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戒的锻造者:托尔金传_第八章:男人的世界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男人的世界二 (第2/3页)

弟沃尼的信中抱怨托尔金的烦人之举,以及他严谨、友好却又捉摸不透的复杂个性。

    杰克对托尔金的感情没有托尔金那样强烈,他对他充满敬意,喜欢与他在一起,并且从这种友谊中获益匪浅。但与托尔金相比,他较为活泼,性格不太传统,拥有更自由解放的心态,比他有更多的好友,能享受更潇洒的私生活,这种差异为友谊增添了活力,但自三十年代末起,有三件事开始影响他俩:刘易斯转变宗教信仰、刘易斯的书热卖,最后,但恐怕也是最重要的,刘易斯的新朋友。

    刘易斯自小受爱尔兰新教徒教养,但成年后,却抛弃了一切宗教信仰,托尔金渐渐知晓了这件事,不过一当他知道,便立刻认为启发朋友认识宗教教理真谛是他的责任,因此,他俩就宗教问题有过许多次长谈。经过交谈和刘易斯的理性分析和思考,刘易斯认定上帝的确存在。1931年9月的一个晚上,刘易斯与托尔金的朋友雨果。戴森(他也是一个天主教徒)像往常一样去牛津大学。三个朋友在户外散步时,话题自然便转至基督教上,刘易斯当时正主张多神论,基督教信仰的核心要求信徒们坚信基督,认定他是为着拯救我们的灵魂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刘易斯丝毫不能接受,认为不过是一个神话而已,而且,他还相信,从根本上说,神话都是谎言。托尔金细心地倾听着朋友的陈述,他的反驳改变了刘易斯的人生。他(托尔金)

    说神话当然绝不是什么谎言。神话的本质源于真实,它生动地描写了某些特定的文化含意。你可以称它为神话,但它是建立在真实的事件之上的,来自真理。因此没有神话是谎言。托尔金相信基督教核心的“神话”提供了一条道路,让每个人都可以追寻非物质层面,是追求更深远性灵的内心途径。

    虽然刘易斯并未即刻获得启示,但这次谈话却让他以全新的态度去思考信仰问题了,同时,这次交谈也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这两个朋友相儒以沫的情景,以及这样的过程带给他们多少写作题材,此后,刘易斯在后来的文学生涯中,一再表达基督教是神话的观点,这也是他著名的作品《纳尔尼亚纪事》(托尔金讨厌这本书)和科学幻想三部曲中《来自寂静的行星》(1938)、《太白金星》(1943)、《狰狞暴力》(1945)的主旨。把基督和刘易斯所熟悉的理性思维(神话的意义)联系起来,似乎可以让他先把宗教理性化,接着让他衍变为一种本能,一种热情。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次重要谈话让托尔金与刘易斯的友谊更进了一层,但也埋下了日后友谊破裂的种子。托尔金真诚地希望刘易斯皈依天主教,但杰克反而回归到托尔金极其讨厌的爱尔兰新教,这位因他的帮助而找到上帝的人,最后竟然投了敌营,而且还声名远扬,他们的友谊开始出现裂痕。

    因为都是作家,刘易斯的皈依新教让托尔金尤为痛苦。从寻找上帝、寻找基督,到成为信徒,刘易斯立刻变成了基督教的护教者,而且以此闻名遐尔。刘易斯出版了《朝圣者的回归:为基督教、理性以及浪漫主义辩护的寓言》(1933),速度之快,令托尔金匪夷所思。后来,大部分在1940年至1941年间空袭执勤时写就的《地狱来鸿》,则在基督教杂志上连载,于1942年成书出版。这本书在国际上大获成功。

    托尔金认为刘易斯并未深刻思考自己的宗教观点就匆忙将它们形成文字,他不喜欢这本书。

    从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刘易斯连续不断地出版脍炙人口的新作,每本书的风格都截然不同,并且涵盖各种体裁,不过都是借寓言的形式来表达他的宗教观点,这些书包括《来自寂静的行星》和随后出版的以《狮子、女巫和衣柜》为始的《纳尔尼亚纪事》。

    托尔金最为蔑视的是刘易斯最有名且最成功的《纳尔尼亚纪事》。(实际上,从本书的记载看来,托尔金没有喜欢过刘易斯的任何一部出版物)。刘易斯自1949年春开始在“因克林”聚会朗诵这本书。在这之前的十年间,托尔金在聚会时吧他的《魔戒》故事读给“因克林”的成员们听,由霍比特人的故乡到莫都边境,深深吸引了众人。

    但是现在,刘易斯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写出了自己的神话故事,几天之内便写出很长的段落。如此的速度是托尔金恼怒的原因之一,而且他也很讨厌这个故事,觉得它前后抵触,互不协调。他(托尔金)严于律己,因此期望朋友具有相同的品质与真诚。(真希望国内能翻译这本书,让我们看看究竟是文人相轻还是它真的有那么糟:P)

    托尔金毫不掩饰自己的反感,并在会上公开宣称,他的确丝毫不喜欢《狮子、女巫和衣柜》,有一次,托尔金在街头偶遇刘易斯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