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烟雨楼中 (第4/16页)
姐,你相信…” 圣心扬了扬手中念珠,脸上没有一点表情道:“小黛,你看见了,这是老人家长年不离身之物。” 南宫黛道:“难道就凭这串念珠…” 圣心道:“够了,小黛,很够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南宫黛道:“你怎不想想,老人家一身所学…” 圣心道:“小黛,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这老人说得对,金刚可以不坏,但他不会永远不倒。” 南宫黛道:“这么说咱们该怎么办,难道真听他的?” 圣心道:“只有这条路,你我别无选择。” 南宫黛道:“我想跟这老匹夫走,伺机救老人家出难。” “不,小黛。”圣心抬头说道:“咱们听他的,到烟雨楼去报到去。” 南宫黛道:“难道你就任老人家…” 圣心道:“小黛,老人家是我的授业恩师,他把我从小抚养长大,此恩此德高过大海,我是粉身碎骨不足言报,岂愿意任老人家陷身魔掌,可是小黛,你要想想,囚禁老人家的地方不知在何处,那老人也不知是否会到那里去,而你身中奇毒,发作之期不远,万一届时你所中之毒发作,恐我一人难救得了老人家的,再说我是照顾你,还是救老人家,如果我没有料错,霍冷香必在‘烟雨楼’中,她在,‘玉龙’也应该在,不如先想办法除去你所中之毒再作道理,这样一可除你所中之毒,二可打进他们之中,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南宫黛道:“那么老人家怎么办?” 圣心道:“只要咱们顺利打进他们之中,何愁救不了老人家。” 南宫黛默然未语,沉静良久之后一点头道:“好吧!咱们什么时候到烟雨楼去?” 圣心道:“那老人限我们一天之内到‘烟雨楼’去报到,固然不急,但迟去又恐招他们动疑,好在咱们没什么别的事情,不然现在就去。” 南宫黛道:“全听你的了,‘烟雨楼’孤立于湖中,咱们找条船去。” 圣心淡然一笑道:“当然了,难不成咱们还来个登萍渡水,凌空飞渡,惊世骇俗不成。” 当即,两个人相偕走向湖边。 嘉兴船娘,名闻游客,轻舟小酌,美人漕漕,别有一番情趣,这鸳鸯湖是一名湖,当然不乏游湖之舟。 而二人很容易找到一艘画舫,然后双桨翻波,划破澄碧地向湖中荡去,既轻快又平稳。 这艘画舫上的船娘,年有十八九,一身合适的褂裤,一条大辫子,美而活泼,颇为可人。 她划着船,一双黑白分明的美目紧紧地盯在南宫黛脸上,一眨不眨,本来嘛,她那见过这般绝代风华。 圣心立于船头,指着湖中道:“在‘陶庵梦忆’中,记有‘烟雨楼’一段,曰:‘栖襟对莺泽湖,空空——,时带雨意,长芦高仰,能与湖为深浅,湖多精舫,美人航之,载书通茶酒,与客期于‘烟雨楼’靡yin之事,出以风韵” 南宫黛眉头一皱道:“阁下,咱们不是闲情逸致来游湖的。” 圣心道:“我知道。” 南宫黛道:“老人家在难中,你怎么一点都不忧心。” 圣心回目笑道:“阁下,忧心非形诸于色不可么?再说忧心又于事何补?非但无补,而且徒乱心胸,大不宜,明白么?” 南宫黛道:“我该谢谢你的当头棒喝。” 圣心道:“别客气,那我不敢当,倘若忧心能使老人家脱困出难,我愿意忧心至死。” 南宫黛道:“好了,我不再自乱心智就是。” 圣心笑了笑,转望船头美娇娘,问道:“姑娘,今天往‘烟雨楼’去的人多么?” 美船娘巴不得有机会跟这两位说说话,闻言接道:“多得很,这两天到‘烟雨楼’去的一直很多,只是这些人跟以往的客人不一样。” 圣心“哦”地一声道:“怎么个不一样法?” 那美娇娘道:“以往到‘烟雨楼’去的人,总是带着些东西,像酒菜、琴棋、笔墨,这两天的客人,他们什么东西都不带。” 圣心失笑说道:“原来如此,姑娘,以往的那些客人都是雅人。” 那美娇娘道:“二位不也是雅人么?” 圣心道:“怎见得我姐妹也是雅人?” 那美娇娘道:“像刚才少师父说的那一段,我以前就听人说过,那人是我们‘嘉兴’县城里有名的财主,少师父也能说那一段,足见少师父读的书跟我们嘉兴的财主一样多,还有少师父跟这位姑娘长得都这么美,跟月宫里的嫦娥一样。” 圣心笑道:“姑娘,能说那段‘陶庵梦忆’的人,确读过几天书倒是真的,但长得好的人并不一定就是个雅人。” 那美娇娘道:“那,像少师父跟这位姑娘,都跟天上的神仙一模样,我划了这么久的船,载过这么多的客人,从没有见过像二位这么美的人,以我看二位一定是雅人。” 圣心还待再说,忽听南宫黛道:“到了,阁下,别再说了。” 圣心转过头去一看,可不是么“烟雨楼”已在眼前,立即她笑了笑,没再说话。 画舫很快地靠了岸,泊船处是一个直伸向上的石阶尽头,石阶两旁立有一块大石,碧波拍岸,水花溅石。 圣心跟南宫黛下船,拾级直上,圣心对那位美船娘很有好感,付的船资比该给的多了一倍。 走完石阶,望向高处,迎面是一座碧瓦朱栏的八角小亭,四周修竹簌簌,花木扶疏,衬托得这地方有一种宁静的美,小亭的名字起得好,叫“绿亭” 这条青石小径直通小亭,在小亭的那一边有一条青石小径往里延伸,那就是说要往里去必须得穿过这座八角绿亭,两个人刚经过小亭,只听一声清朗吟声传了过来: “古木一楼寒,烟雨人间,笙歌天上, 扁舟双岸远,鸳鸯何处,云水当年。” 这是咏“烟雨楼”的一付名联,出自名土之手,但如今却不知出自何人之口,只觉吟声铿锵,萦绕不绝。 圣心跟南宫黛讶然转目,只见亭左一丛修竹后缓步转出一人,洒脱、飘逸,却是那位“虎丘”千人石上解毒邂逅的黄先生黄玉。 南宫黛跟圣心入目黄先生便是一怔。 黄先生他却含笑走近,潇洒有礼,举手便是一拱:“南宫姑娘少师父别来无恙。” 南宫黛只觉此人神秘,也莫测高深,对他可没生好感,她也把目光紧紧盯在黄先生那张白里透黄,不堪恭维的脸上,没说话。 圣心佛门高弟,不容失礼,当即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