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第2/5页)
“我忽然想起一椿可气的事,拍了一下桌子,不想惊扰你了,真对不起。” “公子怎么这样客气,没有事我就放心了。” “你去睡吧!有事我会叫你的。” 脚步声显示着小厮已去。 翁如松急忙将锦盒自地上拾起,匆匆把捐图折好,放入盒内,揣入怀中。 续又想道:“绢图既是指示位置,玉-又有何用?这个位置又在何处? 玉-究为恶判官钟霄藏起,抑或华雨峰弄的狡猾。 如系华雨峰弄的手脚,此际已无法追踪。 如为钟霄另行藏起,好在他和费无极拼搏之处离此序不太远。 我得再去看看!” 他吹熄灯火,凝神听了一会,觉得外面并无人声,轻轻托开后窗,飘身而出。 当他决定再去斗场查看钟霄的时候。 两个老魔的武学和功力,他也曾再度想到过的。 有了晨间的一次试验,火灵功威力之大,出于他想像之外。 他自信凭着这种功力,对敌两魔中任何一个,纵不能胜,或可不败。 信念既立,勇气倍增。 月光下,但见一缕淡蓝色烟雾般的人影,一瞥即逝。 何消一个时辰,便已到达两魔搏斗场所。 然而空林寂寂,那还有两魔踪影。 当然,这种情形是他想像中几种可能的一种。 心里虽不无怏怏,但并不感到十分失望。 楚庄还须小作盘桓,为免引起楚氏父子怀疑,匆匆又行赶返。 回到楚庄,天还未亮,且喜无人发现。 果真无人发现吗? 不!他的行动已经落入一人眼内。 这人是谁? 庄主神医楚贤。 试想,一个陌生客人功力奇高,住在庄内,而且又身分未明,何况,还有另一不知姓名的老人想收儿子为徒,且会一度现身庄内,这一切怎能叫这老庄主睡得安稳! 当翁如松发觉玉-不在,所得只是一个空盒。气愤之下,拍击桌子的时候,他即已警觉。 不过,他并没有来到这个别院。 翁如松出去和回来,他远远隐在暗处,看得清清楚楚。 以老于江湖的楚贤,又怎能不知江湖诸般禁忌,既与楚庄无关,自是不须再加闻问了。 翁如松重新燃亮灯火,一眼看到他早先放在桌上的一只玉瓶。 这个玉瓶就是盛装虺胆,楚贤交给他的。 他这才想起身上还有余毒未净。 取出火灵真经,重又仔细翻阅一遍,然后将虺胆服下,静坐床头,行起功来。 不知不觉进入定中。 一连两天,他都没有下床的迹象。 楚氏父子曾经来过几次,看到这种情形,又悄悄退出。 只叮嘱小厮小心伺候,不可惊扰。 当翁如松醒来的时候,已是第三日凌晨。 他只觉全身上下没有一处好受,就连两手也不例外。 瞥眼向手上看去,皮肤已然皱起,颜色黑紫,和脸上一样的难看。 楚氏父子再次来到,看了这种情形,暗暗为他高兴。 楚贤道:“恭喜少侠,余毒已净,只是浑身表皮恐怕要脱掉一层,好在这个小院别无外人,身上衣服不妨脱掉,饮食各物,我着人按时送来好了。” 翁如松连连称谢。 到了这个时候,他就是想走,也办不到了。 身上、手上还不要紧,如果脸上要留下来两处记号,那可有多遗憾。 傍晚的时候,楚贤配了一副药膏,亲身给他送来,说是保护皮肤的。 还怕他自己擦敷不便,强迫着他把衣服脱掉,替他着意敷上一层。 情势如此,他只有暂时在这小院里过着裸体生活。 行动虽然无碍,光着屁股,怎么好意思往院子里跑,而且,他也不放心衣服里的东西。 排遣寂寞惟一的方法,就是把全副精神用到探讨武功上去。 楚氏父子怕他难为情,隔个三两天才来看他一次。 这样正好给他极大的方便。 进一步的他又想到,万一火灵真经所传非人,如何挽救? 想到这个问题,翁如松首次感到责任的重压。 他这种感觉决不是无的放矢,更不是杞人忧天。 因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实在难从表面观察,遽加论定,为善为恶,常系于一念之间。 而这有关行为善恶的一念,又每随时间环境的不同有所改变。 唯一的,也是万全的办法,只有自己也将火灵真经全部绝学先行参透。 万一转传非人,自己也可以有办法收拾这个难堪的局面,不致酿成武林祸害。 在名义上,我可以学,自己得到呼延靖的亲口授意。 在责任上,我必须学。 何况多一种绝学在身,对于未来的艰巨工作,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师父命我找寻玉-,用意也是如此,真经现在手边,我又为什么不学? 翁如松反复思维,至此豁然贯通。 于是,他便利用治疗余毒的时间,研悟起火灵真经。 火灵真经共分三篇。 第一篇是内功,也就是火灵功。 这一篇为了脱离地肺,早已学会,今后只是在修为上寻求进步。 这种功力到了最高境界,无声无色,可以伤人于无形,他现在还不能做到这一步。 第二篇是技击,内分轻功、掌法、指法三个部分。 在无垢神僧十年的指教之下,他的武学已有极深基础,第二篇学起来并不困难,何况掌法仅有五式,指法又与弹指神通近似。 最重要而且值得顾虑的,还是第三篇。 第三篇是医疗。 这一篇与一般医疗不相同。 这篇内容所记载的,尽是一些毒物的习性与克制之法,无异一篇毒经。 从这一篇记载里,证明火灵功确有高度的克毒功能。 这一篇如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