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官场_第十四章ldquo;资本运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ldquo;资本运营 (第1/3页)

    第十四章 “资本运营&

    好事逢双。要说这个“南都红楼”还真是块风水宝地,不仅顺利地为戴向军解决了过境中继线的问题,而且还为实现南都香港两地寻呼联网筹集到开发资金。

    毋庸质疑,资金问题是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具体到两地寻呼联网这个项目来说,解决过境中继线当然是第一步,但还必须有足够的资金,否则,光凭中继线是不能实现两地联网的。当初柯正勇给戴向军推荐这个度假村的时候,首先就问戴向军的资金情况,戴向军回答说资金没问题,但那是在公司正常经营状况下的没有问题,现在经过一系列的折腾,包括收购度假村的费用,给柯正勇的提成,以及装修度假村的开销,把公司的备用金甚至是流动资金折腾得差不多了,这时候再开发香港与南都联通新业务,资金上肯定存在缺口,而且是大缺口。怎么办?

    戴向军现在与柯正勇的关系已经实现突破了,所以也不用藏着掖着,对柯正勇说了实话,请他帮着想办法。柯正勇说,通过这次交往,老依对你印象不错,要不然我去探一下口气,看能不能按华安集团内部资金拆借程序解决一些。戴向军想了想,说不行,因为华安集团是正经的国家单位,与上面保持高度的一致,既然上面对南都的改革开放的支持是只给政策不给钱,那么华安集团对南都天安的支持也应该如此,只给批文不给钞票。

    这当然是开玩笑的说法,但也多少反映了戴向军的真实想法。戴向军一方面不相信单单凭依长征的一个印象不错就真能给他拆借资金,另一方面他也知道华安不好惹,伴君如伴虎,他不想与华安集团建立太紧密的关系,否则说不定哪一天就要惹出大麻烦。别的不说,就是按照正常的程序来审计一下,南都天安可能就吃不了兜着。戴向军想,如果向华安拆借,还不如拉陈四宝入股了。拉陈四宝入股至少不会有诸如审计这样的麻烦,再说本来就讲好的,如果戴向军到香港发展就带上陈四宝一起做,现在开发两地联网,要在香港投资,不正好是来香港发展了吗?但戴向军不想现在就拉陈四宝进来,因为现在他的两地联网还没有正式启动,他的公司好比是原始股,一旦联网启动,公司利润将成倍增长,好比原始股获得上市流通了,股价也要成倍地往上翻,这个时候让陈四宝入股,不等于让他分原始股吗?朋友归朋友,生意归生意,在商言商,戴向军不可能让陈四宝来分享他的原始成果。

    既然对陈四宝都如此,那么对其他合作者当然更是考虑都不用考虑了。

    柯正勇被他搞糊涂了,不知道戴向军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该怎么样才行。直到最后,戴向军才亮出他的底牌——想拿“南都红楼”做抵押,向银行贷款。

    柯正勇明白戴向军的真实目的了。但同时也感到脑袋大了。柯正勇知道,如果要想用“南都红楼”向银行贷款,首先就必须让度假村合法化,而这个度假村是当年经济过热的产物,还没有完成国家政策就变了,所以手续并没有完善。别的不说,单就改变土地用途这一项,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走关系,还需要补交差价。

    “钱没有问题,”戴向军说“我可以先在流动资金上挤一点,等贷款一下来再补上。”

    柯正勇在吸烟,没有说话,他发觉自己已经被戴向军套住了,想帮他得帮他,不想帮他也要帮他,否则,分分钟都可以进牢房。

    柯正勇忽然发现自己很不合算,老革命了,是党的人,只要不死,每月都有退休金,而且退休金随着机关干部的工资调整不断地向上浮动,总能保持体面的生活开销,即便死了,也没关系,连火葬费都由公家出,心安理得,既然如此,我要那么多钱干什么?柯正勇想,闹得成天不得安宁,提心吊胆,而且还像是戴向军这小子的马仔了。

    “要不然这样,”柯正勇说“那笔提成在我那里闲着也是闲着,干脆先给你救急。”

    柯正勇说的诚恳,丝毫看不出是想给自己解套的样子,但是,戴向军马上就晓得他是什么意思了。

    “那怎么行,”戴向军说“公归公,私归私,不能公私不分。公司就是再困难,也不能花您顾问的钱。怎么,您怕有后遗症呀?”

    “那倒不是。”柯正勇说。

    “是也晚了,”戴向军说“一码归一码。业务提成是合法的,您大可不必担心。假如真不合法,您退了也不能脱得了干系,说不定反而扯出麻烦来。哎对了,陈四宝现在在香港专门做金融服务生意,您要是不放心,我帮您把那笔提成转移出去,毛毛快拿到绿卡了吧?如果有这笔钱,直接可以申请投资移民,您也可以随时到国外享福去。”

    柯正勇知道自己脖子上的套解不掉了,而且越勒越紧。既然如此,不如接受戴向军的建议,通过陈四宝的地下钱庄把那几百万的“业务提成”转移到国外,自己再卖一下老资格,帮着戴向军把度假村手续补齐了。一不做,二不休,一个几百万是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