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第8/11页)
?或经历了什么重大不如意的事故?…” 鲍恩仁叫了一声“奇怪”好生不解地,双眉深蹙说道: “司马老弟独自别去之故,便是受了‘陆地游仙’霍出尘所扮金面赤衣人的刺激…” 吴大器插口道: “关于此事,我要替霍出尘解释一下,霍兄对司马老弟期许甚高,盼有大成!他认为年轻人不宜过份一帆风顺,才故意加以磨折,激励上进…” 鲍恩仁笑道: “我不是蠢人,当时虽未摸清全盘事实,但已感觉得出霍游仙是对司马老弟故意磨折激励!但问题怪在司马老弟受激独别,意在暂摒百欲,全力进修,怎会在那谷中,遭受什么祸变?他内力极充,剑法极好,更有特殊体质,万毒不侵,能令他精神焦悴,真元大耗的其人其事,岂不煞费推敲?” 吴大器叹道: “世上不可思议的事情多呢,在你未曾上这‘岳阳楼’前,我已遇着一位对司马白老弟,极为关怀之人!” 鲍恩仁问道: “晕啦?除了我与‘陆地游仙’霍出尘外,关怀司马老弟之人,大概定是他那些红妆腻友!” 吴大器遂把与白衣书生相遇之事,向鲍恩仁说了一遍。 鲍恩仁听完道: “你们不曾通过姓氏么?你认为此人是谁?” 吴大器道: “本来我也猜想不到,但见了他腰间悬了一具空的剑鞘,又称前来‘洞庭’之故是等人还剑,才窥透了一些端倪…” 鲍恩仁想起“芙蓉园”中,失去“秋水芙蓉剑”之事,答应说道: “莫非是‘秋水芙蓉剑’的原主人,江涵秋的爱女江小秋姑娘?” 吴大器颔首道: “我的猜测与你这老偷儿是不约而同,全无二致…” 鲍恩仁举目四顾道: “江姑娘呢?” 吴大器又把“岳阳楼”外飞进一只尾钩金黄的巨大毒蝎,引得白衣书生纵身追去等情,加以叙述道: “那白衣书生一见毒蝎,在击毙之后,立即追去,并要我不可离开,务必在此等他!” 鲍恩仁道: “黄钩毒蝎,是‘天蝎童子’表记,而‘天蝎童子’又恰是在‘水月江村’中,害死江涵秋之人,如此一加对照,那如白衣乃生定是江小秋了!” 吴大器苦笑道: “是她,不会有错,但江小秋虽似武功进度极快,有些奇异遇合,欲与‘天蝎童子’作为对手,总嫌软了一点!我正不知是呆坐此处,苦苦等她,抑或设法追踪,替她打个接应,你这老偷,一向足智多谋,替我拿个主意好么?” 鲍恩仁伸手向楼外极目青苍的洞庭浩淼景色,指了一指道: “若能追踪,当然是替她打个接应,比较稳妥,但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却到那里去追?那里去找?” 吴大器苦笑道: “你这想法,再度与我相同,看来只有在此尽量等一等了。” 鲍恩仁道: “你大概知道江小秋姑娘是在等谁还剑?” 吴大器笑道: “我当然知道,但江小秋姑娘却不知道,否则,她又怎会失之交臂?” 鲍恩仁怪叫一声道: “失之交臂?难道就是你么?” 吴大器道: “借剑之人,不是我,但还剑之责,却落到我的头上!” 鲍恩仁道: “这事有点古怪,听来似乎不太合理,其中定必尚有什么玄虚?…” 吴大器叹道: “一点都不古怪,当时借剑之人,是‘陆地游仙’霍出尘,孰料霍出尘出尘而逝,作了真正的天上游仙,遂托我向江小秋,来践还剑之约。” 鲍恩仁向吴大器全身上下,略一打量,因不见剑影,遂诧然问道: “你既是还剑之人,则那柄锋芒绝世,为武林人物万众觊觎的‘秋水芙蓉剑’呢?” 吴大器苦笑道: “我是奉命来向江小秋道歉,还剑之事,不得不略缓时日,因那‘秋水芙蓉剑’,被霍出尘一时失手,落在了寒潭弱水之中…” 鲍恩仁听得方一皱眉,吴大器又复叹道: “此事非从头说起,无法使你明白,但若细说,又嫌话长…” 鲍恩仁接口道: “既然话长,不妨尽量短说。” 吴大器点了点头,伸手取起酒杯,但这次他却未一倾而尽的猛喝鲸吞,只是皱着眉头,浅浅地喝了一口。 鲍恩仁善伺人意,他看得出吴大器与“陆地游仙”霍出尘的交情甚深,一提起霍出尘业已出尘而逝,作了真正的“天上游仙”他便十分伤怀,连喝起酒来,都一副追思忆旧的悲怆模样,失去了往日豪放! 他深知人既仙去,无可慰劝,遂不去催促吴大器,只是一面也自己举杯啜饮,一面目光暗转,偷偷打量“岳阳楼”上的来往人物,察看可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异常状况? 吴大器三次举杯,还没有喝下半杯酒儿,便长叹一声,摇头说道: “人生寿天,似乎真有天定,霍出尘内外功力,均臻绝顶,想不到竟会得了一种可以自知死期的不治绝症!…” 鲍恩仁点头道: “这种情况,我和司马白老弟,都已猜出来了,不然,以霍游仙那等功力,那等身分之人,又为何要来个‘有人怀壁欲沉江’呢?” 吴大器道: “约莫半年前,天下群豪,云集太湖左近之故,无非获知‘七巧玉’出世之讯,纷想获得玉中所藏的‘七巧真经’…” 鲍恩仁恍然道: “原来霍游仙送给司马白老弟的那方‘七巧玉’,是新近寻得,并非旧有之物!” 吴大器道: “这块宝玉,似乎不太吉祥,霍出尘才把它得到手中,便发现自己体内,有种绝非药力可以控制的不治之症,一发即死,而发作之期,纵仗精纯修为,勉强抑压,也不可能超出二三日的光阴…” 鲍恩仁叹道: “英雄难与命争…” 吴大器道: “你说得对,霍出尘是位英雄,英雄的想法,自与寻常人不太相同,他认为自己死后,‘七巧玉’必再引起武林纷争,决非江湖之福,不如索性怀璧沉江,使它与身俱灭!除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