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_卷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四 (第6/11页)

入河水。河水又往南流,丹水发源于西南方的丹阳山,往东北流经冶官东边。冶官俗称丹阳城,城的近旁一还能找到当时冶炼遗下的铜。丹水往东北流,到白水口,这里有一条水发源于丹山东麓,往西北注入丹水。丹水又往东北注入河水。河水又往南流,有黑水在西方发源于丹山东麓,往东北注入河水。河水又往南流到愕谷。沿着山谷往东北走,到了溪涧的尽头,就是水源所出的地方,水往西南流,注入河水。河水又南流,洛水从猎山分出东支,往东南注入河水。从前魏文侯在洛阴建造馆舍,指的就是这条水。

    又往南流经皮氏县西边,

    皮氏县就是王莽的延平,旧城在龙门东南。河水是不可能远远流过皮氏县,然后才到龙门的。

    又往南流出龙门口,汾水从东边流来注人。

    从前大禹在积石山疏导河水,凿通梁山,说的就是这地方,也就是《 水经》 所说的龙门。《 魏土地记》 说:梁山以北有龙门山,是大禹所凿,通孟津河「J ,宽八卜步,今天岩上还留有凿痕。岸上有一座庙,庙前有三块石碑:两块碑上字迹都己剥蚀,不能再辨认了,还有一块是太和年间所立。《 竹书纪年》 载,晋昭公元年(前531 ) ,龙门河水发红长达三里。梁惠成王四年(前366 ) ,龙门河水发红接连三日。京房《 易妖占》 说:河水发红,小民怨恨。河水又南流,在右边汇合了畅谷水,水从溪涧往东南流过夏阳县西北,往东南注入河水。河水又往南流经梁山原东边,这片高地从山的东南延展到河边,是晋国祭山川的地方,位于冯诩夏阳县西北,濒临河上。梁山崩塌,堵塞了河道,河水三日不能流通。晋侯就这件事去间伯宗,就是这地方。《 春秋毁梁传》 说:成公五年(前586 ) ,梁山崩塌,堵塞了河水,三日不能流通。成公召唤伯尊,途中伯尊碰到一个拉车人不让路,就叫驾车人鞭打他。拉车人说:您急着赶路所以用鞭子打我,但走这条路却是远路。伯尊因而问他,拉车人说:君主亲自穿白衣,率领群臣去哭,水就会流通了。照他的话做,河水果然流通了。河水又南流,崛谷水注入。崛谷水发源于县城西北的梁山,往东南流,横溪水注入。横溪水发源于三累山,这座山积迭成三层,所以俗称三累山。按《 尔雅》 ,山成三层的是昆仑丘。难道这座山也是昆仑丘吗?山下水边有两个石室,大概是隐士住过的地方。细水东流,注入崛谷。溪边的山,南麓有石室,朝西有两个石室,朝北也有两个石室,都在边角处开窗,门户相连,就是所谓石室相通。东边侧室石上,还留有石柞石臼的痕迹,庭院里旧时屋宇所在之处,遗址还依稀可辨。北面险崖的石室上面,有一缕细流从石涧流下,足供饮用,看来像是隐居游息和讲学的地方。从前子夏在西河教授学生,也许就是这个地方,但却没有资料可以证实。溪水又往东南流过夏阳县老城北边,这就是旧时的少梁。秦惠文王十一年(前327 )玫为今名,也就是王莽的冀亭。溪水往东南注入河水。从前韩信袭击魏王豹,就是用木桶从这里渡河的。河水又南流,在右边汇合陶渠水。这条水发源于西北的梁山,往东南流,从汉阳太守殷济的学舍南边流过,这所学舍俗称子夏庙。陶水又往南流过高门南边,大概是由于丘冈塌了个缺口,所以高门之名就流传开来了’。又往东南流经华池南边。华池方圆三百六十步,在夏阳城西北四里左右。所以《 司马迁碑》 中这样说:高门华池,就在这里夏阳。现在高门东距华池三里。溪水又往东南流经夏阳县老城南。服虔说:夏阳是貌国的城,在太阳以东三十里。又流经高阳宫北边,又往东南流过司马子长墓北边。墓前有庙,庙前有碑。永嘉四年(310 ) ,汉阳太守殷济仰慕他的遗著,夸赞他的丰功伟绩,于是建造了石室,并立碑树表。《 太史公自叙》 说:我生在龙门。那末这里该是他坟墓所在的地方了。溪水往东南流,注入河水。从前魏文侯与吴起乘船顺流沿河而下,赞美河山的险固,就是在这地方。河水又南流,徐水注入。,徐水发源于西北的梁山,往东南流经汉武帝登仙宫东边,往东南流过强梁原。右岸流经刘仲城北边,这是汉高祖兄刘仲的封邑。所以徐广《 史记音义》 说:合卜阳是国名,高祖八年(前199 ) ,封给刘仲为侯。水往东南流过子夏陵北边,东流注入河水。河水又南流,从子夏石室东边流过,南北有两个石室,靠着河边崖岸,就是子夏的庙室。

    又往南流过汾阴县西边,

    河水东边傍着汾阴雄,汾阴县古城就在这座小丘旁边。汉高帝六年(前加1 ) ,把汾阴封给周昌,立为侯国。《 魏土地记》 说:河东郡以北八十里有汾阴城,北距汾水三里,城的西北角有座小山,叫服丘,山上有后土祠。《 封禅书》 说:元鼎四年(前116 )首先在汾阴堆修建后土祠。又有万岁宫,汉宣帝神爵元年(前61 ) ,在临万岁宫,东渡大河,神鱼在水上欢舞。从前赵简子就在这里把亲徽沉入水中,说道:我喜欢音乐和女色,你就卖力地为我罗致;我喜欢人才,但你在六年间却一个也没有给我推荐过。你这是助长我的过失,葬送我的优点!有识之士认为赵简子责骂得好。河水又流经部阳城东边,周威烈王十七年(前409 ) ,魏文侯攻打秦国,到了郑国,回头又在汾阴、合体阳筑城,说的就是此城。都阳是旧时萃的城邑,是太姐的封国。《 诗》 说:在都水之阳,在渭水之滨。又说:萃国有个好姑娘,贤慧正与长子配得上。就是指这地方。城北有淡水,南距二水各有好几里,往东流过城内,往东注入河水。城内一边还有一条浚水,往东南流出城外,注入河水。城南也有一条澳水,东流注入河水。南岸离城十五里,还有文母庙,庙前有碑。这条水就是都水,都阳县就是以水取名的。所以应动说:在都水之阳。河水又南流,澳水注入。漠水发源于汾阴县南四十里,县城西面离河三里。水源从平地喷涌而出,约莫如车轮那么大小,深不可测,俗称漠魁。古人拦河筑坝,蓄水成为阪塘,用以种稻。破塘东西二百步,南北百余步,与都阳的淡水把河水夹在中间。河中沙洲上又有一条淡水,都有地下水脉相通。所以吕忱说:按《 尔雅》 ,异源同流叫澳水。水往西南流经蒲坂西,往西注入河水。河水又往南流经陶城西边。舜在这里河滨制作陶器。皇甫士安认为舜制陶器是在定陶,不在这里,但陶城在蒲坂城以北,蒲坂城就是舜建都的地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