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为云二 (第2/4页)
,猥琐甲见机不好,连连后退。李若虚拎着凳子,紧追不舍。 “军人打人了,救命啊!”猥琐甲高声叫着。 一名读书人同情心泛滥,上前想劝几句,还没张嘴,凳子已经到了面门。 “哎呦”一声,栽倒在地。 李若虚一愣,本想飞凳砸猥琐甲,不料打到了好人丙,上前刚想道歉,人家好人的同伴高雅丁不干了:这军人看着不像个军人,恁地无理,也不问问怎么就打人呢?军人很了不起吗?军人就可以打人了? 高雅丁上来为好人丙打抱不平,却高估了自己的实力,李若虚三拳两脚,把他放倒,再追猥琐甲。不了解情况的人,上来打军中败类;在座的也有很多高级军官的衙内,他们不认识李若虚,但是被李若虚以一敌十的大无畏精神所感动,被父辈的光荣所激动,来吧!谁怕谁啊! 短短的一刻钟,参加混战的达到了一百余人,李若虚等军方代表,人数虽然处于绝对劣势,但是士气高昂,进退有据,既有纪律又不失灵活性,阵地能守则守,不能守就采取游斗的策略,居然一点都不处下风,斗了个平分秋色。 岳云看到了李若虚,大惊:这位平时儒雅谦和的李伯伯,今天是怎么啦?岳云不能看着李伯伯吃亏,那样父亲会打死他的,所以岳云就出手了。 一声断喝,身如龙,拳如虎,招招见效,无一落空,拳打脚踢,所向披靡!几息之间,文人代表全部倒在了地上,岳云虎着脸喝道:“还不快滚?” 残兵败将们相扶相依,无限凄惨地去了。岳云再来拜见李若虚:“小侄岳云参见伯父大人,伯父大人安好!”李若虚大笑,扶起岳云,问道:“衙内武艺又有精进,李某看着,着实欢喜呢!” “伯父谬赞了!” 二人大笑,向主人辞行,飘然而去。 这就是震惊全国的“尚书府军人殴打文士”事件的始末,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适逢上下两院开会期间,而且遭到殴打的人中间不乏下院代表这样的显赫名流,文士们大声疾呼,文官们怨声载道,宰执们冷眼旁观。而且,这件事情与各方势力争夺赵鼎留下的执政位子一事,又搅合到一起,显得更是棘手。 一直等待时机的赵桓再也坐不住了,准备着手处理这件事情。 第二日,赵桓升垂拱殿,与宰执议政。三位宰执同时告病,只有李纲、王禀、张浚三人到场。 “报,红旗报捷,交趾大胜。陛下,报捷使者已经到了,见是不见?”裴谊的声音从殿外飘进来,如一缕凉风,叫人舒服呢! 李纲等人上前贺喜,赵桓含笑点头,一转眼笑容消失无踪,淡淡地说道:“宣!” “宣信使上殿啊!”也只有红旗报捷的信使才有这种礼遇,可以上殿面君。赵桓接过信,勉励几句,吩咐信使下去休息,却不展开,又道:“去请生病的宰执来,如果能说话就抬进宫来;如果不能说话,就把致仕的折子带回来。” 李纲心内一惊,大宋尊崇宰执,为历朝历代所无,象今天这样的情况,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李纲也不相信那三人病了,怀疑他们只不过是想避祸而已。最近,朝廷当有大事发生,实在是祸福难测啊! 赵桓看完刘琦的报捷信,示意裴谊传给宰执看看,道:“诸位爱卿都想想,交趾的事情怎么办。” 说完,似乎叹了一口气,闭目养神。 大殿内死一般的寂静,裴谊感觉不到天气的炎热,身子如同掉进冰窖里一般。 半个时辰,三位宰执前后脚到了。顾不上擦汗,传看报捷公文。 赵桓忽地睁开眼睛,也不问缘由,只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笑道:“昨天,听到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想与诸位爱卿一起乐乐,来呀,传岳云!” “传虎贲军团营指挥使、带御器械岳云上殿啊!”岳云正在殿外候着,听到传呼,躬身入殿,屈身急行,见陛下行三跪九叩大礼。 “起来回话!” “谢陛下隆恩!” 赵桓道:“你把昨天发生的事情当着诸位宰执的面,再说一遍!” 岳云把李若虚为什么大人,又是怎么打人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岳云退下,赵桓又道:“诸位爱卿都说说自己的看法。” 李纲道:“议政院职责不明,对政事颇为掣肘,请陛下明察!” 李纲说的是实际情况,但是,更深一层的意思却没有说出来。 张邦昌道:“儒者报国以言为先,各级官员应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似乎不应太过在意,请陛下留意!” 何栗道:“臣完全同意两位相公的意见。” 枢密院与尚书省用一个声音说话,尤其此事还关系到枢密院属下的军方要员,作为枢密院长官似乎不如此,由此可见何栗的立场。 秦桧道:“议政院代表要议政就得说话,酒桌上的笑谈当不得真,一笑可也!” 王禀道:“京城文武两方对立情绪严重,请陛下圣裁!” 王禀倒是把事情挑明了。 张浚赞同王禀的说法,恳请陛下尽快处理此事。 赵桓道:“文武对立情绪严重,为什么会这样,哪位爱卿可以告诉朕啊?” 王禀愤然道:“臣武将出身,在这件事情上,为军队考虑的多些也深些,反而没有过多顾忌其他人的看法,未能及时疏导,才有今日。请陛下治罪!” 王禀在六位宰执中排行第五,这一番话讲出来,明着是在说自己的事情,其实一下子把其他人都装了进去。事情很清楚,如果王禀有罪,其他人难道就没有罪? 李纲等人同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