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光明乍现 (第2/10页)
怕有些窟窿太大,补不上,等你教我两招呢,哈哈。” “不敢,补不上就让它悬着,悬也挺好的啊,还有热闹看,你说是不?” “这话经典,经典啊,看来还是要喝酒,喝了酒想问题就是不一样。” “那也要看喝谁的酒,哈哈。” 车子猛地刹住,朱天运才知道自己到家了。下车的一瞬,田中信往他手里塞了样东西,到家一看,是件很不起眼的古玩,破破烂烂的,体积很小,造型有点像佛,但又绝不是佛,是什么呢?朱天运把玩半天,不明其意。田秘书长为什么送他这个?洗完澡睡觉时,忽然明白,这件古玩叫“渔翁归”他在某本书上看到过介绍。民间有老百姓将它供起来,祈祷远行的人平安,能顺利归来。 田中信是在提醒他,该让萧亚宁回来了。 第二天,朱天运就让秘书请来了萧亚宁的上级、海东进出口贸易公司董事长谭国良。谭国良进门就检讨,说自己辜负了书记的殷切期望,连去了两趟新加坡,还是没把书记交付的任务完成。 “萧总太敬业了,执意不肯回来,下决心要把那边业务拓展开,我也没办法啊,不能打击她的积极性,再说公司现在还真不敢让她回来,萧总一走,那边业务全断线了。” “真要在那边拓展业务?”朱天运明知故问。 “是啊,眼下国内市场太拥挤,公司作为不大,向外扩张是公司下一步发展战略,萧总起模范带头作用,为公司做表率。” “这个萧亚宁,我看她是疯了!”朱天运腾地将茶杯放桌上,眼里闪出一股火来。其实这火他是冲谭国良发的。 谭国良又道了一阵苦,才说:“书记指示吧,要国良怎么做?” 朱天运见不得谭国良这种人,阴一阵阳一阵,到哪儿都装聪明,自以为天下人都是傻蛋,就他一人聪明,他没好气地说:“公司怎么发展我管不了,萧亚宁必须回来,这样吧,为了不影响公司大局,暂时先让她干一阵,你这边抓紧物色新人选,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她撤回来。听明白没?” “明白了明白了,一定照书记指示办。”谭国良赶紧点头。 打发走谭国良,朱天运又叫来唐国枢,跟他过问远东集团海州工业基地的事。这家基地是市里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也是最大的对外经济合作项目,当初是铭森书记带队、市里四大班子集体考察,从香港引来的。远东是一家集机械制造、船舶、海运等为一体的大型企业,引进它的目的,就是提升海东省的海运能力,加大海东与国际货物贸易之间的联系,进而提升海东形象,扩大海东在海域、江域经济中的影响力。这家公司的引进,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朱天运等人对经济格局或经济成分的认识,尤其增长了许多国际贸易方面的知识。朱天运对此项目兴趣很大,对基地建设抓得也很紧,远远超过当初建电子城的那份热情。 唐国枢正汇报着,门突然被叩响,朱天运不满地拧起眉,问了声:“谁?”门外传来纪委书记赵朴的声音:“书记,是我,有急事向书记汇报。” 打开门,见赵朴跟纪委另一位副书记站外面,后面还跟着两位陌生人。朱天运跟唐国枢示意一眼,唐国枢客气地将他们迎进,沏了茶,掩上门出去了。 “这两位是?”朱天运望住两位陌生人,心里上下起落着问。 赵朴赶忙介绍,两位客人来自跟海东毗邻的另一个省,一位是该省纪委二室的主任,另一位是该省旅游局副局长。赵朴简单将二位的来意向朱天运作了汇报,最近该省也在展开一场反腐风暴,在清查该省最大的国有旅游公司董事长案时,意外发现该公司跟海天国际旅游公司有多项财务往来,不久前他们控制住一笔资金,这笔资金企图通过该省旅游公司下面一家机构流入香港某融资机构。一开始他们以为是该公司所为,后来查明这钱不是该公司的,而是… “而是什么?”朱天运紧着声音问。 “是从我们海州转过去的,对方只收取百分之五的手续费。”赵朴说。 朱天运强作镇静地嗯了一声,又问:“这笔资金有多少,查明是哪家的没?” 赵朴汇报:“一共分三次打过去的,前后时间相差半个月,总数是两千二百六十多万。” “这么多?”朱天运倒抽一口冷气,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是谁这么大胆? “我们怀疑…”对方纪委二室主任往前一步,想插话。朱天运摆手打断:“先别急,让老赵说。” “这只是扣下的,估计还有更多资金,被他们提前转移出去了。”赵朴的声音很小。 “这些钱都是这边旅游公司的?”朱天运又问。 “暂时说不准,我们怀疑这只是一个通道,旅游公司没这么多资金。” “哦——”朱天运长长叹了一声,才将目光移到刚才要插话的主任脸上:“需要我们做什么,请讲。” 那位主任可能是被刚才朱天运摆手的动作慑住了,小心谨慎地说:“我们来,一是想跟这边通通气,提请贵市及早防范,以免更多的资金从地下黑道流往境外。二来也是想请海州配合,尽快查清两家旅游公司往来账务,因为那边很多钱,是从海州这个渠道转移走的。” “两家互换,为对方转移资金?”朱天运这才听懂了他们来的真实目的。 “应该是这样,书记怕是不知道,旅游公司跟境外很多地下钱庄还有洗钱单位都有秘密关系,它是国内目前洗钱的一个暗通道。” “这个我确实不知道,不过…”朱天运话说一半,忽然打住,目光又回到赵朴这里“该怎么配合,你们尽全力,需要上会研究的,及时提出意见来,这事就这么定,你看行不?” 赵朴当下会意,朱天运是不想就这问题多了解什么,太敏感,知道得越多越不好,于是顺着话音道:“好吧,那我们先回去了,等商量出意见,再向书记汇报。” 两位客人显然不甘心,同时也感觉到了朱天运的冷淡。但在朱天运这个级别的领导面前,他们也不敢太有想法,只好跟朱天运说再见,跟着赵朴走了。 朱天运把门关起来,独自坐了好长时间。这两位不速之客,怎么能给他带来这样的消息呢? 到了晚上,赵朴打来电话,问朱天运是否方便,想单独汇报。朱天运本来在家闲着,但还是找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