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屠龙二 (第2/3页)
自从来到京城,任得恭就爱上了一个人,一个叫妙妙的女人。妙妙是兴庆府最有名的歌女,出道以来,秉承卖艺不卖身的宗旨,更是把京城的苍蝇们引得心里痒,手脚痒,全身都不自在呢! 妙妙有诸般妙处,容貌妙声音妙身材妙性情妙,据说此女身上,男人最眷恋的所在,更是妙得一塌糊涂,简直就是绝妙。 大家都尊称妙妙为“大家”久而久之,反倒没人知道妙妙姓什么,妙妙的本名又叫什么。 妙妙大家就像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根本就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但是,任得恭偏偏不信这个邪,一定要抱得美人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可是去年,妙妙突然不知所踪,一打听,原来妙妙嫁给了京城最有名的才子…斡道冲。斡道冲,他算哪门子神仙,竟敢与我抢妙妙,难道不想活了? 任得恭想知道一个人的情况,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斡道冲,字宗圣,祖籍灵州(注:即为西平府),出生在一个南人士大夫家庭。他的先祖曾积极参与过李德明建立西夏的各种活动,可算一个开国老臣。斡道冲自小勤奋好学,熟读儒家经典,手不释卷,专心研读,精于其蕴。他颇具文才,精通汉、西夏文字,又懂佛学,更是把他能得不行了。 先帝李乾顺科举取士,时年八岁的斡道冲以《尚书》科目中童子举,八岁的举人,不可能的事情愣是让他做到了,真是厉害的没边了。新皇李仁孝登基,开恩科为国家取才,斡道冲一举高中状元,进而入门下省在濮王李仁忠手下供职。有道是才子佳人,天作之合,不知怎么的,斡道冲就认识了妙妙大家,一来二去,就有了感情。于是,妙妙就消失了,原来已为新妇,而新郎却不是任得恭。 任得恭是什么人,能受这个气? 利用打倒李仁忠的大好机会,顺道把斡道冲也送进了大狱。依着任得恭的意思,直接把斡道冲干掉才如意,但是,大哥有更深的考虑,嘿嘿,这么一直把人扣着,好处也是不少呢! 斡道冲前脚进了大狱,后脚任得恭就到了。妙妙誓死不从,手里的那只金簪子,看起来异常锋利,真要是捅下去,美人当场就能变成一具死尸。强横霸道,比毒蛇还要歹毒的任得恭,也奈何不了她:唉,眼瞅着就吃到嘴了,整天眼巴巴地瞅着,既不能动更不能碰,这才叫煎熬啊! 任得恭三天两头的来,妙妙就从来没有笑过一次,也没有说过一句暖人的话。有那么一两次,想过施展诡计,先把生米煮成熟饭,但是实在不能确定,事成之后,妙妙是欢颜相侍,还是以死明志? 今天,妙妙的贴身女使请任得恭进房叙话,任得恭美;妙妙盛装以待,眉毛像远方的山,眼睛如清澈的水,樱桃一点的小嘴,rou乎乎的一双小手,还有胸前的两座山峰,挺拔骄傲,真不知是什么做成的! 妙妙移莲步,把玉盏,轻轻一笑,道:“今日聊备水酒,为太尉助兴!” 今天的境遇,让人不敢想;今天的妙妙,让人无法相信啊! 妙妙又给自己满上一杯,嫣然一笑,一饮而下。 晕晕乎乎的任太尉,只得饮了。 “妾蒲柳之姿,得太尉垂青,惶恐之至。”妙妙道“太尉若是不弃,妾身愿为侍婢,朝夕侍奉,可好吗?” 任得恭不相信啊,美梦成真,眼前的一切到底是真的还是梦? 妙妙又斟上一杯酒,道:“妾有三个条件,如果肯答应,太尉想怎样就怎样吧!” “快说!”扬手喝掉美酒,再来观赏美人。 妙妙缓缓道:“第一,妾毕竟还是斡道冲的妻子,没有休书,岂能再嫁?而且,请太尉看在妾身的薄面上,就饶了他的性命吧!” 任得恭大笑,道:“正该如此。” 妙妙又道:“第二,必须明媒正娶,否则,就在府外寻一处宅院,妾就不进府了。” 嗯,还真是一位可人哪! 任得恭点头道:“这个也无妨!” “第三,从此之后,太尉只能喜欢奴家一人,行不行吗?”说着话,将胸脯贴在任得恭的手上,不停地揉着,手里的酒杯,送到任得恭嘴边。啧啧,这眉眼,这身段,这小嘴可教人怎么受得了啊! 任得恭伸手去抓妙妙的小手,嘴里答应着:“好好,都由你!” 妙妙长袖一甩“哗地”转了一个圈,就如蝴蝶般飞走了。 胡琴一响,妙妙面色一变,轻歌曼舞道:“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姬耶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忽然,任得恭发现,妙妙一双会说话的眼睛,竟滴下两行血泪。 “嘀嗒”一声,似乎有什么东西落在了衣服上,任得恭低头一看,他的鼻子里流出了血,染红了胸前的衣服。而且,鲜血越滴越快,很快就连成了串。 腹内一阵绞痛,任得恭心知中计,大叫一声,翻倒在地。 妙妙倒在地上,想着那段神仙眷侣的逍遥日子,想着夫君的好,夫君的笑,夫君的绝妙好词,她一点都不后悔这么做。因为,李纯亮是夏国少有的英雄,他说的话总是算数的。他说,可以将夫君救出来,那就一定可以。夫君,你会不会还记得妾身,会不会伤心呢? 伸出食指,点一点地上的鲜血,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写下三个字“不后悔”! 最后一笔写到尽头,手儿一翻,香消玉殒,风流去了。 十一月十八,任得敬像往常一样,入宫议事。 三省长官侍中、中书令、尚书令,以及副长官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仆射,再加上一位枢密使,两位枢密副使,同至大殿议事。西夏立国之初,学习大宋建立了三省制:大宋的规矩是,三省长官权力太大,所以并不除授,以三省副长官为宰执;西夏没有这么多顾忌,三省长官,任职理事。像今天这般,宰执合班议事,只是处理一些小事,大事还需任得敬与太后退回太后寝宫,私下商量好了才能处理。 这不,大殿那边结束了,溶月宫这边才刚刚开始。 “欲解西平府之围,父亲大人以为,何人为帅才能击退宋兵,挽回局势?”国事如此,任姜憔悴多了。 任得敬道:“太后勿忧,臣已有退兵之策。不出半月,必见分晓。” 任姜喜道:“可是真的?” “是!”任姜又道:“京城传言,父亲大人派人与大宋和谈,可有其事?” “谣言就是谣言!” 任姜本来还想问些什么,想说的话到了嘴边,突然想不起来了。 这时,一名内侍慌慌张张跑进来,奏道:“禀报太后,几十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