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浮雕密室 (第3/3页)
直二坚强有力地挥动着右手,仿佛正在进行一场激情澎湃的演讲。 办公室四面各有一扇小门,门外即是狭长的钢制扶梯,能一直下到浮雕墙围成的广场里去。 叶天无言以对,因为大竹直二的话直刺中国考古界的弊端,即“食古不化、浑噩度日”中国的每一省、每一市全都设立了文物保护部门,并建立了分门别类的文物保护条例,看似已经非常重视文物工作,但这些手段全都流于表面,只重视“保”而不重视“用”从没有人真正去探究隐藏在古董背后的积极意义。 “看懂那些浮雕,你就能明白远古时代的蚩尤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他为何被称为‘战神’?‘战神’一词泛指人类历史进程中那些骁勇善战的英雄人物,希腊神话中的战神阿瑞斯是宙斯与赫拉的儿子,他司职战争,形象英俊,强暴好斗,酷爱杀戮,而且勇猛顽强,是力量与权柄的象征,同时也是嗜杀、血腥、灾祸的化身。”大竹直二越来越沉浸于自己的激昂叙述中。 叶天忽然发现,这也许就是对方性格中的唯一弱点,若能善加利用,必定可以找到摧垮长堤的唯一“蚁xue”于是,他偷偷地深吸了一口气,降低姿态,垂下头,松弛后背肌rou,使自己呈现出一种萎靡不振、精疲力竭的狼狈姿态,与大竹直二的“强、劲、傲、激”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中国,传说中的战神就是蚩尤,他在对抗炎帝、黄帝的战争中落败遭斩,永远地消失了。遗憾的是,中国神话中关于蚩尤的介绍少之又少,仅有的几段也晦涩到极点,令人不得要领。现在好了,下面的浮雕世界描述的就是战神波澜壮阔、辉煌灿烂的生命历程,可供后人诚心瞻仰。当年,我的爷爷和无数爱国前辈们从流传到扶桑岛的中国古籍中发现了这个地下世界的线索,跨海而来,一路寻找,终于大功告成。叶天,追随我,你将会进入一个豁然开朗的新世界,成为超越国籍、超越狭窄的地域观的新生人。唯有如此,才能抵达近乎神祗的超高境界。”大竹直二张开双臂,面向窗外,仿佛要将四面的浮雕一起拢入怀中。 那时候,他的浑身上下破绽极多,大的五处,小的不下二十处。以叶天的实力,几乎是一击必杀,绝无失手的可能。 叶天舒了口气,挪动了两下,换了另一个稍微舒服点的姿势。能找到敌人的弱点是件令人开心的大喜事,但他还不想过早地杀人,因为死人是不会开口吐露秘密的。 “你在想什么?”大竹直二倏地回头。 叶天苦笑着搓了搓手,依旧缩着肩,低声回答:“你已经找到了太多帮手,那些在冷库中忙碌的人,哪一个不是高手?至于我,除了在海豹突击队学到的打打杀杀,其它什么都不会做。” 在思想深处,他把自己当成了一根草棍,巧妙地撩拨着眼前大竹直二这只蟋蟀的触须,激发对方的好斗心、好胜心,借机打探出更多机密。 “他们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来到这里的——为了帮我解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那句咒语的秘密。昔年的雪风号上,中国大炼蛊师玉罗刹用这样的话‘咒杀’了大日本帝国的命运,才有了1945年的‘大和民族之耻’。在我看来,从明治维新时期开始的日本国运就像一只温水中的青蛙,几度蓄力上跃,总会碰到透明的天花板,碰得头破血流,然后回到原点。二战后的四十年里,日本国民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经济实力突飞猛进,拼命要在列强林立的国际社会中证明自己的地位。本来,我们大和民族已经真正地成功了,却又遭到‘广场协议’的沉重打击,连续十年经济衰退。到底是什么使大和民族陷入了这种沉沉浮浮、止步不前的怪圈?”大竹直二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迷惘,但那种眼神一闪即逝,不留痕迹。 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简称G5)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的协议。因该协议在广场饭店签署,故该协议又被称为“广场协议” 很多经济分析家指出,广场协议后,受日元升值影响,日本出口竞争力备受打击,经济一蹶不振了十几年。甚至有相当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广场协议是美国为整垮日本而布下的一个惊天大阴谋。 叶天顺着大竹直二的话锋接下去:“你是意思是,玉罗刹的‘咒杀’至今仍在发生作用?并没有因为二战结束而自动终止?” 大竹直二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将右臂斩钉截铁地向下一挥,做了个大力砍杀的动作:“这件事结束后,外面的人,都得死!” 他脸上那种漠视生命、杀人如折草的冷酷表情,仿佛一枚失控的秤砣,重重地砸在叶天心上。刹那间,叶天有了拔刀杀人、以杀止杀的冲动。所以,两个人不由自主流露出来的两股强大杀机在咫尺间交叉碰撞,令室内陡然刮起了一阵诡异的旋风。 “你——”大竹直二反应极快,迅速矮身,斜向后退,双臂交叉到腋下去按住了枪柄。只需要十分之一秒的时间,他就由激昂演说的“文明人”变成了犀利冷酷的大杀手,将叶天身前身后的八条攻守路线牢牢地掌控住。 “我没有拔刀动手的意思。”叶天只是搓着手苦笑,没有进一步的动作,因为他发现大竹直二已经将日本忍术、美军搏击术、中国轻功提纵书、欧洲顶级射击术完美地糅合到了一起,刚刚一退拔枪的动作,没有一点破绽可供利用。他的刀讲究的是《庖丁解牛》一篇中“无厚入有间”的攻杀原则,既然“无间隙”那么便无处下刀,只能暂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