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上京 (第3/5页)
段也能容五马并行,并不是太难走。在山中行两百里,突然袭击将山口驻扎的一只千人军队全部干掉,东面就是绿油油的平原了。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在山口外等待了一天一夜,全军进入平原。大军如一股股洪流,向金国都城上京飞奔。 “报:左厢击溃上京西面之神翼军,正在追击残敌!” 李显忠驻马高岗,向下瞭望,望着所谓的上京城,还是不能相信啊! “这难道真是上京城吗?” 向导干脆地回道:“千真万确,大帅尽可以找人来问,如果不是,将小的脑袋拧下来当球踢!” 城墙高五六丈,厚一丈五,建四门,城内超过城墙的建筑屈指可数,城内人口十万,周长十里里左右,用来防守的剁墙矮得不像话,根本就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这样的城市在大宋不要太多,就是在金国也数不胜数,作为一国的都城,实在是寒酸了一些。如果宗弼将上京能打仗的军队都带走了,那么上京城岂不是唾手可得? “报,军团右厢击溃神锋军万余人,现在距离上京不足两里!” “报,中军距离上京不足一里!” 李显忠长出一口气,千辛万苦就是为了这一刻,终于可以包围上京,也许可以将金国权贵一网打尽呢! 上护军赵柄突然凑过来说道:“这一回大帅的功劳可是太大了,一顶郡王帽子是跑不了的!” 李显忠不假思索地说:“殿下又在拿我开心?” 赵柄一本正经地说:“陛下酬功不吝重赏,大帅能一网打尽,岂不是天大的功劳?王禀都可以封王,李显忠却是不行?没这个道理吗?” 李显忠确实没想到自己也能封王,仔细想想还真有这种可能,不禁热血上涌,心潮澎湃,扬鞭催马冲下山岗。 按照计划,郑七郎会将完颜青的遗物以及劝降的文告投进城里,如果金国方面没有答复,两个时辰之后将攻打上京城。人马很疲惫,可以利用这段时间休息,还可以落下一个文明之师的名声,正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靖康三十年三月二十一日,大宋捧日军团、蒙兀室韦各部联军五万八千人兵围上京,午时三刻,御龙军飞临上京城上空,开始狂轰乱炸。 还算像样的城楼,变成了碎木瓦砾;城墙上一切危险的东西都被扫荡一空;然后,飞艇一分为二,一部分轰炸祖庙,一部分轰炸皇宫大内。郑七郎的飞艇处在部队的中央,通过旗语发布战斗命令。巍峨的乾元殿受到了重点关照,二十架飞艇转圈地炸,捎带着将大殿周围的建筑都清理干净,万一宗磐那厮正在里面会议,听到爆炸声吓得迈不动腿,正好装上一颗不长眼的炸弹,被炸死了呢?这种可能不是没有啊!然后绕着朱红色宫墙,凡是碍眼的东西都要炸一气,下面如同蚂蚁一样奔跑的人群根本奈何不了他们,他们可以狂行无忌,可以为所欲为。 忽然,从下面传来轻微的声响,浓烟升起,七郎旁边的一艘飞艇剧烈地摇晃,然后向下方飘落。千里眼中,清晰地看到五门大炮正在做发射准备,女真人搬出大炮打飞艇,反应很快,击毁一架飞艇,城内响起震天的喝彩声。 “命令:把敌军的大炮阵地给我炸掉!” 稍微一松劲儿,就给了敌人可乘之机,七郎大恨,千里眼紧密子着下面的动静。 飞艇悬停在大炮阵地上方,扔下炸弹,只见地面上浓烟滚滚,爆炸声爆豆一般,烟雾散尽,地面上什么都不剩了。 轰炸皇宫是为了打击敌军士气,其实对攻城战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七郎带领飞艇前来支援。 旋风炮架在骆驼背上,弹如雨下;火龙箭将敌军打得不敢冒头;飞艇又加入了合奏,势如雷霆。 蒙兀室韦人有一个算一个,看的目瞪口呆;曲也怯律与各部大头领指指点点,初时惊愕,继而喜笑颜开,他们一定实在为自己英明的抉择叫好吧? 随着一声“出击”的命令,前面的士兵在护城河上搭起跳板,后面的兄弟抬着紧急赶制出来的云梯,跨过护城河,顶着敌军的箭矢,冲到城墙下,搭上云梯,兄弟们顺着云梯勇猛地向上面爬去。 滚木砖石从上面砸下来,前面的摔下去,后面的再补上,今天是最后一战,谁先登上城头,赏钱十万,封开国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况且捧日军团号称大宋第一主力,士兵们士气旺盛,自视甚高,由他们来攻破上京,活捉金国皇帝再合适不过。虎贲军团似乎很牛,这回也要靠边站了;天武军团不是不服气吗,看你们还有啥说的。以前你们立过再多的功劳,也比不上我们一次干的,哈哈,老子天下第一,天下老子第一,第一天下老子,捧日军团,牛! 左厢第一军的一名士兵,距离城头不足一尺,正想探头冲上去,忽然上面一团黑影撞过来,一名女真士兵懒腰抱住他,两人同时落下云梯。又一人大半个身子已经上去,只要向前跨一步,就将成为第一个攀上城头的中国人,距离他三尺的地方,女真人举起了一块石头,正在狂笑着。 “嗤嗤”箭矢从宋兵头顶飞过,正要楔进那人的胸膛。好汉子摇三摇,晃两晃,大喝一声:“阿骨打!”仿佛阿骨打附体了一般,还是扔出了石头。宋兵向旁一闪,石头落在肩头“哎呀”一声,摔了下去。 一队宋军穿过护城河,直奔城门。火药包码得整整齐齐,士兵们全部退后,点燃火箭,瞄了又瞄,射了出去。 “呜呜,呀!”几万宋军同声高呼“呀”字喊出来,城门处却没有预料之中的火光和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军兵上前查看,城门上方有许多不易觉察的小孔,从里面流出的水将火药包淋湿了,当然就扎不响了。 宋军陷入苦战,李显忠再三思量,喝道:“传令,收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