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大战略_第九章中国的其他周边国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中国的其他周边国家 (第8/15页)

1980年代后期。中国的每一个朝代都曾经打进过今天越南的土地,越南对中国积怨甚深。因为相对弱小,在与中原王朝的历次战争中,越南即使取得胜利,也都会主动采取和解的态度,称臣纳贡。中国也从来没有举全国之力与越南作战。帮助越南取胜的,除了越南的民心之外,还有地形、气候、疾病等因素。这些因素对外来者非常不利。在不对等双方的战争中,对于大国是局部战争,对于小国则是全面战争。因为这种实力的不对等,沃玛克把中越关系看做是“非对称”的。他说:“在历史和地缘政治的影响下,越南的安全特征是防备中国。虽然关系正常化了,越南在睡觉时也会睁着一只眼看着中国。”ChinaandVietnam:ThePoliticsofAsymmetry,p229,BrantleyWomac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6?在可预见的未来,越南对中国的防备不会减少。

    1974年,在北越打败南越之前不久,中国海军把南越军队赶出了西沙群岛。虽然中国认为是南越挑起的事端,目的是想把美国拉下水,维持它摇摇欲坠的统治。但是,北越对这场冲突的解读是,中国想在越南统一之前制造既成事实,迫使越南接受。1988年,中国又把统一后的越南赶出了南沙的赤瓜礁。越南是对老挝和柬埔寨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因为越南对这两个国家的企图,中国曾经称它为“地区小霸”在1979年发动了对越作战,攻取了它的一些边界城镇,并在短时间内撤出。此后,中越边界冲突持续了10年。现在,虽然中越两国已经解决了陆地边界问题,但两国的海上争端并没有结束。越南无力单独与中国抗衡,因此它积极发展与美国、印度乃至日本的军事关系。一旦受到中国的强大压力,它就可能倒向这些国家寻求保护,成为它们牵制中国的一个棋子。这些国家也在试图把越南变成这样一个棋子。

    越南正在购买俄国的武器:基洛潜艇、苏-30战斗机和护卫舰,还有欧洲的直升机。其防卫或打击目标显然是中国。在中国之外的南海各国中,越南的态度最强硬,抢占岛礁和勘探海底石油的动作最大,获得的利益也是最大。

    越南是一个滨海国家,国土面积将近33万平方公里(比三个浙江省还大一点),海岸线很长,达3260公里。越南处在控制南海的良好地理位置,整条海岸线形成了南海的西部侧翼,可以从陆地对南海上的目标构成威胁。金兰湾位于越南南方,在向东最突出的那一段海岸线上。南海的东西宽度有限,基本上都在越南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之内。法国、美国和苏联等大国都曾把金兰湾作为海军基地。现在越南的海空军力量有限(正在加强军购),尚不能很好地利用它的地理位置。一旦一个强大的力量掌握了金兰湾,就能控制南海的航线和石油。

    越南是一个大陆国家,却有岛国的航海之利,能够成为寻找廉价劳动力的国际制造业的目标。越南是东南亚最具发展潜力的国家之一。它的经济改革开始于1986年,从1999年到2008年的10年中,越南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达到7?5%,是东南亚国家中的优等生。越南有8500万人口,因为没有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在今后数十年中将有足够的廉价劳动力。越南可以取得类似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就,获得经济起飞的基础。良好的经济将增加这个好斗国家的军力。

    历史上越南是一个扩张型的国家。它的扩张往往受到中国的遏制。在法属印度支那三国中,越南最大、最强,在殖民地时期是印度支那地区的统治中心。在法国人和美国人之后,越南起了吞并其他两国的野心,又引起了与中国的边境冲突。越南作为中国的邻国不会很舒服。

    在越美战争时期,中国是越南的后方,并派了数十万军队参加战争。因为中国的缘故,美国地面部队没有能越过北纬17°线。南北越南的这条分界线就位于中部最狭窄的地方。1965年3月,美国3500名海军陆战队员在岘港(在北纬16°)登陆。与朝鲜的仁川登陆不同,这次只是战争的升级。岘港位于当时的南越“南越”是南部越南的简称,不是历史上的南越。境内,而美国控制着南越,有一万多名军事顾问。选择中部的岘港为登陆地点体现了美国的作战意图。那里距离前线很近,可以在狭窄地带切断北方越共和南方游击队的联系。中部狭窄地带是越南很大的一个弱点。2009年,越南禁止中国公司在那里采矿就是基于这个考虑。但无论多么小心,越南恐怕也难以避免地理宿命。

    老挝:东南亚的“中国”

    老挝是一个内陆国家,被5个国家所包围:中国、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以各种标准衡量,老挝目前都很落后。它的人口少,大约590万人口,分布在23?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是东南亚人口密度最稀的国家。因为山地的分割,老挝的民族众多,大约有60多个。老挝对于中国的重要性在于两国有共同边界,以及老挝各民族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血缘关系。

    老挝最早形成国家在1353年,都城在北部城市琅勃拉邦,称为澜沧王国(1353-1707)。澜沧王国开国之君法昂(1316-1373)是流亡者的儿子,在吉蔑(高棉、真腊,今柬埔寨)宫廷中长大,娶的是吉蔑公主。他的军队也是吉蔑国王帮助建立的。1707年之后,澜沧王国分裂为四个小王国。北方的王国是琅勃拉邦,清朝称为南掌国。历史上,老挝与中原王朝保持一般的使节来往和朝贡关系,与另外四个邻国有长期的互动关系。它们的国力呈此消彼长的态势,在中南半岛上形成一个小的国际关系区域。1350年,暹罗(泰国)建立起强大的阿瑜陀耶王国,在1353年占领了吉蔑帝国的首都吴哥。吉蔑从此一蹶不振。吉蔑帝国的衰落使得越南能够向南扩张,攻打湄公河三角洲的占城。越南还多次大规模入侵澜沧王国。越南在1471年事实上吞并占城国之后,又于1479年发兵15万人攻占琅勃拉邦。老挝在16和17世纪分别沦为缅甸和暹罗的藩属,首都也曾被这两个国家占领过。为了离缅甸远一些,老挝于1560年迁都到万象。到18世纪末,老挝的大部分土地被暹罗占去,越南也占去了一角,只剩下琅勃拉邦一个小邦。19世纪末,中南半岛又添了新的势力。法国殖民者从越南登陆入侵印度支那。法国人于1893年打败暹罗,抢走了老挝。1940年,法国正是国难当头,泰国(以前的暹罗)开始报复,向法国不宣而战,于次年割走了湄公河以西的土地。然后,日本人又来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