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自行车1969 (第7/16页)
么将这错误的巨大的历史车轮给调整和转动过来呢?更大的问题还在于:这个沉重的车轮要调向何方呢?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个少年闷闷不乐。当天收工回家,饭吃着吃着,他突然在那里无声地哭了起来,泪“啪嗒”“啪嗒”就滴到了饭碗里,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吃了一惊。姥娘马上问:“白石头,你怎么呢?” 白石头摇了摇头。 姥娘:“你身上不舒服了吗?” 白石头摇了摇头。 姥娘:“是和谁打架了吗?” 白石头摇了摇头。 姥娘:“是丢了东西了吗?” 白石头摇了摇头。 姥娘奇怪:“那是为了什么?” 这个时候白石头一下子大放悲声。哭得那么伤心、忘我和绝望。家里人一下都楞住了。姥娘也受到了感动,也哭着上前抱他:“那个王八蛋欺负俺白石头了,我看石头哭得这么伤心。” 这时俺爹找到了原因,一下阻住俺姥娘: “不要理他,他是吃饭撑的!” … 后来我和麻老六还有一次遭遇,就是学校放寒假生产队评工分的时候。这个时候我已经扭曲了世界和自我的关系。我已经变得无可无不可了。而这一切都是麻老六给我造成的。记得是一个月牙偏西的冬夜,村里所有的成年人都聚集到牛来发表哥家评工分。这个时候我看麻老六已经是一只灰老鼠了。由于以前的崇拜和后来的落差,由于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理,我这时看麻老六甚至比他本人的实际分量还要低。但我心里又是多么盼望出现奇迹呀,盼望他突然有一个成长一下高出其它成年人许多以证明我过去的崇拜还是正确的后来的改变和扭曲才是错误的。为了这个奇迹我愿意以牺牲我后来的成长和成熟为代价,让我还回到过去幼稚的还没有揭开生活画皮之前。我宁肯相信血淋淋的创面是虚假的或者是一个误会,麻老六脸上的麻点里,还放射着过去的让我崇拜的夺目的光辉──因为这牵涉到我一生的成长呢。随着我对麻老六崇拜的降低和扭曲,其它所有的成年人在我心头都开始一落千丈──我对世界悲观到了这种程度。但令我失望的是,在自报公议的评分过程中,随着一个个成年男人在那里理所当然地报出了村里的最高分──我清清楚楚地记得是16分──为什么要定在16分呢?为什么不定到一个整数19分或是20分呢?是受过去中国秆秤和斤两定量16两的影响吗?──不但那些身强力壮的人在报着16分──那还是一个体力较量的年代呀──连村中的瘸子牛黑驴表哥──现在也已经作古了──也理所当然地报了16分。这时麻老六还没有站出来发言呢。随着报分的人越来越多,剩下的人越来越少,我的心开始“彭彭”地乱跳,最后紧张得上牙不时敲打着自己的下牙。剩下最后三四个人的时候,麻老六还没有发言。这时为了他能在心里存住气我还有些佩服他呢,说不定他早就胸有成竹才显出这种不卑不亢呢。这时我已经不要求他有什么出人头地的表现,别人16分他非说17分,你现在随着大流别人16分你也16分我就心满意足和达到我的目的了。我就可以在16分上自己再附加上一些理想恢复到血淋淋创面之前。终于,轮到麻老六发言了。我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随着麻老六不慌不忙地站起──看他显出这样的大家风度,我一下就感到大喜过望──看来我过去对世界的看法还是正确的后来的扭曲仅仅是一个误会。看,他还在那里说调皮话呢。说: “我不着急。让你们先报,你们报完了我再报。” 我差点要为他鼓掌了。但这时众人已经开始不耐烦了,牛来发仗着是在他家开会,已经在那里居高临下地说: “少废话,报你的底分。” 这时我发现麻老六再一次暴露了自己的本相,在牛来发的逼迫之下,他一下就慌了神和乱了方寸。牛来发,我cao你妈。看来以前的不慌不忙和让众人先说都是假的,你不先说放到最后说并不是大家风度的体现而是你先前不敢说的一种胆怯──不敢在众人还没说的时候在世界上先说,现在到了不能不说的情况下你一下就不知该怎么说了。接下去的结果就可想而知,还没等别人动手他就自己揭了自己的老底和降低了自己的底分──你连在胡萝卜地的表现都不如。他慌乱地说: “既然你们报16分,我就报15分吧。” 说完这个,还讨好地对众人笑了一下。甚至对这讨好和自我的降低也没有信心,接着又找出一个自我的旁证来巩固自己已经降低的地位──这时他做出一种有意无意的姿态在那里解释: “去年是15分,今年还是15分。” 屋里当然就哄堂大笑了。世界在我的面前一下彻底崩溃了。我所有亡羊补牢的幻想再一次被他亲手毁灭。世界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我面前暴露出它真实的创面。但这时我没有随着众人笑。就像一个女人多少年之后看到已经破落的旧情人一样在那里绷着脸一言不发,同时在心里百感交集地咬着牙根说:“该!” 这时一块坐在房车里的道貌岸然和春风得意的现任丈夫惊诧的问: “亲爱的,你怎么了?” 你这时想起了早年的爹的一句话,颤抖着身子愤怒地说: “没有什么,吃饱撑的!” 丈夫马上睁圆了大眼,在那里左右转头和莫名惊诧。丈夫这时也感叹了一声,这个世界确实让人匪夷所思呀。 1969年,我骑着一辆花爪舅舅的羊角把自行车──自行车没有闸,下坡的时候要把右脚放到正在飞速行走的前胎上抑制它的速度,鞋底上立即飞溅出一片火花;当然前后也没有挡泥板,没有车铃──春风得意地和牛长顺表哥并肩飞行在新修的柏油马路上。记得那天风和日丽,上午出发,一直骑到太阳偏西──我们一块去百里之外的三矿去接两辆煤车。他去接他的爹爹牛文海,我去代人接花爪舅舅。他们拉着两辆架子车出发已经两天了,现在已经在百里之外的煤矿装上了无烟煤,今天开始往回返了。我们不知道我们在路途的何处相遇,但正因为这种相遇的模糊性和不可知性,就更加挑起了接车人和被接者之间的兴趣。就好象我们在捉迷藏的时候不知道捉人的和被捉的能在何处相遇一样,当我们相遇的时候双方都发出一阵惊呼。后来这次接车的阴差阳错给30年后留下了充足的谈资。当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