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卒死青龙山 (第1/5页)
第二十三章 卒死青龙山 杨香武与小雀儿二人双双往前奔,杨香武一心想看丁玲咚,他此刻的心中很矛盾。 杨香武心中的矛盾是有原因的,一方面他很想知道那丁玲咚她就是七王妃的女儿,但另一方面他又怕丁玲咚是七王妃的女儿,因为在他的心中,他似乎喜欢上丁玲咚了。他也喜欢小雀儿,但他又忘不了丁玲咚。杨香武的心中沉沉地,便也步履重重地慢下来了。 小雀儿不知道杨香武的心事,高兴地挽着杨香武的手指着前方,道: “香武哥,你看,咱们快到长城了。” 杨香武没回应,因为他发觉一大批人正自那刚修补没几年的长城堡门往这里走过来。 文小雀儿也不说话了,她眨动着美眸看过去。 那批人真不少,足足有二百多人过来了。 长城外有风沙,黄沙飞扬半空中,人群中有的可真叫难辛呐。 这批人是干什么的?难道也是迁徙移民吗? 杨香武不由得手摸布袋,因为他动了恻隐之心。 双方遇在城墙下,杨香武一声叫: “都站住。” 人群中有人高声叫: “叫俺们站住干啥呀,站得久了你管饭?” 杨香武笑笑,道: “我问问你们这是干什么的,携家带眷到关外,关外天冷,不怕冻死呀。” 柱杖过来个老太太,这老女人张嘴没有牙,精神可大,她上下看看杨香武,又有十几个汉子也围上来了。 老太太问杨香武: “你是什么银?” “我不是‘银’,我是‘人’。” “你这小伙子开什么玩笑呀,俺们都是有家有业的“银” “呀,人家八旗夺江山,咱们的大家子被没收了,咱们这是迁庄到关外渡荒去的。” 杨香武听得心一疼,这与上一批没两样,不由回头看看小雀儿。 小雀儿明白杨香武的心意,她微点头。 杨香武一狠一咬牙,他伸手自布袋中摸出一把银锭还有一个金锭,他送到老太太的面前,道: “老奶奶,你收下吧,一路之上要花用的。” 老太太发了呆,她冒出一句不该冒出的话,道: “我说小伙子呀,看你这么大方,你若不是最好的人,你就是个坏蛋。” “怎么说呀,老奶奶?” “你送俺们银元宝来的正,你是个大好人,你这金银来的不太正,那你就是个大坏蛋。” “就算我是偷来的吧,你收下。” “你小偷呀。” “我说老奶奶,你如果不收,没关系,咱们抽腿往后蹬——你走你的,我走我的。” 杨香武正要收回银子,老太太的手更快,一把夺了过去,她吃吃笑了。 “我说小伙子呀,这年头谁最有银子呀?” “有势力的人最有钱。” “这不就结了,有势力的人怎么会有钱呀?还不就是巧取豪夺弄来的,你今弄了他们的钱,小伙子,你是个义士呀,唔,你再把这银子送穷人,小伙子,你不但是个义士,还是个侠客呀,好,老身我代表我们李家庄的人收下你的这些银子。” 杨香武一笑: “还以为你老不要小贼的银子呐,哈…”“收,多多益善,越多越好呀。” 有个汉子指着杨香武布袋,道: “咱们李家庄有二百七十三人呀,英雄呀,多送咱们几锭金锭吧。” 杨香武虽然不痛快,但他还是再送上一锭金元宝。 元宝送出,回身便走。 有汉子大声叫: “站住,站住。” 杨香武回头一瞪眼,冷叱: “还想要?还是想抢?” 那汉子迎上去,他笑指长城堡门,道: “英雄,你已令俺们感动了,谁还会抢呀,那是畜牲们干的,俺们山东老乡不干。” “那叫住在下干什么?” 汉子手指堡门,道: “俺是告诉英雄,进长城要小心,守城门的是个总兵大人,他呀,听说是大明叛将洪承畴的儿子他叫洪涛的,他的人马会搜身,俺是想,你带了这么多钱,万一被他们搜出来,可就有点不对劲了。” 一听洪承畴的儿子驻守长城这一段,杨香武露出个吓人的冷笑。 他自袋中又摸出一锭银子塞在那人手上: “谢谢,我知道了。” 那人一呆,喃喃地看向走去的杨香武与小雀儿。 “真大方,他把银子当石头蛋儿了。” 于是,杨香武与小雀儿二人不急于进长城了。 杨香武拉了小雀儿,这二人走到三里外的小河岸坐下来,小雀儿紧依杨香武,她轻声地道: “香武哥,你怕那批官兵吗?” “不,我怎么会怕他们呀。” “见你在发呆,我心好难过。” “我是在想,要如何收拾这位总兵大人,因为他乃洪承畴的儿子。” 小雀儿道: “在过去,如果要杀官,我会怕的,可是与你在一起什么我也不怕。” 杨香武抬头看长城,他指指附近的城垛子,道: “我们很容易地可以越过城墙去。” “过去我是过不去的,自从跟我姥姥服了千年参汤之后,我也自觉身轻如燕。” “太好了,咱们天黑过长城。” 就在这时候,忽听远处人声沸腾,声音来自城门内。 杨香武对小雀儿,道: “你在此守着这布袋,我独自去看看。” 小雀儿是不会乱走的。 小雀儿也接过了布袋,挺沉的布袋。 杨香武奔向城门口,他从城外看城内,这一看看的他心中泣血——只见——只见城门内的一个大广场上坐的尽是逃荒迁徙的人,那些苦哈哈的人们在争吵着什么。 这些难民少说也有近千人,也许一千多。 这些人的四周全是官兵包围住,谁也不能乱走动。 另一边有难民排成行,一个一个地被搜查。 这批官兵都带笑,有人低声道: “难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