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节 (第1/2页)
第6节 6 早晨7点,杜念基准时来到办公室。多年来他已经习惯于早上7点钟准时来到单位,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想一想一天的工作,在屏风后面的健身器上活动几下身体,就能够使一天的繁忙工作保持旺盛的精力。 二十八层的商贸银行大厦位于这座城市的中心地带,银色的玻璃钢外墙把它装饰得像一把利剑,直冲云天。站在顶层办公室的窗前,望着脚下马路上像蚂蚁一样缓慢移动着的汽车和人群,杜念基不禁想起了现代经济学奠基人,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一句话:经济就像控制着这个世界的一双“看不见的手”它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实际上,经济就是金钱的代名词,正是金钱控制着这个社会,掌握着这个社会。如果没有金钱,一切的经济活动,一切的社会活动,一切的政治活动都将无法进行。甚至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无法摆脱金钱的控制。离开金钱,这个看似强大而繁忙的世界将无法运转,就像《希腊神话》中失去头发的大力神参孙,会毫无力气地轰然倒在地上。而自己正是掌握这个世界上一小部分金钱的人,虽然这一小部分金钱只是沧海中的一滴,但是也足以控制这个忙碌中的世界。它可以让许多为利欲驱使的人们像众星捧月般围着他团团乱转。如果自己愿意,他可以让他们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也可以让他们转眼之间变成穷光蛋。 杜念基有时甚至会认为,不是金钱这双看不见的手在控制着世界,而是他自己的手在控制着这个世界。因此,他在充分地享受到权力欲望得到满足的快感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了来自于自己内心的压力——确切地说,这种压力来自于一个对这个社会仍然没有失去道德良知和建设义务的人之心。他仿佛感觉到,自己的手指只要稍稍用一下力,就会轻而易举地让一座庞大的建筑物轰然倒地;同时,只要自己的手指稍稍一抬,也同样会轻而易举地让一座崭新的建筑物拔地而起。这是金钱的威力,可以说,也是权力的威力。尤其是当一个人手中有权力,而这种权力又足以控制相当数量的金钱的时候,那么他所拥有的权力和金钱的能量将会呈几何倍数地增长——毕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个社会已经成为金钱可以控制的社会了,而自己手里恰恰是控制了这样的权力和这样的金钱。 杜念基出生在一个金融世家。父亲杜仲仁是人民银行的一个小职员,他的经历,就像省工商银行行长李济周的前半生那样,在那个计划经济时代里,胳膊上套着蓝色“涤卡”套袖,蜷曲在阴暗的储蓄所里点了大半辈子的钱,而自己一辈子辛辛苦苦挣来的钱,还赶不上那些钱的百万分之一,以至于家庭负担过于沉重的他,竟然没有办法供自己的孩子上学念书。诚恳、老实、甚至有点儿胆小怕事的杜仲仁,一辈子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钞票,就像看着一堆毫无价值的废纸,丝毫没有产生任何想法。而他身边许许多多的人因为稍微动了一下私心,或者说是稍微比他“聪明”了一点“碰”了一下那些堆在办公桌上的钱,就转眼间锒铛入狱,甚至吃了枪子儿。而他仍然好心地从微薄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来,救济他们那残缺不全的家庭和因贫困而失学的子女。因此,他的仗义、他的善良和他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换来了同事们的广泛赞誉,老年的杜仲仁终于熬到了处长的职位上,尽管这时很多比他更会干工作的人,已经远远超过他而身居要职了。 杜念基从小就在父亲的储蓄所里嬉戏玩耍,在成捆的钞票间往来穿梭。就像朋友们说的那样,他从小身上就染上了“铜臭味”由于父亲的遗传基因,由于家庭的影响,高中毕业后杜念基就考上了本市的金融专科学校。那时的人们还认为,学金融的孩子绝不是一个聪明而又有发展前途的孩子,尽管二十年后,这些孩子绝大多数都当上了各家银行的行长。 杜念基中专毕业后,也像他父亲一样,套上蓝色的“涤卡”套袖,来到了银行阴暗的储蓄所里点钞票。不同的是,他决不打算再像父亲那样一辈子干这样的行当了,他要做一个能够真正控制这些钞票的人。杜念基在工作之余继续学习深造,攻读完了大专、本科直至研究生的全部金融课程,并获得了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学位。与此同时,他充分利用父亲老朋友、老同事的地位和影响,为自己的事业铺路搭桥,并很快走上商贸银行信贷处处长的位置。八十年代初,各家银行从人民银行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专业银行。不久,这些银行又从区县级升格为厅局级,而杜念基作为“四化干部”理所当然地成为省商贸银行最为年轻的副行长。 一些熟悉杜念基发迹史的人会说:他之所以会如此顺利地登上这个职位,是因为有他老爸一辈子为他做的铺垫。但是杜念基自己并不这样看。他认为,这就像一个人一辈子老老实实地办理“零存整取”的储蓄业务一样,当他最后在晚年提取这笔存款时,发现这笔财富竟然如此巨大,以至于在他的有生之年也花不完,于是就让他的子孙们继续享受这笔丰厚的遗产。这是社会对他和他的子孙们的一种理所应当的回报,否则这个社会将是一个丝毫不公平的强盗社会。杜念基始终信奉这样一个信条:公平社会下应该讲究这样一个公理:当它的公民为它做出无私的奉献的时候,它也应该无私地回报这个公民。如果这种奉献和回报能够用金钱衡量的话,两者应该相等或基本相等。这才是一个公平社会的“公平原理”!如果用纯粹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就是劳动力的价格要始终围绕劳动力的价值上下波动,而不应该摆脱这个准绳。自己的老父亲一辈子只讲奉献,不思回报,因此他用无法衡量的巨大付出,为子孙们积攒了一笔无比丰厚的遗产,那么,就让儿子来享受这笔遗产吧。 每当杜念基看见父亲那苍老的面孔和那双被风湿病折磨得变了型的手指的时候,他也深深地知道,尽管这笔遗产无比丰厚,但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