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盛宴之夜 (第2/3页)
天皇居住地“皇居外苑”的北侧,亦是建成于德川幕府时代,园中的“墨龙池之幸”、“白水之绝”是两株名满全球的极品菊花,主根的直径粗达一尺半,每到深秋花开时,香气能够覆盖半个东京城。 就在“白水之绝”前,天皇说:“战争已经到了攻守两难的胶着状态,必须出奇兵,才能解决大问题。国家的命运已经被捆绑在这辆燃烧着的战车上,只许胜,不能败。败了,扶桑之国就将与落日一起沦丧。所以,我答应了大竹神光的一切条件,倾全国之力,再命目前驻扎在中国、东南亚的军队辅助配合,一定要获取超级武器。” 我随天皇接见过大竹神光数次,那个被称为“武器狂人”的科学疯子,一说起超级武器来,就兴奋得两眼放光,浑身打颤。 天皇又说:“登基以来,你是我最信任的重臣。我了解你的忠心,你也明白我的苦衷。所以,派你去监督科考队,我才绝对放心。” 我立刻跪拜领命,不敢多说一个字。 大竹神光所提的条件中最难办到的一条是,他要把目前日本能搜集到的黄金全部带走,送往中国大陆西南的深山,在那里大批熔化,建造一个名为‘黄金堡垒’的超大容器,用来培育超级武器。 日本国内的黄金大部分来自于中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战利品。天皇的藏宝库中,堆着数不尽的金碗、金杯、金马车之类黄金饰品,那是后宫妃子们的最爱,一旦被大竹神光带走,藏宝库将黯然失色。 天皇沉默了好长时间,才接着说:“大竹神光跟我讲过很多超级武器的事,并且信誓旦旦地保证,超级武器一到手,美、英两强就会俯首贴耳,不敢再汪汪乱叫。我不知道要不要相信那狂人说的话,但这种感觉就算仅是凭空想想,也让人精神一振。” 我了解天皇,他此刻并不需要别人的回应,只是通过倾诉来理顺内心的烦乱思路。亚洲战场上的胶着形势让全日本从上到下心急如焚,但又无计可施。据陆军部传来的情报,美国高层正在帮助中国国民党政府全力打造空军部队,并派遣得力的军事指挥官深入中日交战第一线,利用美式战术,屡屡重挫日本军队。在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中,共产党的正规军和游击队不断地sao扰日军的物资补给线,所造成的日积月累的士兵伤亡亦成了一个怵目惊心的大数字。 就在上个月,即昭和14年10月1日,驻扎在满洲国的关东军高级军官在《日苏协定》后被解职,该协定是上月在莫斯科签定的,以解决日本同俄国间的边境战争。苏联红军已经给日军带来了严重伤亡,而现在军队里的领导者要为此付出代价。当前反苏攻势的严重失败,让那些更想在太平洋和美国争夺海上利益而不是同苏联争夺陆地疆土的人有了叫嚣的理由。 “看过最新的陆军部交战简报吗?帝国的勇士们在中国的长沙遭到重挫,死亡人数逾四万,比这满园里的菊花花瓣还要多。四万士兵,将会让日本国的四万个家庭失去儿子、丈夫、父亲,死者亡灵徘徊在异国他乡,变成了孤魂野鬼,永远不能回到家乡…”天皇低下头,用白绢手帕擦拭着眼角,轻轻唏嘘起来。 菊花园里起风了,近侍赶紧走上来,把白缎子软袍披到天皇肩上。 我看过那份简报,10月6日,四万名日军在11天的战斗中死于中国湖南省会城市长沙,这是日本远征军在中日战争爆发后遭受的第一次惨败,除了重大的人员损失,还失去了大量的武器装备。 反之,对于中国人来说,长沙会战的胜利被看作是战术向更机动的游击战争方式转变成功的明证,更能证明对军队的再训练获得了重大成果。中国国民党政府一直都在宣称,日军供给线拉得过长,力量被日苏战争削弱。无奈之下,陆军部才同苏联签定了互不侵犯的条约,把全部力量转向中日战争。事实上,陆军部长官明确表示过,一旦同苏联休战,立即就能扭转中国境内的战争颓势。但是,他们没有将美国对中国的援助考虑在内,目光短浅,只局限于亚洲的战事。 “我们的军队1931年占领满洲,1933年占领热河,计划在中国北方建立了自治国家。自1937年来,中国国民党已经将北平、天津、上海甚至首都南京都放弃了,一路向西南逃窜。所以,我不能忍受长沙的大败,也开始反思,难道中国军队真的是不堪一击吗?难道这不是对方诱敌深入的诡计?” 天皇的问题,我答不出,连陆军部的高官们也答不出。 “我必须做出决定,就在今晚的皇宫盛宴上。鬼门,你好好留意一下大竹神光身边的一个年轻人,他的名字叫‘火神’,最好能透彻地了解他的来历、武功、政治倾向。知道吗?获得超级武器并不是这件事的最终结局,我们必须掌控所有的知情者,严格保密,避免被美英间谍渗透、瓦解、逆袭。只有死人才能百分之百地保守秘密,所以——”天皇没再说下去,但他在一瞬间浑身散发出犀利尖锐的杀气,使得满园的菊花残瓣纷纷飘落,下了一场肃杀的花雨。 我懂天皇的意思,利用过那些有才华的人之后,必须要有一个“收尾”计划,防止他们成为敌人猎取的对象,反戈一击。 夜宴,设在皇宫的“柳之见水渚”这是昔日德川将军庆祝功勋、大宴群臣的地方。 我记得很清楚,那天的日期,是昭和14年11月2日(昭和14年即公元1939年),也是我的三十六岁生日,一个对我来说非常特殊的日子。 当时参加宴会的,大部分是文官,陆军部的重臣们都在前线浴血奋战,少有机会回东京来。文官厌恶战争,所以当大竹神光带着火神雄赳赳气昂昂出现时,他们都嗤之以鼻,没人主动上前寒暄招呼。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火神,他给我的印象极差。 那个年轻人脸色铁青,身材干瘦,眼神异常乖戾,注视别人时总是白眼珠微微上翻,露出眼底密密麻麻的血丝来,像极了一头残暴贪婪的野狼。他姓雷,外号“火神”是中日混血儿。他的父亲是祖籍日本九州岛的渔民,已经亡故;母亲是中国人,目前仍居住于九州岛。 至于大竹神光,当晚则表现得异常兴奋,不停地喝酒,还不时地与舞台上的歌伎们大声调笑。 我观察了他们俩很久,很难相信那样的两个人是怎么凑到一块儿去的。前者像雪原上的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