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出兵朝鲜 (第1/3页)
第二十九章 出兵朝鲜 丰臣秀吉一看到德川家康,就笑逐颜开。秀吉患了眼疾,右眼用白布包着,不过他的房里还是堆满有关出征的文书。 “名护屋城已经筑成,只等着我去。从那里去朝鲜,更加方便。”秀吉先摊开城池地形图,又把话题转移到秀忠身上“哎,中将大人也十七岁了。” “是,他在京城,蒙大人种种照顾。” “不,他是个不错的年轻人。我为中将的事cao心。” “为犬子cao心?” “对,你没有忘吧,信雄要将女儿给他。” “这事…” “唉!是朝日的嘱托啊,因此我很是cao心!可是如今你们门不当户不对。我定要替他找个好女子,在此之前,如有适当的人做侧室…” 家康笑了:“他不像我,一向规规矩矩,到现在也未说要找女人。” “哦?这可不好,万一他对出身不好的人一见钟情,反而糟糕啊!”接着,秀吉又摊开前锋登陆朝鲜后的告示草案“你认为在哪里张贴这个告示?” 纸上写着“高丽国军令”几个大字,其内容为—— 离本土,后又回归者,仍纳入原籍。 不得向农夫商家征收米粮钱币。弃家不归者,另当别论。 仔细照看百姓,不致饥馁。 不许放火。俘虏男女,遣送原籍。 若有违此令者,严加训诫,并向关白宣誓。 家康读完,由衷感叹道:“真是毫无瑕疵的军令啊!”抚慰百姓,禁止征税,救济饥民,禁止放火,禁虐俘虏等等,再也没有比这更严明的军纪了。秀吉已以胜利者的姿态,决意宽容对方了。 “其次是出征途中,有关我住宿的条文。”秀吉道。家康不由对他的细心刮目相看,伸手接过法令。 〖御停宿令 可有主菜五道,副莱与汤各三道,其中必有一道素菜。暂停使用金银食皿。 侍候饮食者为妇人三十。茶五道,其中汤两道,一道为素。 如有违反此令者,则为主人之罪。 天正二十年正月初五(太阁朱印)〗 这时,秀吉已经把关白之位让给秀次,自称为太阁。 “大纳言,如此节俭甚好吧?我与你不一样,让众人奢侈惯了。不能让他们为了讨好我,使随意浪费军资,结果互相攀比,便没有意义了。”秀吉说着,眯眼笑了“世人都说,我这一回的举动,太过性急了,你没听说吗?” “唔,这…”“好好。不说也罢。”秀吉把第一队的名册摊在家康面前“我并未说笑,这次是如何艰难,我心中甚是清楚。堺港人不用说,就是传教士们也屡屡来多话。现在如果不收伏大明国,西洋诸国就会来瓜分,到时大明国也好,日本国、朝鲜也好,都会成为他们的奴隶。我看穿了这些,才有此次行动。” “…”“大纳言知道吗,人的命运有消长,就如天地有昼夜。同样,一国一族也有春季和冬季之别。现在是我们的春季,为将来计,必须播下良种,等待萌发好芽。可又有谁明白我呢?” 家康盯住名册,突然想笑,只得努力忍住。到底是秀吉,看似轻率,内心却隐藏着雄心壮志。洋人东侵,家康认为也不可疏忽,一直在悄悄关注。可是秀吉眼见传教士的行动和九州的奴隶船,比家康更注意这些事。 “惭愧,”家康道“我目光短浅些。” “你是否一开始就不赞成出征?” “是…可现在不了。” “哦?”秀吉双目一亮。他似很在意家康的态度。 家康一面在心中描绘佛陀之像,一面回道:“在下能为大人效劳,感激不尽。” “这…这是真的,大纳言?” “为何要撒谎?这是神佛要我学习大人、辅佐大人,这一点我很清楚。” “那么,我问你,你从一开始就赞成出征吗?” “不!”家康淡淡摇头“起初家康也像利休居士一样,认为…此事大不可取。” “咦?为何中途改变了心意?” “哈哈,因为我开始明白大人。” “明白我?” “而且,在下又体会到与大人生于同时的意义,因此现在赞成了。” “哦。这真是有趣的说法。是后来才体会到的?” “是!上天要我们生于同时,不是来争斗,而应为天下苍生同心协力才是。” “哦,你终是明白了这些…” “如十年前明白这些就好了…我为此后悔不已。” “哈哈,秀吉无话可说了。我以为你并不情愿。” “请大人见谅。” “不,彼此彼此。哈哈哈。”秀吉也是个爽快人,他的笑有如稚子般天真“明白这些,我也好问你了。大纳言,今年能抵达大明国都城吗?” “唔,这…”“你认为到不了?” “可以抵达最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