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篇意外的凶手mdash; (第3/4页)
子买东西。” “什么?是真的吗?” “是真的。” “喔。”我喃喃道。虽然简单便断定了凶手,但当出现了矛盾的时候,便要立即接受挫败,那也是我身为配角需要做的事情“那么说来,这个女的不是凶手嘛…” “对了,反倒是刚才从警察那儿听见,在刀上发现了附有牛神画师自己的指纹,是么?” “嗯,是的,然而那是凶手弄成看来是自杀的伪装。所谓指纹,也只是左手的指纹。谁都知道牛神他是个右撇子。” “呵,是么。但那样凶手应该也知道,却为什么仍然留下左手的指纹呢?” “那一定是太慌张的缘故了。” 当我轻率地断言之际,部下的一名警员走了进来。 “警部,在买卖牛神贞治作品的画商那处,有这样的信寄到来。” “信?” 从部下拿来的信封中取出了纸条,上面是这样写着的: 牛神贞治的画,并不是贞治自己绘画的,他把由我所画的作品,以他自己作品的名义拿去发表。牛神贞治必须赎罪。 “什么?那样说来牛神岂非是偷了别人的作品么?” “绝对没有这回事。”直至刚才还在哭着的良子抬起头来断然地说道“是老爷亲手画的。” “究竟是谁写了那样的东西呢?”我仔细的把信件反覆再读,然后只得摇头。 “对不起。”天下一从旁伸过手来拿走信件“难看的字哩。” “大概是为了要掩饰笔迹吧,不是定必需要的么。”我因而露出外行人真麻烦的表情。 “嗯,如果真是那样…”天下一开始在脑海中进行推理时的习惯——搔着乱蓬蓬的头又开始了,头皮四处飞散。 正如之前所说的那样,这篇是猜谁是凶手的小说。然而,未必是读者单方面读着记事便能够说“知道凶手了吧”也有“仅凭小说中的线索即使翻转过来也不可能解开真相”这一类型的小说存在。 但实际上那也没关系。那样说是由于像作品中的侦探那般以理论推测出凶手的读者,大概相等于完全没有。大部份的读者都是依靠直觉和经验来判断真凶的,对吧。 “我在中途已知道谁是凶手了!”尽管常常会有那样说的读者,但实际上却并非以推理判断的,那只不过是适当地瞄准目标而猜中“是那家伙啊”而且对于作者来说,麻烦的是并非针对唯一的目标,读者的竞猜便如同赛马预测那样。例如以今次的事件来说,读者的预测多半会变成像以下的样子:大热门——龙见冬子,年青的美人儿。以她作为凶手很是相称。虽然对受害人的死显得最为悲哀,但总觉得是刻意装成的。 次热门——虎田省三,被描述成大好青年,但由于是最不可疑的人,因此反而值得怀疑。 冷门——马本夫妇中的其中一人。怎么看来也有觊觎财产的动机,但那多半是作者为了误导读者而创造的人物。 大冷门——犬冢良子,尽管是保守的不显眼人物,然而也可能来个大逆转——原来是个坏女人。 超大冷门——警察中的哪一位。偶尔也会出现这种小说,所以要列入考虑之内。 特例——自杀或是骗局,甚或是全部人在合谋。 建立了以上的猜想后,读者便拭目以待看看到底是怎么的一回事了。所以不论谁是凶手也会说句“哼,果然是那样,早已想到过了。” “喂,没问题么?”我对正等待出场的天下一说。接下来是他的解谜了“其实只是读者心中所猜想的那样吧。” “请交给我好了。”天下一充满自信的样子。 “可是呀,无论凶手是在这次登场人物中的哪一个,读者都是不会感到惊讶的。” “是么?” “还有太多的空间吗,喂,即使这类型的小说到了哪个程度,作者或读者都不会是凶手什么的啊。” “当然不是。况且即使真是那样,近来的读者多半也已经有想到过了。” “的确是那样。”我提高了声线说道。 敞开客厅的门,出现的是部下警员。 “全部的人都已集合起来了。” “好,那么走吧。” 我与天下一走进去。在客厅中,有关人等都已经聚首一堂。我咳了一声后说道:“嗯,关于今次的事件,天下一有话要说。虽然我认为听取外行侦探的推理也实属无谓,但既然本人提出怎也得说说,那么便听一下吧。”——那已是惯例的台词。 我坐了下来,而天下一则向前踏出一步然后说道:“各位,”——那是常用的开场白——“今次的事件实际上是非常奇特的,就连我也感觉有点混乱,但终于也发现了真正的凶手。” “是谁呀?” 有关人等发问的声狼变得大起来。 “那是,”天下一转身望向四周各人后说道“是一名男性。” “啊!”那样的声音此起彼落。 “是你,是你吧!” “不是,不是我!” “也不是我。” “好了,好了。”天下一安抚开始sao乱的有关人等。 “请听我说。身为凶手的他,长时间乐于存在于牛神贞治的背后,自己绘画的画被牛神从旁夺取并以牛神作品的名义发表,但尽管如此,牛神对他却毫无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