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讲心灵世界的建筑思想 (第6/6页)
。《方舟》里的她们则拒绝扩张这种供男性享受的东西,她们所扩张的是和男性同样的立足的素质。然而,她们却没有意识到,当她们极力将自己推到和男性同一起跑线上去的时候,她们因为违反自己性别的努力搞得筋疲力尽,碰得遍体鳞伤,只能互相添着伤口的时候,这个世界并没有因为她们的参加有所改变,相反,却因为她们的取消女性性别更为坚固的男性化,她们的努力实质上是承认了这个世界的男性主宰权。然后我要提到美国黑人女作家的长篇小说《紫色》。 《紫色》也是将女性放在和男人对立的位置,而女性和女性则是最好的朋友,这和《方舟》不谋而合,但和《方舟》不同的是,在这里女性的世界是天堂,她们安身立命于那个粗暴霸道的男性世界之外,自给自足,感到极其幸福。那个妻子眼看着丈夫把他的情人带回家,看见那个情人非常美,并且对她丈夫非常任性和跋扈,她竟感到高兴,没有一点嫉妒。她看到男人对情人赔着小心,给她送饭,那个姑娘却把他赶了出来,她不由爱上了她。从此她们就成了好朋友,她向她丈夫的情人学习了很多东酉,甚至学会了zuoai,那姑娘告诉她,女性的快感来自何处,在什么位置,而以住她在和丈夫的性生活里是完全体会不到的,她以为性只是对男性有意义,是男性的需要,现在情形却变了。就这样,《紫色》描写了一个妇女乐园,它产生于男权的压迫之下,最终又被男权所破坏,但就是它这短暂的存在,成立了一个充满欢乐的天堂。 最后一组作品。《我们建国巷》,是湖南作者叶子臻写的。它写一条老巷叫建国巷,住的都是几辈子的老户人家,知根知底,你来我往,一家烧rou,各家一碗,有福共享,很有点共产主义的味道。可是后来事情有些变了,起因是一件小事,建国巷里有个居民在厂里得了技术革新的奖,奖品是一台黑白电视机,这是建国巷第一台电视机,于是他们家就变成电影院了。每天晚上,家里坐满了人,带着自家的板凳,这家的大人孩子则拿出瓜子、茶水招待,大家都很快乐,就像过节。但渐渐的却感到了不方便,他家的晚上总是敞开了门户,无法享有自己的私生活,因此有几次他们开始拒绝观众,说:“今天晚上我们家不放电视了。”自然人们对他家就有了看法,纷纷疏远了他家,使他们孤立起来,最终失去了建国巷的融融亲情。这就是为保护个人生活所付出的代价,亲情萧瑟,人际关系疏远,随之孤独来临。可是没有个人生活又不行,在那种公有的生活里,我们失去了自由,人性受到压抑,所以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我们还是要争取个人生活的空间。第二部,我将举电影《九周半》为例子。这是一部美国电影,讲一对男女从邂逅相遇到分道扬镳,仅达九周半时间的爱情,它的名字就这么来的。这个女性对这个男性一见钟情以后,便很自然的要去了解他,也被他了解,以达到互相契合的目的。她谈自己,也询问对方,她请他一块去参加朋友家的Party,到对方工作的地方去。这是一种社会化的恋爱方式,就是在人群里建立一个两人共同的生活空间。 而这个男性却不是这样,他把人当作孤立环境里的动物,和周围没有关系。他不向对方讲述自己,不和对方参加晚会,当这个女的到他公司里来,他的态度也是很冷淡的。那么,他是以什么方式进行交往呢?他只以性的手段,他用极其怪诞的性方式zuoai,企图建立两人间的亲密关系,开始时她觉得很新鲜,觉得他很有热情和想象力,而直到他找来一个妓女,在她面前和妓女zuoai,以激起她的激情,这时候,她受不了了,这种畸形的爱的方式伤害了她,她虽然很爱他,却觉得与他无法相通,最后离开了他。等到要分手时,这个男的开始向她介绍自己,说我出生在什么地方,我的父亲是做什么的,我从小怎么样长大,可那女的说,已经晚了。电影最后结束在这样的情景上,男的压在他那个空洞到抽象的房间里,房间里什么也没有,却有着许多电视机,女的则挥泪如雨地走在人群拥挤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两个人就此天各一方。在这个故事里,人处在完全孤独的境地,封闭在自我之中,这种封闭是那样牢固,就好像是一个坚硬的核,突破它几乎没有手段,连两性相悦也无法开拓出路。我觉得《九周半》走到了个人性的极至,再往前还有没有路?我就必须要说到张承志的小说《北方的河》。张承志总是给我们定些很高的人性的标准。《北方的河》写一个学历史的青年,去考察北方河流的经历,北方的河流对于他有一种特殊的含义,他将它视为父亲的河,而他其实是没有父亲的,因此北方河流的含义就变得很抽象。他和一个女记者一同去找北方的河,他们一路上成了好朋友,然而,在河的面前,他却感到了孤独。他说不出这河是什么,他只能感受到它的至高无上,只有他能了解它,没有人能够和他交流,和他并肩同步。他能从他周围的人身上吸取养料充实自己,比如那个同路的女记者,但他很快就把她甩在身后,又一个人走远了,反而比先前更加孤单。他也是极力扩张他的自我,但他的自我里有着强悍的生命力,它不断地吸取养料,壮大自我,使之升格。《北方的河》常常提到一个过时的日本歌星冈林信康,总是在唱着一曲歌,里面有一句:“我就是我,我不能变成你。”他也是和人群隔绝,封闭自我的,可是他的隔绝不是在一个平面上的隔绝,将自己圈一个领地,拒绝别人进入,他是不断上升,上升到一个高度,别人都走不上来,于是他就使他身处绝境。在这三个作品里,我们看到个人的实现和发展可以走到怎样的彻底的情形。 关于小说的思想的质量,我列了九组作品的例子,希望在思想的各类内容里搭成一种阶梯的状态,可使我们看清一些问题。这些作品很可能不是最能说明问题的,它们只是在我了解的范围内,有一些也许会是牵强的,我只是想尝试一种方法,一种能使思想量化的方法,这可帮助我们检验思想的质量。在我强调小说是一个存在于现实之外的心灵世界,现实世界是为小说世界提供材料的前提下,思想也是被我当作材料来对待的,它决定现实世界的材料以何种形式在小说世界里运用,因而也决定了这个心灵世界的完美程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