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_第十一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第15/16页)

多战争年代用过的物品,在他的马褡子里就有这双钉鞋。我知道,这正是您当年为严泽光出的主意,是为了防滑用的。看见了这双钉鞋,我产生了对气候的联想,我想到了双榆树战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雪。后来我就进一步寻找资料,于是查出,在双榆树战斗发起之前,新野地区接连下了四天大雪。这一带地形两壁几乎直立,平均沟宽不足三米…”沈东阳在沙盘上方比划了一个手势“而距离长达四十米。当时的风力风向是东偏北七级。这些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这四十米的距离至少有七至十米的积雪,完全封住了穿山暗河至双榆树主峰的出口。您和严泽光当时没能发现穿山暗河,也是因为积雪造成的。由此我得结论,这条穿山暗河在实际的战斗过程中,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它唯一的作用是在战斗之后,在几十年间,都在混乱着您和严泽光对于双榆树战例的分析。另外,还有师史,当年修定的师史的确有一些不太准确的地方,那可能是出于…”

    “出于什么?你是说对我歌功颂德?不实事求是?”

    “…那里面确实回避了一些不该回避的细节,不能不说,有一定的粉饰成分,也包括对我岳父面子的照顾。可是这样一来,却给后人在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带来了许多不便。从这个意义上讲,修改师史是有必要的。也许,这种修改和我岳父的初衷是相悖的。他是想往好里改,但可能事与愿违。”

    王铁山竭力控制自己的愤怒,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沙盘,看了一会儿,抬头问道:“那么,如何解释敌二号高地兵力的转移呢?”

    沈东阳从容地说:“严泽光最初认为,是您离开之后才给二号之敌让出道路的,这显然根据不足。他无法解释时间和距离上的矛盾。而当我把思维的焦点集中在这个问题上的时候,我又产生了时间上的联想。我计算了两点间运动所需的最长的和最短的时间,终于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敌人打了你们一个时间差。敌人的兵力并非是从甲到丁,而是链形滚动,从甲至乙,乙至丙,丙至丁。他们是在运动中换防。在您失去目标时,他们全在路上。当您离开目标时,他们又各自到达新的阵地。全部的问题不是空间的,而是时间的。严泽光延误了二十分钟,您则提前了二十分钟,以至于把本来应该达到的最佳效果变成了次佳效果。”

    13

    帐篷外面,参谋干事们全都坠人云遮雾罩之中,什么双榆树战例,什么二号高地,什么时间差穿山暗河,全都莫名其妙。

    内幕只有严丽文知道,她几次想走进去缓冲一下,却始终没敢这样做。

    “你的意思是,首先上当的还是我”

    “是的。战斗发起之前,无名高地之敌在前,军长您居中,二号高地之敌在后,黄蚜洞之敌在最后。战斗发起之后,无名高地之敌进入严泽光的东侧,军长您进入无名高地,二号之敌则进入了您放弃的阵地,黄蚜洞之敌又进入了二号。如此一来,就使严泽光部陷于被动地位。当然您部还是以最快的速度攻上了反斜面,否则,后果是不堪想象的。”

    “那么,请你明确回答我,你是怎样看待双榆树战斗中我和你岳父的是非问题?”

    “军长,我没有权力下这个结论。由于敌情突然变得诡秘,致使你们两个人都产生了判断上的失误。而当敌情明朗之后,您确实扭转了局势。但是…严泽光之所以失去了扭转局势的能力,也正是由于配合上的不协调造成的。”

    “你的意思仍然是在说,严泽光的失利我有责任。”

    沈东阳避开了话题的锋芒笑了笑说:“军长,如果是我站在您当年的位置上,我也会那样干的。我们今天所进行的毕竟不是真实的双榆树战斗,真实的战斗不容许我们这样解方程般地从容,不是我们今天在一片模拟战场上能够复制出来的。军长您是一个唯物主义者,我想您并不是要跟谁较个水落石出,您的本意一定是想把过去的战斗结合起来,用今天的眼光去审视它分解它,寻找它的可塑性,从而在理论上总结出更加成熟的战术思想。”

    “你不要打了老子一掌又来按摩。”王铁山拍案而起。

    “我是真诚的。我认为,一场战斗,有无数种可能也有无数种打法。可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只容许做一种选择。你们过去打了不少仗,甚至打了不少漂亮的胜仗。但是能不能说都是进行了最佳的选择呢?我想不一定。最佳的选择永远只有一个,而我们或许终生未必能够得到。譬如双榆树战斗,您,也包括严泽光,你们只能根据当时掌握的情况,以你们的智慧和经验所能够达到的最高极限去进行选择,而这种选择在若干年后重新审视,还会发现弊端,这就使得双榆树战斗和过去所有的战斗包括已经取得了巨大胜利的战斗一样,还可以往下演绎无数次。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思维方式去苛求双榆树战斗,更不应该对您和严泽光提出苛求。”

    “你知道你岳父对我指责的理由吗,是我没有从东翼出兵。老实说,这一点我恰好是能够接受的。”

    “从东翼出兵同样是亡羊补牢之举,还是在穿山暗河上做文章,充其量也只能像实际结果那样,勉强取胜。只不过能够保住他的主攻态势,伤亡依然不可避免。如果他能够看穿守敌的企图,将计就计,就绝不会出现那么大的伤亡。”

    “好,既然把皮剥到这个地步,我就告诉你这样一个事实。拿下无名高地之后,我曾经派出两个排迂回至高芭山下,又被你岳父指挥到了二号。如果这两个排在战斗中期出现在高芭山,你想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沈东阳怔了一下:“您是说您也利用了时间差?”

    “我没有想那么多。但我根据当时的情况,认为有必要加强高芭山。如果你丈人不阻拦,至少可以减轻西边的压力。”

    “他为什么要截住那两个排?”

    “高芭山距主峰只有二百四十米。”

    沈东阳迟疑了一下“军长您是说…他怕二营先上主峰?”

    王铁山抬起夹烟的手指,往头顶上指了指:“这个问题只有问你的老丈人了。”

    沈东阳低下头,在沙盘上凝视良久,然后才淡然一笑说:“军长,我岳父截住你派去的两个排,这种说法史料上没有记载,恕我直言,死无对证的事情,我们大家都说不清楚。”

    王铁山被沈东阳的态度激怒了,只觉得心脏一阵悸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