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东_第32-3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33节 (第3/4页)

就有些佩服麦建新,因为麦建新对利润和利润率的理解比他更生动。

    晚上贺曙光跟戚福珍谈心,说了这件事情,还说了自己的感受。说这个麦建新和他差不多,也是中学毕业,并没有上过大学,为什么对经济现象的理解比自己更透彻更生动呢?只有一种解释,就是环境造就人。虽然现在我和他生活的环境差不多,但以前我们这里是农村,而他那里是香港,直接接触经济活动的机会不一样,对经济现象的感觉就不一样。

    戚福珍也很感慨,更来了兴趣。想去工业区看看,想到工厂里面的生产线上看看,甚至想直接上去当几天工人。

    第二天,戚福珍真的到工厂看了,还真的在生产线上试了一下。当然,她并不是真当工人,而仅仅只是体验一下。但即使体验了一下,也感触颇深。晚上回来她对贺曙光说了自己的感受。说当初上中学的时候,政治课上讲工人阶级最有组织纪律性,她还不理解,想着难道我们农民就没有组织性纪律性吗?现在理解了,与工人一比较就理解了。没有组织纪律性不行呀,即便是像麦建新这样的小厂,还不是正经的国营大企业,如果工人不是被有效的组织,有效地分工,而且有强烈的纪律性,安排这样做就必须这样做,叫怎么做就怎么做,那么工厂就运转不下去。而农民不是这样,一个生产队可以种田,一个家庭也可以种田,甚至一个人也照样可以种田,不需要组织,也不需要分工,就照样能完成整个生产过程,并且今天高兴多干一点,明天不高兴就少干一点,无所谓,反正没有上个工序催着,也没有下道工序等着,自然就散漫一些。

    戚福珍想出去上班了。

    贺曙光对福珍的想法能理解。一个高中毕业生,年纪轻轻的,总不能就这么当家庭妇女一辈子。出去见识一下感受一下当然好,很有必要,他甚至想动员村里的其他妇女全部都到工业区上班,目的不是单纯地想挣工资,而是接受工业化生产的组织性纪律性和相互协作性的熏陶。他认为这样做很有好处,非常必要。他想到戚福珍在生产线上试了一下就能有这样的新认识,要是村里的妇女在生产线上实际工作一段时间,对她们真正实现从乡村到城市的转变比干部说教一百遍还管用。

    贺曙光对七叔公谈了自己的想法。

    七叔公对贺曙光的想法表示理解和支持。并能站在更高的角度理解这个问题。说上面已经多次说了农村城市化的问题,城市化的关键是人的城市化,我们这样做与上面的精神是一致的。不过,具体到戚福珍出去工作的问题上,七叔公不赞成。他没有直接说,而是在肯定贺曙光想法的同时,强调这个问题不要一刀切,身体不好的,怀孕的,或正在哺乳期内的,就不一定要去。

    虽然七叔公没有明确说明不想让戚福珍出去上班,但贺曙光还是理解七叔公这番话的意思,并且理解七叔公是让他说服福珍暂时不要出去上班,而不是要他这个做外公的人来说。

    贺曙光说服戚福珍,戚福珍则说不碍事的,早上喂饱了走,中午回来还能喂,中途小家伙饿了,喂点牛奶就是。

    戚福珍还强调:反正我的奶水不够,就是我一天到晚在家里不出门,小家伙也要补充牛奶。

    贺曙光理解戚福珍的心情,也理解七叔公的心情,这时候虽然承认戚福珍讲得对,但仍然说:“我的意思不是不让你出去上班,而是说等阿鹏稍微大一点,断奶了你再去。”

    “要去就是现在去,”戚福珍说“要说不方便,断奶之后仍然不方便。你以为小家伙断奶以后就没有事情了?说不定麻烦事情更多。”

    戚福珍还跟贺曙光说,现在她还年轻,看上去跟那些打工妹差不多,过几年年纪大了,就真不方便了。

    贺曙光很想说这是七叔公的意思,但忍住没有说。一来七叔公并没有明确说不让戚福珍出去工作,只是贺曙光的猜测,他怎么能凭猜测就说是七叔公的意思呢?二来即便七叔公真是这个意思,贺曙光也不能说出来,说出来不是对自己不自信吗?难道说服自己的老婆一定非要抬出老岳父不可?贺曙光是做父亲的人了,又是股份公司的董事长,应当有能力自己解决家庭内部的问题。

    贺曙光还在思考,戚福珍又继续说话了:“你不是想动员村里的妇女都去工业管理区上班吗?如果我不去,怎么动员别人?”

    “那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刀切。比如身体不好的,怀孕的,哺乳期之内的,或家里实在离不开的,就不一定去。”

    贺曙光这次回答得挺快,但回答完之后立刻就发现了问题,这不是七叔公的话吗?戚福珍不知道,贺曙光知道。意识到之后,他竟然忍不住笑出来。戚福珍问他笑什么?贺曙光没来得及思考,一张口就把秘密说出来,说这话不是我说的,而是你老豆说的。说完之后,又赶快补充,说不是你老豆说的,是我老豆说的。这下,不仅他自己笑了,连戚福珍也忍不住笑起来。

    趁着戚福珍高兴,贺曙光说:这事我们再考虑考虑吧。

    戚福珍则说:不管怎么考虑,反正我是要出去上班的。

    这样,贺曙光竟然陷入了两难,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吃过晚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