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二九章西域二三事三 (第1/2页)
第三二九章 西域二三事(三) 傕郭翻脸了! 薰俷不由得冷笑了起来… 演义里,李傕郭被人挑拨,最终反目成仇。一个是绑架皇帝,一个是囚禁大臣,把个汉室仅存的最后一丝脸面,给撕扯的干干净净,由此而拉开了三国争霸的序幕。 已经记不清楚那个挑拨的人是谁,只是隐隐约约记得,和贾诩有关。 不过现在,贾诩是在戍县,自然不太可能出手。那么,这个挑拨的人,又会是谁? 这个念头在董俷的脑海中一闪即逝。 他知道,曹cao即将迎奉汉帝,从而挟天子以令诸侯,打下了他统一北方的最后一块基石。 但这些事情和董俷还相距甚远,至少目前他是无力,也无心插手。 贾诩在信中说:“李郭反目,定会让自兴平元年开始,四年来始终处于夹缝中的马腾得以喘息之机。同时长安对凉州所施加的压力,也将不复存在。马腾不会进攻三辅…毕竟三辅之地,李郭虽然反目,可遇到外敌时,绝对会握手言和。二人之间的矛盾和仇恨还不够深,不够大…马腾只要不是傻子,绝不会去激怒李郭。” 字里行间的意思是说:马腾将会对河西四郡用兵。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很难分析出的结果。汉中地形复杂,易守难攻,不取汉中,不夺三辅,那么就剩下河西四郡。马腾是武威人,有着非常浓重的故土情结。他想要统一凉州地话。就必须要夺回武威。马腾在武威还是有人望的,所以绝对不会放弃。 薰俷细目微闭,把信看了一遍又一遍。 然后对那信使说道:“军师还有什么交代吗?” “军师只说,请主公尽早做出决断。” “那好,你告诉军师,就说西域进退,只在军师的筹谋之中,无需问我。汉安军各部人马。皆有军师调配。我过些日子再回去。在此之前。都护府由他做主就行。” “喏!” 信使急匆匆的离去。 可是在一旁的马峤却忍不住开口道:“大都督如此决断,是否轻率了些?” 马峤自去年末被调至池,辅助黄劭屯田,展现出了极为出众的才能。在这一点上,黄劭曾多次写信给都护府,赞扬马峤的才能。只是马峤心里面,还没有承认董俷主公的身份。是什么原因。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不过做起事来,倒是尽心尽力。 黄劭病倒地这些日子,也多亏了马峤,池各项事务才算得以有序地进行。 薰俷笑了笑“信一个人,就不要去怀疑。我相信,军师一定可以把事情安排妥当。”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也许这位大都督所要说地。就是这样一个意思。 可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简单。坐在薰俷的位子上,又有几个人可以做到? 不过,能被信任的感觉。一定非常好! 马峤内心中,也不由得暗自羡慕起了贾诩。想必那贾诩听到这话,一定很开心吧。 犹豫了片刻,马峤突然说:“大都督,听闻大都督所设乡学县学,不问出身皆可就学?” “正是如此!” “卑下在来西域的路上,曾经和广元讨论过这个问题。而后又在池亲眼见到,心中却有一疑问。这乡学和县学所教授的,完全不同。如果有品学兼优者,于乡学完成学业之后,想要继续求学,不知道又该如何来解决呢?您知道,有的学子家境优渥,却不足以继续求学。有的学子学业出众,却因一些原因,无法求学…” 马峤突然提出地这么一个问题,让董俷不禁愣住了。 毕竟,这乡学县学才兴办了不到两年,马峤所说的这个问题,董俷还没有遇到过。 远谋,绝非董俷所擅长! 他最多是遇事解决事,走一步,能看到第二步就算不错。 乡学三年,县学三年… 可是这之间的确是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如何将两学连接,甚至说是三学连接起来? 所谓的第三学,就是由蔡、羊续、刘洪等人所兴办的太学。 马峤的这个问题非常好! 一下子把董俷给难住了。 “伯良所说,的确是非常重要地事情。恩,恩,恩…不如这样吧,我们考试。” 马峤只是想试探一下,却不想董俷还真地给出了一个答案。 “考试?” 有道是,一脉通,脉脉通! 随着‘考试’这两个字从董俷的口中吐出来,思绪突然间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了。 上一世的记忆中,不是有考试这个说法吗? 乡学、县学…仔细想想,就好像是小学中学地概念一样。 当然,这个时代的小学中学,不可能像后世教授的那种课程。但诸子百家之类的,也可以划分出等级。根据不同的程度,来设定教材,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随心所欲。 恩,恩! 这个考试,就是连接乡学和县学,乃至太学的关键。 如果能够将三学完美的连接在一起,一条自古从未有过的教育体系,不就成形了? 薰俷当下滔滔不绝的讲述起他的构思。 一条接着一条,从教材的设定,到如何学以致用…等等等等,听得马峤是目瞪口呆。 这种种的奇思妙想,却是闻所未闻啊! 听得马峤忍不住连连点头,待董俷说完的时候,门口却传来了一阵掌声。 掌声并不是很大,抬头看去,却见黄劭在黄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