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瞬息万变-4 (第1/3页)
第八章 瞬息万变-4 4 刘名俭不在省城,不只是黎江北找不到他,就连金子杨也有些日子没见着他了。 自从接手周正群一案的调查,刘名俭的行踪便变得神秘起来,眼下孔庆云和周正群的调查已到了突破阶段,两起案子就要水落石出,黎江北更是轻易见不到他。 没办法,他只能找卓梅。 “得尽快想办法找到他,这事必须得他拿主意。”黎江北说。 卓梅有些难为情地笑了笑,她也好些日子没见到丈夫了,毕竟丈夫身份特殊,一办起案来就跟家里彻底没了联系,卓梅已习惯了这种日子。 “一点办法都没有?”黎江北不甘心,他怕耽搁太久,陆小雨那边真的会发生什么不测。崔剑的担心不是不可能。要是陆小雨真有什么意外,他这辈子都别想轻松。这么想着,脑子里再次闪出陆小月的影子,他在心里沉沉地唤了一声她的名字。 卓梅见他有些着急,不安地说:“他可能去了春江市,我也是听他秘书无意中说起的,不敢确定。” “春江市?” 卓梅嗫嚅了半天,像是在作剧烈的思想斗争:“黎教授,你也别怪我,他的事,我真不敢乱说。” “我理解,我怎能不理解呢?可…” 卓梅一咬牙,道:“周副省长也在春江,他…并没人们传得那么糟,我只能说这么多了,要不,你去找找杨黎?” “周副省长在春江?”黎江北越发惊讶,很快,他就缄默了,他知道不该问这么多,卓梅告诉他这些,已经在违犯纪律了。要是让刘名俭知道,还不定怎么批评她呢。 两个人正闷在屋里,夏雨来了。 夏雨来得风风火火,一看黎江北也在卓梅家,喜出望外地说:“教授也在啊,你可是稀客,正好,帮我拿拿主意。” 卓梅赶忙给夏雨使眼色,夏雨没发现,她口直心快地说:“学校用地批下来了,是黛河帮我跑的,就在城市学院边上。建设厅说,工程必须招标,这招标的事,我可没干过。”说到这儿,一看两个人脸色怪怪的,纳闷道:“怎么,你俩吵架了?” “我俩吵什么架,教授刚到我家,你就追来了。”卓梅一边打岔,一边拉她往卧室去。过了一会儿,夏雨走出来,轻声说:“名俭就在春江市,已经两个月了,副省长的案子是在那边调查的。” “有结果吗?”黎江北急切地问。 “基本查清了,问题不算太严重。” 黎江北松了一口气,过了一会儿又问:“校长呢,有没有消息?” “他的事我还不是太清楚,案子具体由金书记负责,不过听小染说,几个疑点都突破了,剩下的,就是进一步查证。” 黎江北再次松了口气,从夏雨脸上,他看到一丝希望,庆云的案子应该不会太悲观,当然,这么长时间没结果,谁的心也不敢轻松,也无法轻松。 黎江北想告辞,刘名俭不在省城,他就得另想办法。这种时候,他不敢抱一丝侥幸,陆小雨身上牵扯的决不是小事,也绝非一两个人,或许闸北新村的矛盾因为她要彻底暴露了。 在黎江北看来,暴露好,闸北新村要想健康发展,就必须把矛盾提前消化掉,把问题解决在初发阶段,只有如此,它才能走得更远。 闸北新村是江北高教事业改革的产物,也是江北高教事业走向未来的一个标志,在有关闸北新村的问题上,任何一名教育工作者,都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这是黎江北在第一次调研组工作会议上的发言,也是他对待闸北高教新村的根本态度。 黎江北本来要走,夏雨留住他,非要跟他谈谈残联办学的事。夏雨这天心情很好,一则,丈夫的问题就要查清了,几个月来压在心上的石头就要搬开了;二来,残联办学的事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先后有五家单位向他们提供资金援助。庞书记在日前召开的全省残疾人工作会议上,将此项工作作为重点,要求相关部门对残联开绿灯,通力协作,早日把学校办起来。 黎江北听了,也是十分高兴,尽管自己没做什么,但有这么多人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还是很受鼓舞,心情也不由得轻松下来。卓梅见他终于舒展眉头,大着胆子问了句:“嫂夫人在那边还好吧?” “好,女儿刚刚申请了助学金,她的酒吧也扩大了,正高兴着呢。” “也真难为了你,这么些年,自己照顾自己。”卓梅又说。 黎江北呵呵笑了:“习惯了,我这人粗糙,不需要照顾。” 卓梅张罗着为他们洗水果,还要安排下午的饭局,黎江北推辞着,夏雨也说不必,她下午还有应酬,要跟黛河一块吃饭。 黎江北几次听夏雨将万黛河亲昵地称为“黛河”心里涌上一层不安:“夏雨,什么时候跟万老板变得亲密了?” “不行啊?”夏雨故意拖长声音“我就知道,你们担心这个。” “不是,我只是随口问问。”黎江北赶忙道。 “虚伪了不是,你黎教授一张口,我还不知道你要说什么?”夏雨这才正起脸色“不瞒你说,我心里也嘀咕,不过跟她接触了这么些日子,我还是发现她有很多优点。” “是人,哪能没优点。”黎江北讪讪道。 “我说的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