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朵水仙花_23.泰岐山月全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3.泰岐山月全食 (第3/4页)

婆家!年纪也不小了。”

    “什…什么?”

    “真的,去吧!我不拦你。”

    “什么?永泰你生气了吗?因为我刚才开的玩笑?”

    “趁我现在肯放你走,快去吧!”

    满脸恼怒的永泰似乎马上就会拍案而起,一走了之。他翘着二郎腿,嘴里叼着烟拿出Zio打火机点着火,噗地喷出一口烟来。

    “我知道你的想法,什么话也别说了,我没关系,别担心我!”

    “什么!你这个人现在在说什么啊?我的火直往上冒,永泰!要是想让我道歉才这样的,你趁早收起这一套!这次你打错算盘了!”

    “不是的,这是我的真心话,你别不当一回事。我虽然会很伤心,但还能忍受,去吧!我不再说了。”

    “…!”

    刹那间雨舒惊慌失措,转头看着一直在旁边坐位上注视着他们的南希,一脸哭相。

    “永泰…怎么突然变成这样了?”

    “因为你做错了呗。”

    “我怎么了?”

    “要我告诉你吗?”

    “是啊。”

    南希也相当严肃地晃了晃头。

    “我一直看着你们…永泰现在说的这些明明就是崔民洙版的嘛,话说得多了点儿,有一会儿我又疑心是申成一版,但现在肯定了,的确是崔民洙版,冷冷地说:‘去吧!这个!’是吧?金老板?”

    “哎呀,南希你真是的!”

    “嗯?是这样的吗?永泰!”

    “哈哈哈哈哈!”

    “傻瓜!还装出挺聪明的样子。”

    雨舒的脸色变得冷冷的,她狠狠盯了一会儿嘻嘻哈哈笑着的永泰和南希,生气地调过头去,在他们看不到的方向露出了会心的微笑:骗到了他们,三个人当中幽默的绝对高手还是自己——吴雨舒呀!

    水平最低的是南希。

    永泰和雨舒早就看出对方是假装受骗的。

    真快乐啊!那些妙趣横生的时间。

    “去把英振叫醒!没有冻死吧?”

    “他可是铺着用电池的电热毯睡的啊,现在正在睡袋里打呼噜呢!”

    英振叫承焕月食前五分钟准点叫醒他。

    “现在叫起来,我们要收拾东西。”

    “啊?月食还没发生呢!”

    这时是凌晨三点,永泰告诉承焕为了尽快下撤要事先把东西打包,承焕听明白后去叫醒了英振。

    承焕和英振花了二十多分钟就把背包打好了,山顶上处处都是斑驳的积雪的痕迹,寒风呼呼刮着,树摇摆着黑乎乎奇形怪状的枝条,像女巫的舞蹈。

    永泰低头看了一眼表。

    凌晨三点四十分!

    “啊!开始了!”

    预计的时间是四十二分。

    地球的影子跟美丽的白色月亮接触了,慢慢吞噬着月亮。永泰每隔十分钟就照两张照片,附近的承焕和英振也是一样,摁下快门的响声从泰岐山顶上飞向夜空。永泰把手放在照相机的快门上,回头看着还没完全醒过来的英振的脸。

    “小子!应该做好准备等着才是,像你这样呼噜呼噜睡着,错过了第一个镜头怎么办?”

    “台长您也真是的!再等六个月呗,六个月后再照就是了。”

    “真是的!你真的是会员吗?”

    “怎么了?”

    “小子!7月5号是部分月食呀!”

    “哎呀呀,是啊!嘿嘿嘿!”

    “不许笑!你再笑笑看,小心我把你的胡子拔干净了!”

    “呵呵…”他们开着玩笑对抗寒冷,不断地观察着月食,拍着照片。月亮已经升起相当高,跟西方的地平线成约四十六度角,现在一边慢慢向西方落下去,一边慢慢变细变小。四点四十九分,月亮完全被地球的影子吞食了,圆圆的轮廓隐约可见,发着微红的光。五点二十一分,月亮位于西方天空的双子星座处,最接近地球中心,附近分布着冬季星座和春季星座。在东方既白前的五点五十一分,月亮的东边重新显露出来,月全食结束了,整个过程历时一个小时零两分钟,比七月的那次短了约四十五分钟。

    夜空中展开的这场地球和月亮的庄严相会场面结束了,永泰、承焕和英振发出一阵欢呼。忍受着全身冻僵的酷寒是有价值的,想到很有可能拍到了个人很难拍到的效果极佳的月全食作品,承焕和英振快活地抱在一起又蹦又跳。

    他们背着各自的背包和天文工具,站到了下山的路口处。他们的东西多得很难一次带走,这次观测带来了所有的个人装备,要五六个人才可能一次背走。

    车停在下面,离山顶大概一公里处。

    “装备我们用接力的方式运下去吧,你们两个背上能背的东西先下去,承焕在中间。”

    “台长您负责第一棒吗?这一段最陡、最累了,还是我来吧。”

    “小子!不管怎么说都是爬山经验比较丰富的我比你们强啊!别说废话了,照我说的做!”

    承焕和英振背着背包先下去了。

    最重的是个人天文望远镜,共三台,把每一台都分成三角架、镜筒和主镜,这样,就有九件沉重的东西。三角架摔了也没关系,但镜筒和主镜要是掉到地上,就相当于把几百万元韩币扔进水里一样,因为换一个镜头就是相当大的一笔开销。主镜和镜筒要小心对待,即使花比较长的时间也只能一个一个搬下去。

    他们决定采取接力方式,也就是说总共一千米的路,从停车的地方开始每三百三十米为一段,确定好地点后三个人各自负责一段。永泰试过多种方式,这种方法是消耗体力最少的一种。三个人当中最累的是负责山顶附近那段路的人,因为相对来说那里的坡度最陡,三百多米的路至少要来往两三趟,最后还要背着一些东西走全程。泰崎山顶最陡的地方倾斜度有六十度左右,加上山路上了冻,路不熟的人背着东西走很容易出事,因此永泰自己承担了最艰难的一段。

    永泰大致估计了一下,把东西全部运到车上需要大概一个小时,他决定先把背包和一个镜筒搬下去。在山顶上抽了一支烟后,他就把主镜夹在腋下,背上背包,用一只手和两只脚形成三个支点,熟练而敏捷地开始下降了。要是坡度不那么陡,就可以右边夹着主镜,左边夹着镜筒,背着背包,在背包上面放一个三角架了,但像这么陡的路,还上了冻,即使要多走几趟,也还是小心为上。

    大概四十多分钟的时间,永泰喘着粗气上上下下,把绝大部分东西都传给了在中间的承焕,再次回到山顶路口处时,只有一个三角架了,不管他怎么盘算,最后这个三角架还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