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雪红 (第4/4页)
没准任得聪很快就会举手投降了。 赵桓心情大好,起身踱了两步,道:“行文吴阶,命他派人速速办理此事。任得聪若是肯降,朕可以既往不咎,还可以让他继续为国效力。” 任得聪还是有些本事的,种无伤、吴璘两个军团围攻盖朱城,也拿不下来,只得从外围想办法,如果换一个蠢人,还会如此费事?吴璘如果能腾出手来,进军西平府,西平府这边我军的优势将更大,拿下西平府指日可待。西平府一下,兴庆府怎么能守得住? 想着想着,赵桓不禁笑了起来。 秦桧眼睛多尖啊,皇帝笑了怎么会看不见,忙道:“陛下可有喜事?” 赵桓摆摆手,道:“没什么,就是想到了别的事情。还有事吗?” 张浚暗自叹息,还是躲不过去,还是要向陛下说啊! “启禀陛下:今日卯时一刻,镇国大将军送来紧急军报。”说着话,将军报递上去,接着说道“我军小有不利,龙卫军团…” 小有不利?而不是大获全胜? 赵桓一把拿过军报,取出信笺,一目十行地看下去。越看越是惊心,看到最后。只见上面写道:“由于曲端擅自撤退,龙卫军团都指挥使张伯奋力战殉国,军团阵亡一万两千余人,人人带伤,臣罪责难逃,请陛下治罪!” 张伯奋力战殉国,这是什么话? 赵桓不相信啊,不信张伯奋就会这么死了,又仔细看了一遍,没有错,这一切都是真的。 从白云朵朵的高空,重重地摔在地上,非常之痛! 赵桓闭上眼睛,将手里的信笺扔掉,缓缓坐回龙椅里,头努力向后仰,大口大口地出气。 三人连忙赶上来,呼喊着:“陛下,陛下…” “快传御医!” “传什么御医,还嫌不够乱吗?”赵桓睁开眼睛“吴阶有什么意见?” 张浚回道:“吴阶还给臣写了一封信,说了很多曲端的事情,虽然没有明说该怎么处置曲端,用意已经很清楚了。” 朱孝庄与张伯奋、种无伤等人关系非常好,张伯奋殉国,昨夜很是哭了一场,听到陛下询问,直接说道:“临阵脱逃,只盯着自己的利益,不顾大局,该斩!” 秦桧知道官家会问,早就想好了说辞:“镇戎军团军纪很坏,曲端脱不了干系;违抗陛下的命令,擅自杀俘,更是该杀;但是,太祖皇帝遗训…不得无故诛杀大臣,这就很难办了!” 太祖赵匡胤的意思,非谋逆不杀大臣,曲端有罪是不假,可是没有犯谋逆之罪啊!每一个皇帝,都不想落下不遵从祖训的名声,况且,今天要违背的还是赵桓最敬佩的太祖皇帝。 赵桓手轻轻抖动着,去拿茶杯,张浚想帮着拿过来,看到陛下威严的目光,心中一冷,手压根就没敢动弹。 将杯里的茶喝尽,赵桓冷冷地说道:“今夜子时起,朕沐浴斋戒,告天地祖宗,朕自有失德之处,否则怎会至此?” “陛下!”三人跪下,唯有叩头而已。 陛下没有明说杀曲端,但是,曲端的脑袋肯定保不住了。 “都起来吧!”赵桓的面色缓和了一些“伯奋可有遗言?” 张浚道:“张帅临终说…荣晟断后,把所有的兄弟都带回去。陛下,臣好恨啊!”听得出,这是复述的原话! 陛下,臣好恨啊! 伯奋恨的是什么?也许,他的真实用意,只能百年之后,黄泉之下,若是能见,才能清楚呢! 很早以前,张叔夜在东宫供职,任太子左庶子的时候,他们就见过,他就很喜欢这个张伯奋。登基之后,韩世忠、吴阶、岳飞等人相继立下大功,一度冷落了伯奋,赵桓有时也觉得,张伯奋的能力应该是比不上那几个人的。但是,上次出兵西夏,多亏了他们父子二人在京城镇着,才没有出大事。伯奋即便野战不行,看家护院还是绰绰有余的。现在一想,能放心留在京城,看家护院,没有比张伯奋更合适的了。 唉,今后到哪里去找这么一个人呢? “传旨:追封张伯奋为镇国大将军、蔡国公,其长子袭秦国公爵位,次子袭蔡国公爵位。加封张氏夫人为蔡国夫人,赏双俸!” 秦国公是张叔夜的爵位,伯奋虽死,后嗣一门出了两位国公,也是莫大的恩宠了。夫人封国夫人,给双俸,都是寻常难得一见的。 突然,赵桓喝道:“传王希夷!” 移时,王希夷进殿面圣。 “朕命你为龙卫军团都指挥使,立即去上任。龙卫军团损失很大,三个月,你要给朕带出一个铁打的军团来,有没有信心?” “有!” 赵桓又道:“需要什么,尽管说就是!”王希夷脸上放光,道:“臣想带三百名班直过去,恳请陛下俯允!” “准!” 赵桓转过身去,道:“命令王德不必回来,朕还死不了!” 王德不回来怎么行,陛下身边也不能没有一个保驾的人吧?但是,陛下正在气头上,这个时候劝了未必管用,还是明日再说吧! 四人联袂退下,大殿又恢复了沉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