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决断二 (第3/3页)
屈,可是只能忍着,无从发泄。这样的日子,让他想起了刚投降夏国,任姜还没进宫时候的境遇。真是惊人的相似啊!唉,想不到这一生,会投降两次,忙忙碌碌一辈子,又回到了,既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赵桓笑道:“好了,大喜事,实在是没必要哭呢!说说,可有委屈的地方,他们可有不当之处,什么都可以说,只要说实话,就是说错了,朕也绝不怪罪!” 任得聪连连摇头,此情此景,三十五岁的赵桓倒是更像年近五十的任得聪的长辈呢! 赵桓再道:“诸位卿家平身。” 在吴阶的椅子上坐了,道:“再加几把椅子,执政、学士都坐,你们也坐。” 大家都坐下了,吴阶却不敢坐,站在官家的身边,就像一个犯错误的孩子。 赵桓道:“大将军刚才说的老爷子,可是说朕?” 吴阶“扑通”跪倒,汗珠子可劲儿地往下砸,道:“是!”“这个老爷子做何解啊?”悠闲地喝着茶,赵桓不紧不慢地问道。 脸上的大红疙瘩颤了颤,吴阶道:“臣觉得,帐内的兄弟们就像一家人一样。都成了一家人了,总要有个家长。陛下当仁不让,是家长最合适的人选。臣的家乡,称呼家长,都叫老爷子。所以,所以顺嘴就把陛下叫成老爷子了!” “执政以为,这个解释如何?” 秦桧笑道:“发于至诚,有情可原!” 张浚道:“臣,臣觉得还是贴切的!” 赵桓大笑,道:“好了,两位执政都是有大学问的人,既然他们说道理还讲得通,朕也不好加罪于你!起来吧!老爷子,嗯,有趣,有趣啊!”稍微停了停,赵桓道:“不是要商议攻城方略吗?说说吧,朕也听听!” 吴阶“腾”地起身,也不用参谋来讲,自己亲自上阵,指着地图,大声说道:“目前,我军合围西平府已经一个半月。根据可靠消息,城内粮草可供半年之用。前几天,李良辅又将城内居民家中的粮食搜刮殆尽,所以,城内粮食是不缺的。我军现在两个骑兵军团、七个步兵军团,人员齐整,军需充足,正可一战而下西平府。 臣决定,以捧日、天武两个军团监视静州之敌,以一个军团做预备队,以六个军团包打西平。鉴于敌人可能依然采取上次的战术,就是依靠房屋,与我进行巷战。并以骑兵断我后路。所以,臣想采取南北两面主攻,东西佯攻,一旦城破,南北对进的策略。南北两路,只要于西平大街会师,就可将把敌人拦腰截断,打到这个时候,战斗也就差不多了!” 一说到打仗,吴阶立即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端的是气势逼人。 看起来没什么问题,赵桓突然问道:“敌军固守,准备采取什么对策!” “一方面,南北会师之后,包围西平大街上的李良辅的衙门,不管李良辅在没在里面,都要以最快的时间拿下来,瓦解敌军的抵抗意志。涉及到的具体战斗,可采用逐屋争夺、房内开洞的方法,肃清残敌。而且,紧要时刻,可以用火攻!” 火攻!难道要火烧西平府?这么繁华的西平府,打烂了,真是可惜啊! 赵桓回忆着当日在“狮子园”盛宴的情景,心里还在替这座城市惋惜。但是,战争就是这样残酷,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心软。赵桓一直坚持着一个信条,就是不乱发表意见,不动摇军事主官的决心,以免造成军事指挥上的混乱。军事上的事情,还是交给军人好了。 其他人并没有发表不同的意见,看来,吴阶的方案大家都是赞同的。 稍微沉默了一会儿,吴阶问道:“陛下是准备留下,还是看看就走?” 赵桓瞧着他的样子,笑了:“是不是怕朕留下?朕就那么招人烦?朕明日就走,今天就住在你的大营里!有什么好吃的都拿出来,不要藏着掖着,象抠门的小媳妇似的。种无伤,把你的六品厨子叫来,准备晚膳,朕要与任爱卿好好喝几杯!” 种无伤答应着,吩咐人立即去办! 吴阶又问:“陛下明日就回宥州?” 这个吴阶,难道是上了岁数,真是招人烦啊! “朕去甘州,见见耶律大石!想必他也是想见朕的!” 大家一听,都想再劝,赵桓却道:“朕意已决,不必再劝。朕带着一万五千虎贲,甘州还有八千铁骑,就值得你们这么大惊小怪的?耶律大石也未必是来打仗的,真想见见这个了不起的人物啊!”赵桓扭头望着萧合达,道:“你不想去见见?” 萧合达起身回道:“想,但是臣更想砍下李良辅的狗头,以报陛下大恩!” 不想去就算了,朕可是恨不得立即飞到甘州去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