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大战略_第九章中国的其他周边国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中国的其他周边国家 (第11/15页)

。当时西班牙仍是欧洲的第一强国。这次征服中国的设想比鸦片战争早了200多年。之后,1626年,西班牙占领了台湾北部的基隆和淡水,又在1642年被占据台湾南部的荷兰人赶走。这时是明朝末年。

    吕宋的一些华人生意兴旺,引起了嫉妒,又有谣传说明朝将入侵吕宋岛(实因万历帝听信谗言,贪图吕宋矿产,但并无入侵计划)。1603年(万历三十一年)10月,西班牙军队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大规模屠杀华人,从马尼拉一路追杀到八打雁。据《明史?吕宋传》记载,被杀华人多达2?5万人,按西班牙的估计也有1?5万人之多。西班牙人写信给福建官府“言华人将谋乱,不得已先之,请令死者家属往取其孥与帑。”《明史?吕宋传》。然后万历帝才知道惨案。两年后(郑和首次下西洋200周年),福建巡抚徐学聚向西班牙人递交照会“数以擅杀罪”要求对方送回华人的寡妇和孤儿,把皮球又踢了回去“竟不能讨也”《明史?吕宋传》。“讨”讨伐。明时,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都被称为“佛郎机”据《吕宋传》,佛郎机在吕宋屠杀华人之后,又占据了广东的香山澳,显然混淆了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另外,明朝使用的佛郎机大炮是葡萄牙人制造的。后来,华人又逐渐前往吕宋岛。1639年,因为反抗重税,菲律宾华人再次遭到西班牙人的屠杀,被杀者达2?2万人。这时的明朝已经摇摇欲坠,更无力顾及东南了。从郑和下西洋,到华人在南洋被大批屠杀,都发生在一个朝代之内。王朝的收缩政策产生了如此悲惨后果,海外华人都不能幸免!

    西班牙两次大规模屠杀华人,明朝廷却无所作为。它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应付来自东南亚的挑战。也很显然,明廷把菲律宾放在一个次要的地缘战略位置上,因为它在1598年(万历二十六年)还援助朝鲜,打退了日本的入侵。从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西班牙由盛转衰。它的无敌舰队在1588年被英国打败,又在1607年被荷兰歼灭。菲律宾对中国的威胁消失了。

    几经屠杀,屡遭迫害,华人或死亡或迁出,现在只占菲律宾人口的2%。另外,大约20%的菲律宾人有华人血统。在2008年,菲律宾有8860万人,是下一个人口可能超过一亿的国家(再下一个是越南)。菲律宾人口中90%属于马来族系,其中又分为许多民族。在殖民时代之前,菲律宾群岛还很原始,各岛上都没有形成国家。与北部的吕宋岛相比,南部的棉兰老岛、苏禄群岛更先进一些。那里的人们在14世纪后期接受了伊斯兰教,苏禄群岛有了政教合一的权力。西班牙征服菲律宾的过程是由北向南,在南部的战争更艰难,也更血腥。直到19世纪后期,西班牙才征服菲律宾全境,但不久就被美国夺走。在300多年的殖民统治和战争中,西班牙传教士和西班牙军队同时推进,强行传播基督教。现在菲律宾80%以上的人口是天主教徒,穆斯林多居住在南部各岛。在棉兰老等岛屿上有强大的伊斯兰分裂力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和日本在菲律宾发生过激烈的战争。它们不仅在海岛上进行陆战,而且在海上激战。苏里高、莱特岛海战是二战时最著名的海战。海战大都发生在菲律宾的东侧,即太平洋的那一侧。美军从硫磺岛、塞班岛推进过来,扫清外围,为最后攻占日本本土做准备。日本的海军主力最后在菲律宾近海被消灭。美国在菲律宾击败过两个海上大国:西班牙和日本。这是一个很好的记录,虽然当时的西班牙已经衰落,而日本刚开始崛起不久,实力都远不能和美国相比。现在,菲律宾与新加坡是与美国军事合作最密切的东南亚国家。

    在地理上扼守在中国大陆南北两侧的是朝鲜半岛和越南。日本和菲律宾扼守在中国海洋的南北两侧,构成第一岛链的一部分。两国都与中国有领土纠纷。菲律宾与越南在东西两个方向夹峙南海,南边由文莱和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和沙巴两个地区(即加里曼丹岛的北岸)兜底。

    美国在太平洋上有关岛,在印度洋上有迭戈加西亚岛。这两个军事基地把东南亚夹在中间。在南方则有澳大利亚,一个英语国家、东南亚的邻国。此外,在东南亚内部,新加坡和菲律宾向美国提供基地和支援。一旦有变,美国可以方便地军事干涉包括印尼在内的整个东南亚。

    印度尼西亚:未来的海洋大国?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伊斯兰国家。这个群岛国家在欧亚大陆东南角的外海。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在印度尼西亚诸岛交汇。这个因荷兰人殖民而产生的国家具有地区大国的潜力,印尼的土地面积190万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国中位居第16位。在2008年,印尼有2?3亿人口,居世界第四。在面积和人口方面,印尼是东南亚最大的国家。在2007年,它在世界排位第20或21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印尼GDP排在第20位,在瑞士之前。世界银行把印尼GDP排在第21位,在瑞士之后。的经济规模也是东南亚最大的。因此,印度尼西亚有成为大国的潜力。

    印尼由13000多个岛屿组成,东西长5000多公里,拦截了西太平洋的南北航线。印尼群岛易受热带风暴和台风的袭击,各岛之间的联系受到很大影响。这个前殖民地国家还需要弥合专制统治制造的伤痕,应对几个地方的分离势力,近期内不太可能形成强大的国家权力中心。因此,在短时期内,印尼不能担负东南亚的领导责任。今后,后殖民地国家的结构也不太可能很快稳定,特别是遇到大国干预的时候。因此,印尼在今后很长时间之内不会成为大国。

    荷兰对印尼的殖民统治长达350多年。先是英国与荷兰共同对西班牙作战,在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中,西班牙正式承认尼德兰各省(荷兰)独立。西班牙沦为二流国家,荷兰进入了所谓的“黄金世纪”(17世纪)。实际上,黄金世纪只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在1652-1674年间,英国与荷兰打了三场战争,荷兰战败,英国崛起。占据菲律宾的西班牙、占据印尼的荷兰都已衰落,对中国的威胁减少了。在此后100多年中,上升中的英国在北美、印度开拓殖民地,与法国作战,与北美殖民地作战,长期无暇东顾。等到英国打败法国,在印度完成殖民征服,从那里运来了鸦片,中国的大门才被“打”开。马来半岛比印度距离中国更近。但在鸦片战争时,英国对马来半岛的征服还没有完成,那里不可能支持英国的扩张。当时的马来半岛上有9个土邦。与大部分东南亚、南亚国家一样,马来西亚也是由殖民地形成的国家。如果不是欧洲大国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