躏的草地而已。

    “父亲!您不用担心,西方各国是不会放弃我们的。”面对着健康状态日益恶化的父亲,李乘龙可以说是忧心忡忡,除了父亲一直言传身教并向全国推广的儒家孝道之外,更为关键的是通过惨烈的马六甲战争,李乘龙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威信尚不足以掌控这个岛国。如果父亲在此刻逝去,那么仅仅凭借自己的力量,李乘龙并没有信心足以抵挡在正迅速在东南亚地区扩大影响力的中国。虽然外界对李光耀在新加坡政坛上成功的长期执政有着无数的解释,但身处权力中心的李乘龙却早已明了,所谓的“新时代儒家的领导人”、“廉正不阿”不过是一些华而不实的溢美之词,李光耀乃至他们整个李氏家族之所以能够长期的统治新加坡无非依仗两点:对内牢牢的掌握着由李光耀一手打造的新加坡军队,对外倒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

    为了保护自己,新加坡一直以貌似中立的姿态出现在马六甲海峡之上,但一手创造了这个国度的李光耀却清楚的知道新加坡这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在面临关系十分紧张的马来西亚和意识形态敌对的印尼这两个地区大国的夹缝之中顺利的诞生,并在激荡的东南亚地区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名满世界的“亚洲四小龙”之一,东盟之中手持牛耳的盟主,这一切的奇迹并非缘于所谓的中立态度和平衡外交,而是必须借助着中立假面具背后的一边倒的“卖身投靠”

    在面对着脱离英联邦之后的空白,李光耀的政府班底为确保国家安全,迅速贴上了被自己赶出马来半岛的英国,借助着英美的力量制约周边磨刀霍霍的邻国,在重点学习借鉴严守中立而著名的瑞士和依附美国和执行强硬政策而著名的以色列,这两个小国的治国经验之中,李光耀显然更倾向于将新加坡建设成为“东南亚的以色列”利用其身处马六甲海峡要害的地理位置,通过美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制约和平衡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国家对自己的影响,同时攀上与美国关系紧密的澳大利亚,形成美国在南太平洋之上的安全基石,以来捞取安全筹码。虽然李光耀的这种政策的确有效的压制了对新加坡一直以来虎视眈眈的马来西亚和印尼,但是在21世纪当新加坡要面对着迅速崛起的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地区性大国之际,西方国家却选择了对新加坡弃之不顾。正是这一点最终摧毁了以权力为第一生命的李光耀的身体健康。

    一旦失去了强大外部支持,李氏家族穷数十年之功建立起来的新加坡军队或许还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压制住来自东盟内部的挑战。但是真要以这支规模不大的军队对抗强大的中国和印度,那么最终的结果自然可想而知。在马六甲战争中新加坡的灾难,正是这一力量对比失衡最明显的显现。在印度强悍的攻势面前,如果不是中国军队的及时出现。那么最终新加坡将难逃重蹈1942年被攻占的覆辙。但是随着中国远征军的抵达,仅仅是进驻在新加坡西部裕廊港区,执行护送“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的中国人民国防军陆军第58机械化步兵旅便令李光耀父子如梗在喉。

    这一旅之师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对于刚刚经历过一场惨烈的马六甲保卫战、士气低落的新加坡军队来说,这一支来自遥远大陆的精锐之师绝对拥有足以颠覆整个岛国的力量。而前任中国人民国防军印度洋战区司令胡维风中将所选定的“人道主义救援的窗口”对于新加坡来说更是的命门和死xue的所在。裕廊港是亚洲最大的散装货运港。码头总长2000多米,共有10个深水泊位,可以停泊4万吨级的巨轮。码头有成套输送带装卸系统,仓库及露天货场面积30余万平方米。可以说是新加坡最为主要的进出口口岸之一。

    除了自身的价值之外,在裕廊港附近的施木仑岛之上还有新加坡最为重要的造船工业基地。拥有3个干坞,各为9万、30万、40万吨级,不仅修造远洋轮船、海上钻井台及勘探船,生产能力居世界前列。

    而新加坡最大的现代化综合工业基地—裕廊工业区与裕廊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