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2章 (第2/2页)
遇到的蛮教神僧,可是救了我一命的人啊,城上的可是李头,哎哟你快开城门,我这腿上可是受了伤了,要赶紧找大夫。” 那城上的军士看起来与这个伙头三相熟,听他这么一说就转身下了城去。 不多时,就听一阵嘈杂,然后那钉着二十道大铁钉的城门便就打开了。 里面迎出来的正是刚才城上的军士。 他先是走到了伙头三身前,上下打量了番就笑道:“我说伙头三,你怎么出去一趟就升了级了,还有专人背着。” 伙头三啐了口:“你少拿我取笑,还不快去给我找大夫。不然当心日后我断了你们几个的酒路。” 军士听了连笑:“瞧您这话说的,我们这些守城的没了您送的酒,那还能活么,快请进,请进。” 我们随着那军卒指引,进了虎骑关。 抬头一望,街道之内,四处是鲜艳的大容国旗,到处是戎甲加身的大容国兵 便不由得暗想,若是在此时被人知道这几个和尚里面有一个是永络国元帅,还有一个是永络国先锋官,那恐怕我们就是长出了一对翅膀,也难以从此逃脱了。 想到此处,心中竟是多了几分慌乱。 连正了神色,对伙头三道:“既然已进了关内,那我们就此告辞了。” 伙头三却不依,用力拉住我们道:“那可不成,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怎么说也要让我请您吃顿斋饭才行!” 我连忙推辞,他却不依不饶。 正僵持着,忽听一阵嘈杂,眼前猛地闪出了一片军旗。 我略微一愣,抬头就瞧见了一直队伍正往这边过来。 心里暗叫糟,却也无法脱身,只能强逼自己镇静下来。 就在这时,那只队伍就已到了眼前了。 为首的是个骑马的将军,瞧城门这有人争执,便过来问:“出什么事了!” 伙头三慌忙行礼道:“回将军,是我想请这几位圣僧回家吃顿斋饭,他们是我的救命恩人。” 那人在马上居高临下的打量我,我连垂下头学着和尚的样子,双手合十念了句:“阿弥陀佛。” 他哼了一声,朝领我们进来的军卒道:“你们怎么办事的,不知道现在军情紧急么,还轻易的放陌生人进来!” 那军卒急忙跪下,浑身颤抖的说不出话。 我见事情要糟,急忙道:“我们只是从此路过的蛮教僧人,要回大容国教坛,逗留一日便走,还望将军给个方便。” “蛮教僧人?” 我从那几个和尚口里得知,大容国国民普遍信奉蛮教,便道:“是。” 马上的人低头沉吟了番,估计是顾及我们的身份,便道:“既然是蛮教之人,那就速速过关,勿要在此处多做停留。” 我连道:“是是。” 然后就躬身等这队人马过去。 而不想那队伍走了一半,居然停下了。 我心里突突直跳,略微抬了抬头,便看见刚才那将军翻身下马,走到了队伍中间。那里有个十六人抬的大辇,幔布低垂,只能看着一抹淡淡的人影。 里面的人似乎在跟那个将军说些什么,那将军连连道是,就又往我们这来了。 我急忙将头垂下。 他走到了我身边,问:“你是领头的吗?” 我道:“是。” 他道:“那你跟我过来,我们元帅有话要问你。” 我一看这也无法拒绝,只能跟在他身后往那大辇走去。边走心里边寻思:他口中的元帅,究竟是哪个元帅。是史进?史良?还是田度? 正想着,身子已到了辇前,刚才的将军行了礼,就站在一旁。我便低着头等着那辇中之人说话。 等了片刻,只听到了一阵低沉的咳嗽声。有些急促,还有些喘,像有重疾缠身。 他的声音低沉暗哑,气力不足,似是虚弱至极。 “你就是蛮教的法师?” “正是。” “从何而来?” 我心想自己现在扮的是蛮教的圣僧,说出话来自然要有佛理,但这佛教之事我并不熟悉,该如何是好? 辇中那人不说话,但那种压人心魄的气势却丝毫不减的扑面而来,我心里一急竟是说道:“从来处而来。” 说完就万分懊恼,想自己前世真是电视看多了,过了这么多年居然还说得出如此做作的句子。 但辇中的人却略微吸了口气,我以为他要说什么,却只听得一阵急促的咳嗽声。 待他气息稍有平缓,才问我:“欲往何处?” 我也只好硬着头皮将后面的那句补上:“往去处而去。” 说完就觉得浑身别扭的直往下掉东西。若是眼前有个地洞,我肯定毫不犹豫的跳下去。 又听他问:“何谓去处?” 不由得想起了西游记。 便道:“西方极乐。” “何谓极乐?” “无欲无望,省身自悟,得法者自为极乐。” “何谓得法?” “自觉,自信,自尊,修身度性,自然得法。” “何谓尊?” 问到此处,我已出了一身的虚汗,最后无奈,连释迦牟尼的话都搬出来了:“天上天下,为我独尊。” 说完后心里就在打鼓,这“我”指的是“心”不知这大容国的元帅听不听得懂,若真是以为我在狂妄自大,那就好看了。 然而没想到的是,辇中之人却是笑了。 非常轻细的笑声,难以察觉,但因为我离辇很近,就听到了。 沙哑却充满磁性的笑。 “尚将军。”他对刚才那个将军道:“这是蛮教的高僧,难得来此边境传法,你派人下去,安置在帅府之内,好生款待。” “是。” 尚将军?我愕然,这大容国的军营里只有一位姓尚的将军,就是主帅不双的副将尚武,难道这辇内之人,就是那个不双?! --- 感觉自己在亵渎佛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